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北京师范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77

csza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北京师范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jrgth079

已采纳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养成性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中小学德育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基础道德和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养成性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  小学阶段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就明显差多了,有时不只是事半功倍的问题,甚至是终身难以弥补。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十分重要。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太多的关爱,基本的生活能力得不到培养,如果学校也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将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近三年,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放在学生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其内容偏重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收到一定的成效,得到家长的欢迎,社会的肯定。如果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去实践,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课题拟研究的主要内容  1、善于自我保护的习惯  2、懂礼貌的习惯  3、讲究卫生的习惯  4、喜欢运动的习惯  5、从小爱劳动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8、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方法与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要遵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差异性原则  3、协同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5、求实性原则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文献法  2、教育行动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4、问题研究法  (三)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的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2、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性教育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3、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性教育研究课题调查报告  4、教师论文,案例等参与评奖并编专辑  四课题实施的计划与步骤  (一) 准备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10月  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准备参加省课题研究。  (二) 起步阶段:2006年11月——2007年1月  撰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成立科研小组,举行开题仪式,进行相关培训,确立子课题,成立子课题小组,做好子课题计划、方案等  (三) 运行阶段:2007年2月——2008年10月  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四)总结阶段:2008年——2008年底  撰与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上报总课题组。  五、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一)课题的组织  1、加强领导,分工细致,统筹安排,精心组织。  2、认真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3、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  4、拓宽研究渠道,吸引家长参加有关活动。  5、人员经费保障。  (二)对研究主体的相关要求。  1、重视课题实施,出专人管理。  2、及时参加课题组各项活动。  3、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挡案。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徐汉林编著《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海豚出版社2005年9月  2、青华编著《这样培养好习惯》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3、邵夏珍编著《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5月  4、纪康保《细节教育》华文出版社2005年5月  5、《卡尔威特的教育》京华出版社2002年4月  6、林正文《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肖光畔《中国教育问题调查-问题教育》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6月  8、肖光畔《中国教育问题调查--问题孩子》大众文艺出版社  9、王东华出版《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中国妇女出版社2002年1月  10、孙云晓、胡霞《“较量”背后的沉思》海燕出版社2003年11月  11、孙云晓主编《体验成长》]天津出版社2001年1月  12、卫华编著《21世纪我们这样做家长》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11月

北京师范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209 评论(13)

