AK64
先来说说“搞”论文。论文是“搞”出来的么?这似乎有辱论文的雅,用“写”或“作”出来就好听很多。但老文感觉如果多人合作从事一项研究只为论文,论文成了后署名又大伤脑筋,那么这样的合作叫合谋更贴切,而合谋的论文用“写”或“作”就不合适。用哪个字合适呢?这个问题也大伤脑筋。幸好,我们的汉字中有个万能的“搞”字,语文老师教导我们:当你作文时如果硬是想不出用哪个词合适,那么“搞一搞”肯定不错。这儿被迫用上“搞”字后,老文感觉不仅不错,反而有了无可替代的贴切和生动,例如,论文只有“搞”,署名才搞笑。 
单位排在前面,作者在后面,空一格就行了关键要看期刊的编辑如何排版要知道期刊的版面都是寸金之地,不会留下大片空白的上面讲得只是一般意思上的排版,你打算那样也是可以的,能和编辑商量一下更好,至于怎么排版也没有太严格的规定,更何况如今这个年代
你是编辑? 是的话,不会连这都不知道吧。 不是编辑? 这个是编辑干的事呢,您就不用操心了。 不同刊物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常见的, 1、文章标题下注明作者,再在文尾处加一括号,注明(作者单位******) 2、文尾后加括号,注明(作者/单位),也有(单位/作者)的 3、文章标题下,直接注明作者单位,姓名对于论文后的参考文献及注释等,倒是有规范性的东西可以参考,但也不是什么文件,更多采用的牛津或剑桥的国际认同的标准。对于编辑工作中对你所说的问题,倒真是找不出规范性文件的。你可以去参照当前中国权威的各类刊物,不同的刊物仍然会有不同的做法,而且,这个也只能算是一个无伤大雅的细节问题。
联合行文印章需加盖两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印章用红色。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两个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机关名称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或套印在其上,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各印章,均居中排布。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日期。特殊情况: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 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必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用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