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雷雨师
PLC在电梯集选控制中的应用电梯的控制方法有很多,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接线复杂,维修不便,难以满足现代电梯的控制要求,可编程控制器(PLC)能较好地克服上述缺点,现在多用PLC来实现电梯的控制。在设计中首先介绍了PLC及电梯的概况,分析了电梯控制系统的要求,绘出了系统的框图,选择了三菱公司的FX2—80MR型的PLC,设计出了电梯各个部分的控制梯形图,并简要地介绍了其工作原理,较好地实现了电梯集选控制的功能。可编程控制器(PLC)电梯集选控制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城乡建设的不断发展,电梯也会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在高层建筑中,电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早期的电梯采用继电器接触控制系统,但由于电梯控制系统的复杂性,使继电器接触控制系统的接线复杂,可能使用成百上千的各式各样的继电器,由很多导线用复杂的方式连接起来,这样如果某个继电器损坏或者触点接触不良,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查找和排除故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较低。可编程控制器(PLC)具有编程软件易学易懂的梯形图语言、控制灵活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维修工作量小,维修方便等特点,现在的电梯控制多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由于电梯的运行是根据楼层和轿厢的呼叫信号、行程信号以及自身控制规律等运行的,而楼层和轿厢的呼叫是随机的,电梯实际上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逻辑控制是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因此,系统采用集选控制方式。这种电梯具有高度自动控制功能,可进行有/无司机驾驶,除了具有自动平层,自动开门,轿厢命令登记,厅外召唤登记、自动停层,顺向截停的功能外,还具有自动掌握停站时间,自动应召服务,自动换向应答反向的厅外召唤等功能,能够将厅门外上下召唤信号、轿厢内的选层信号及各种专用信号加以综合分析判断后,自动决定轿厢运行的各种状态。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崭新产品。1985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可编程控制器做了如下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使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可编程控制器采用易为工厂电气人员掌握的梯形图编程语言,能够实现对开关量的逻辑控制,还具有数学运算、数据处理、运动控制、模拟量PID控制,联网通信等功能。尤其是微处理器应用与可编程控制器后,因其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便宜,使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增强、工作速度加快、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成本下降。2PLC的特点(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 编程方法简单易学,使用方便(3) 功能完善,应用灵活(4) 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强,(5) 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6) 维修工作量小,维修方便(7) 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少3PL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编程器、电源组成。如图所示:CPU模块又叫中央处理单元或者控制器,它主要由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组成。输入输出模块(I/0)模块是联系外部现场和CPU模块的桥梁。输入模块用来接收和采集输入信号,可编程控制器通过输出模块控制接触器、电磁阀,电磁铁等执行器和其他的外部负载。可编程控制器有运行(RUN)和停止(STOP)两种基本的工作状态。在运行状态,可编程控制器通过执行反映控制要求的用户程序来实现控制功能。为了使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及时地响应随时变化的输入信号,用户程序不是只执行一次,而是反复不断地重复执行,直至可编程控制器停机或者切换到STOP工作状态。除了执行用户程序之外,在每次循环过程中,可编程控制器还要完成内部处理、通信处理等工作,一次循环可分为5个阶段,可编程控制器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工作方式称为扫描工作方式。由于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速度极高,从外部输入输出关系来看,处理过程几乎是同时完成的。在内部处理阶段,可编程控制器检查CPU模块内部的硬件是否正常,将监控器复位,以及完成一些别的内部工作。在通信服务阶段,可编程控制器与别的带微处理器的智能装置通信,响应编程器键入的命令,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当可编程控制器处于停止(STOP)状态时,只执行以上的操作。处于运行状态时,还要执行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等阶段。在可编程控制器的存储器中,设置了一片区域用来存放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状态,它们分别称为输入映像寄存器和输出映像积存器。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中别的编程元件也有对应的映像存储区,它们统称为元件映像寄存器。在输入处理阶段,可编程控制器把所有外部输入电路的接通/断开(ON/OFF)状态读入输入映像寄存器。在程序执行阶段,即使外部输入信号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输入映像寄存器的状态也不会随之而变,输入信号变化了的状态只能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处理阶段被读入。在输出处理阶段,CPU将输出映像寄存器的0/1状态传送到输出锁存器。梯形图中某一输出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对应的输出映像寄存器为“1”状态。信号经输出模块隔离和功率放大后,继电器型输出模块中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闭合,使外部负载通电工作。 
