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6

诺贝尔雷c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eiko~

已采纳
每一位学者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条学术道路都有独特的风景,不同的起点,不同的初衷,却有着同样的热爱与专注,同样的诚恳与坚持,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真实与亲历,洗尽铅华与浮华,让每个人的闪光点都熠熠生辉,不为成功的复制,只为那一份孜孜以求,倾力而为。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首批入选者。他说——治学无捷径。培养问题意识,以严谨求证为方法,以人文为情愫,是通往学术理想彼岸之路。知识培养境界;宽厚、包容赢得世界;行小善、避小恶,提升自我。个人简介汪海燕,男,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司法改革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双千计划”(2013年)。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清华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独著、合著(译著)、主编专著、教材十余部。成果展示《律师伪证刑事责任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11年第6期;《刑事程序倒流研究》,《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形式理性的缺陷、缺失与误读——以刑事诉讼为视角》,《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自由心证新理念探析——走出对自由心证传统认识的误区》,《法学研究》2001年第2期;《侦查阶段律师辩护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合著);《论刑事诉讼“中立”理念》,《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合著);《刑事诉讼法解释论纲》,载《清华法学》,2013年第6期;汪海燕:《“立法式”解释:我国刑事诉讼法解释的困局》,载《政法论坛》,2013年第6期。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129 评论(13)

十页鱼鱼

可以。你可以辅修,然后转成双学院,到时候学位证上会有两个专业。转专业也行,只是不能从其他专业转到法学专业,其他之间都可以转。
227 评论(9)

蓝色旋律

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 75%,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社会学院的就业落实率达到 100%,另外,国际法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 7 个学院的的就业落实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本科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 32%,社会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 6 个学院的就业签约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为 24%,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和民商经济法学院 7 个学院的深造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以上信息参考自网页链接)
354 评论(11)

毕业六年

第一种是答辩未通过,本次审核无效。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般都是论文严重不符合硕士论文毕业要求,这种情况就是就没有第二次答辩的机会了。意味着本次申硕失败,毕业之后没有硕士学位证。要想获得硕士学位证要重新进行申硕的相关工作。  另一种是答辩未通过,但是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这种情况就证明学员有再一次进行申硕答辩的机会,答辩通过获得硕士学位证。但是各位学员要注意,一定要在一年以内进行答辩,时间超过一年的话,视为自动放弃第二次答辩机会。   学员在进行论文攥写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来写,就连文字的字体及段落的格式都不能出错。一般情况下答辩委员会是不会直接让学员的论文答辩不通过的,都是直接通过或是要求二次答辩。但是如果学员的论文实在是不符合要求,答辩委员会也没有办法,只能让学员重新申硕了。
13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