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1

手机用户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湿地公园论文题目怎么定义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engzhe20462

已采纳
在网上找!主要分析湿地旅游的优点和缺点,应提出在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湿地资源,避免短视和短期行为对湿地的破坏。

湿地公园论文题目怎么定义

303 评论(12)

bqlin

湿地公园(Wetland Park)是指以水为主体的公园。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湿地功能利用、弘扬湿地文化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湿地公园具有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是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等共同构成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是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理策略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当前形势下维护和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直接而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参与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湿地多种效益持续发挥的目标。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止到2017年底,全国共建立湿地公园1699处,其中国家湿地公园898处。 国家湿地公园具备下列条件的,可建立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在全国或者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者区域地位重要,湿地主体功能具有示范性;或者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或者生物物种独特。自然景观优美和(或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或者特殊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价值。国家湿地公园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实施建立,在完成试点建设并经该局组织验收合格后,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迄今全国已有浙江杭州西溪等12处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其余286处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湿地公园
113 评论(12)

ldh0625

对许多人来说,湿地是一个十分生疏的概念,只是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媒体开始介绍湿地。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注意到湿地。古人将常年积水的沼泽地或浅湖称为沮泽,将季节性积水或过湿的沼泽化地带称为沮沼,将滨海沼泽或盐沼称为斥泽。 “湿地”一词源自英文wetland,该词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即wet和 land。Wet是潮湿的意思,land是土地,所以“湿地”一词的中文译名是准确的。有一段时期,有人按照日文字译为湿原,经多数学者推敲比较,一致认定“湿地”一词比较准确。但是湿地的定义是什么,各国和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有人粗略估计湿地的定义有20多种,也有人说50多种,但大体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定义一般是认为湿地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定义则把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水体都当作湿地。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就是广义的定义,具体文字表述是:“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区域”。美国的定义是:“湿地是有水覆盖着土壤的地方,或全年或一年中不同时期(包括生长期)在土壤表面或接近表面处存在着水。”目前我国尚未对湿地下定义,多数学者倾向采用湿地公约的定义。根据湿地的广义定义,河流、湖泊、沼泽、珊瑚礁、都是湿地;此外湿地还包括人工湿地,如水库、鱼(虾)塘、盐池、水稻田等。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冻土地带到热带都有湿地,但迄今没有全球湿地资源的精确数字。 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估测,全球湿地面积约为570万km2 (也有人估计为850万km2) ,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湖泊占2%,藓类沼泽占30%,草本沼泽占26%,森林沼泽占20%,洪泛平原15%。世界红树林的面积约24万km2,珊瑚礁约60万km2。就世界而言,湿地经历着退化、丧失和恢复的过程。据文献材料,美国的湿地丧失了54%,法国丧失67%,德国丧失57%。 中国丧失的湿地也很多,只是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 中国有多少湿地,目前也只有估计数,国家林业局汇总的数字为6594万hm2,但这个数字没有把河流这一重要湿地类型统计进去,显然与湿地公约定义不一致,因此国家林业局正在按统一标准进行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14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