silenceliver

你开题报告准备写什么想好了吗?学校格式要求准备好了吗?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  吗?一定要选题征得老师同意,一是尊重老师,二这样就不会有换题目重写的风险,在写  之前一定要先把大纲确定好,和老师商量一定,不要挖坑自己跳。    有什么不懂可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顺利  下面提供一个范例仅供参考:      题目 浅谈《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多重悲剧  论文(设计)来源 导师选题 论文(设计)类型 C  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为了进一步对本课题的理解,加深对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  掌握,进行对《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多重悲剧的研究。  意义:通过对小说《骆驼祥子》中祥子这一悲剧人物形象的研究以及相关资料的思索,促  进广大读者对这一小说内容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从而了解作者当时写作这一作品的时局和  背景,了解当时的旧中国是什么现状,当时旧北平底层劳苦人民是怎样艰难的生活着,更  进一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给底层劳苦者带来的苦难,让读者们能了解中国的历史,  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社会底层穷苦劳动者的关怀和同情,唤醒还在沉睡的人们,让读者们  能有所思考和感悟。  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现状:中国学者对《骆驼祥子》这部作品还在不断的分析和研究中,还带有很强的探  索性质。  发展趋势:《骆驼祥子》这一不朽的作品深受广大的学者的青睐,这一作品正在戏曲舞台  上蓬勃的发展,它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这部作品被编排成京剧,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这既是对“样板戏”的突破,也是对传统京剧的突破,《骆驼祥子》是京剧现代戏发展史  上的一个里程碑。  国外现状:外国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都十分的喜欢这一作品,不少的的专家把《骆驼祥  子》翻译成外文进行研究。  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外汉语界对老舍先生研究的热情日益高涨,不少的国外作家不仅研  究老舍先生的一部作品,而是对他的多部作品着迷,深入研究、探索其中的语言风格,地  域风情,《骆驼祥子》也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研究内容:悲剧的定义;作者不幸人生的背景;祥子的多重悲剧。  关键问题:造成悲剧的原因;作品的写作背景是作者当时的社会状况的再现。  思路:对作品要十分的熟悉,叙述作品的大概故事情节;祥子是作品的主要悲剧人物,理  解悲剧的含义;任何作品都离不开作者,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悲剧是这一作品的主题,  论述主要人物祥子的多重悲剧;总结造成悲剧的原因。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到图书馆查询参考资料,搜集相关题材的文献资料,报刊期刊 ,通过材料进行分析、理解  ,整理材料,更多是与指导老师多沟通;交流意见。结合课题的题材完成,广泛阅读与《  骆驼祥子》相关的资料。  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  (2011年11月1日~2012年1月17日):选题、广泛收集整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撰写论  文提纲。  撰写论文阶段:(共十周,2012年3月18日~5月27日):  第一、二周(2012年3月18日~4月3日):了解研究的相关知识。  第三、四周(2012年4月4日~4月18日):撰写毕业论文第一稿。  第五周(2012年4月18日~4月25日):向指导老师提交毕业论文第一稿。  第六周(2012年4月25日~5月7日):撰写毕业论文第二稿。  第七周(2012年5月8日~5月13日):向指导老师提交毕业论文第二稿。  第八周(2012年5月13日~5月18日):撰写毕业论文第三稿。  第九周(2012年5月18日~5月22日):提交毕业论文第三稿。  第十周(2012年5月22日~5月29日):完善毕业论文第三稿及定稿,毕业论文答辩,修订  论文。  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老舍小说/舒雨选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6  [2]老舍精选集/老舍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3  [3]中国现代文学珍藏大系老舍卷/许建辉主编-2版北京:蓝天出版社,5  [4]鲁迅杂文/鲁迅著—南京:江苏出版社,(现代文库)  [5]中国现代作家评传 老舍评传/关纪新著重庆出版社出版  [6]说不尽的老舍:中国当代老舍研究/舒乙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  [7]学术研究指南丛书老舍研究纵览/曾广灿编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8]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老舍研究资料(上)/吴怀斌 曾广灿编北京十月文  艺  出版社  [9]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乙种)老舍研究资料(下)/吴怀斌 曾广灿编北京十月文  艺  出版社  [10]老舍评说七十年/张桂兴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6  [11]老舍与现代中国/汤晨光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1  [12] 老舍小说精编(插图本)/舒乙选编—2版—桂林:漓江出版社,  [13] 老舍与京味学/韩经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4]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卷/胡经之 王岳川 李衍柱主编,—2版—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3,6  [15]张晓涛;从三个女人看祥子的悲剧[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月第24卷第2  期  [16]王润华;骆驼祥子沉沦之旅的三个驿站,人和车厂、毛家湾大杂院、白房子[J];盐城师  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7]白晓霞;民俗世界中执着的追梦人—对《骆驼祥子》中虎妞情爱的认识[J];甘肃高师学  报;第八卷第6期(2003)湖南师范大学出版,1  [18]张鲁高;社会悲剧中的性格悲剧—试论《骆驼祥子》中祥子性格的生命本质[J];北华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2月第2卷第4期  [19]刘莉娟;“骆驼祥子”悲剧探因[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月第18卷第1期  [20]朱勇;对《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深度探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8年3月第8卷第1期  [21]樊骏;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J];《双江论坛》;1986年09期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应具体评价学生对论文目的、意义、现状、内容的理解情况及针对学生情况提出做好课题  的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  拟)等;  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239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