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慕容雨
星海音乐学院前身为1957年创办的广州音乐学校,后数易校名。1958年设置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1965年初与广东舞蹈学校合并为广东艺术专科学校;1969年与广州美术学院合并为广东人民艺术学院;1978年3月复名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为广州音乐学院;1985年12月,为纪念广东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 
发表的学术论文 :《李焕之音乐创作中对中国传统音乐旋律音调的运用》,《福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从琴曲到筝乐---对李焕之古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的音乐分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四期;《古典乐韵----李焕之对中国古典音乐的继承与创新》,《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共计十多篇论文。承担课题项目:省立项《合唱艺术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及其在音乐疗法中的实施与研究》课题组成员; 校立项《福州大学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课题组成员;省立项《闽籍音乐家李焕之音乐研究》项目负责人。承担的教学任务承担校选课程:《合唱艺术》《交响乐欣赏》; 音乐专业课程:《视唱练耳》四、近几年的培训进修情况: 2004-2006年在师大音乐学院学习研究生课程,并已通过音乐学硕士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考试和硕士学位论文,并获得硕士学位; 2005年参加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合唱指挥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并通过严格的考核;2005年1月9日-16日参加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届“走进欧洲合唱音乐”指挥讲习班的学习,并获得“研修一级水平”结业证书; 2006年7月参加第四届厦门国际合唱节。在合唱节期间观摩学习了世界各地优秀的合唱; 2007年5月参加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中美视唱练耳艺术周”学习活动;2008年5月参加西安音乐学院举办的“中俄视唱练耳艺术周”学习活动;2009年5月参加中国合唱协会举办的合唱指挥高级研修班学习。近几年的获奖情况:担任福州大学至诚学院女声合唱团常任指挥,参加第九届中国(澳门)合唱节获金奖;参加广州番禺首届星海杯国际合唱节获铜奖;参加福建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合唱比赛获银奖;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迎奥运”大学生合唱比赛获一等奖;担任福州大学学生合唱团指挥,参加福建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合唱比赛获银奖。荣获2007年福州大学优秀教师称号;荣获2009年福州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他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他是音乐的积极倡导传播者,并且曾经获得了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的获得者,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音乐家,为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特别好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是我国办学历史悠久的高等音乐教育机构之一,是广西唯一一所专业培养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研究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教学机构,最早可追溯至1938年由著名音乐教育家满谦子、吴伯超先生等在桂林创办的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音乐组,1960年升格本科建制,1996年设硕士学位授予点。多年来,音乐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艺术人才,为广西地区的音乐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音乐学院已发展成为集教学、科研、创作、实践于一体,具有特色学科优势和鲜明办学特色的高等音乐人才培养基地。作为广西艺术学院的主干院系之一,音乐学院的办学涵盖了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两个教学层次;学院下设“九系一部”:声乐系、流行音乐系、钢琴系、作曲系、民乐系、音乐学系、录音艺术系、管弦系、民族艺术系、艺术实践部;还设立了漓江室内乐团及民族民间合唱团等多个教学实验团体;广西艺术学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交响乐团也均由学院负责管理。专业涉及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录音艺术4个学科7个方向。其中,“音乐表演”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及特色高校建设专业;“音乐学”学科为自治区级重点特色学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为自治区优势特色专业;《声乐》、《作曲》、《计算机音乐》、《二胡演奏》等课程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此外,学院还拥有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音乐实验教学中心、中国-东盟音乐文化跨境传播研究中心、广西青年歌手培养基地等多个科研与实践平台。音乐学院师资队伍专业实力雄厚,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现有教职员工10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0人,讲师27人;博士9人,硕士58人。专任教师主要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近年来又陆续从欧美国家引进高素质人才,极大地改善了师资学缘结构。经过多年的人才梯队建设和培养,部分学科及学术带头人已跻身于国内同类学科中的先进行列,多人获得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自治区“八桂名师”、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奖”、 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学校赢得荣誉。音乐学院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专业赛事,成果显著。先后在“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比赛”、“孔雀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全国大学生校园戏剧节”、“‘人音社杯’书评征文活动”、“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全国原创(校园音乐)作品大赛”、“全国校园混音大赛”“中国原生民歌大赛”等国家级专业赛事以及“广西音乐金钟奖”、“广西音乐舞蹈比赛”、“‘金音杯’广西钢琴大赛”等专业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由学院师生组成的教学实验团体不仅致力于服务地方文化建设,还经常代表学校到国外访问演出,促进了学校的对外交流,教育国际化取得新进展。由音乐学院创办、承办的中国-东盟音乐周经过七年的匠心坚守,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现代音乐文化品牌和音乐学院办学特色,每年都吸引了国内一大批外艺术家同台竞技展演,被誉为国内继中央音乐学院“现代音乐节”、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之后的第三大专业音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