电梯的历史 2004-09-10 00:00:00 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历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从那以后,升降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奥的斯的名字而命名的电梯公司也开始了她辉煌的旅程。150年以来,她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亚洲和中国领先的电梯公司。 生活在继续,科技在发展,电梯也在进步。电梯的材质由黑白到彩色,样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纵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手柄开关操纵,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控制、人机对话等,多台电梯还出现了并联控制,智能群控;双层轿箱电梯展示出节省井道空间,提升运输能力的优势,变速式自动人行道扶梯大大节省了行人的时间;不同外形的扇形、三角形、半棱形、圆形观光电梯则使身处其中的乘客的视线不再封闭。 一个半世纪的风风雨雨,翻天覆地的是历史的变迁,永恒不变的是电梯提升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承诺。 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6多万台,每年还以约5万~6万台的速度增长。电梯服务中国已有100 多年历史,而我国在用电梯数量的快速增长却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目前我国电梯技术水平已与世界同步。100多年来,中国电梯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对进口电梯的销售、安装、维保阶段(1900~1949年),这一阶段我国电梯拥有量仅约1 100多台;②独立自主,艰苦研制、生产阶段(1950~1979年),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1万台;③建立三资企业,行业快速发展阶段(自1980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共生产、安装电梯约40万台。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电梯市场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2002年,中国电梯行业电梯年产量首次突破6万台。中国电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第3次发展浪潮正在掀起。第1次出现在1986~1988年,第2次出现在1995~1997年。我国电梯年产量增长里程碑见下表。我国电梯年产量增长里程碑 年份 里程碑 实际年产量/万台 1983 突破5千台 51 1986 突破1万台 13 1993 突破2万台 41 1998 突破3万台 02 2001 突破4万台 67 2002 突破6万台 约20 1900年,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通过代理商Tullock & C获得在中国的第1份电梯合同——为上海提供2台电梯。从此,世界电梯历史上展开了中国的一页。1907年,奥的斯公司在上海的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英文名 Peace Palace Hotel)安装了2台电梯。这2台电梯被认为是我国最早使用的电梯。汇中饭店建造于1906年,系6层砖木混合结构。1908年,American Trading C 成为奥的斯公司在上海和天津的代理商。1908年,位于上海黄浦路的礼查饭店(英文名Astor House,后改为浦江饭店)安装了3台电梯。 1910年,上海总会大楼(今东风饭店)安装了1台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三角形木制轿厢电梯。1915年,位于北京市王府井南口的北京饭店安装了3台奥的斯公司交流单速电梯,其中客梯2部,7层7站;杂物梯1部,8层8站(含地下1层)。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1台奥的斯公司电梯。1921年,国际烟草托拉斯集团英美烟公司在天津建立的“大英烟公司天津工厂(1953年改名为天津卷烟厂)”厂房竣工。厂房内安装了奥的斯公司6台手柄操纵的货梯。1924年,天津利顺德大饭店(英文名Astor Hotel)在改扩建工程中安装了奥的斯电梯公司1台手柄开关操纵的乘客电梯。其额定载重量630kg,交流220V供电,速度00m/s,5层5站,木制轿厢,手动栅栏门。1927年,上海市工务局营造处工业机电股开始负责全市电梯登记、审核、颁照工作。1947年,提出并实施电梯保养工程师制度。1948年2月,制订了加强电梯定期检验的规定,这反映了我国早期地方政府对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1931年,瑞士迅达公司在上海的怡和洋行(Jardine Engineering C)设立代理行,开展在中国的电梯销售、安装及维修业务。1931年,曾在美国人开办的慎昌洋行当领班的华才林私人在上海常德路648弄9号内开设了华恺记电梯水电铁工厂,从事电梯安装、维修业务。该厂成为中国人开办的第1家电梯工程企业。1932年11月,我国台湾省台北市菊元百货公司安装了台湾第1台商用电梯。1959年,台湾省高雄市大新百货公司安装了台湾第1台自动扶梯。1935年,位于上海的南京路、西藏路交口的9层高度的大新公司(当时上海南京路上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公司之一,今上海第一百货商店)安装了2台奥的斯公司的2台轮带式单人自动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