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1

洛萨乐队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珠算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沐明而来

已采纳
珠算申遗成功,体现了我国的珠算的历史和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是一大发明与成功。虽然现在是计算机时代,但是,珠算有着计算机不可取代的文化内涵,它可以提高人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计算机只是用人去操作,不用操作的人去了解运算的过程。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学习中国的珠算并创新发展,而我们自己的发明创造并不以为然,这种思维是不正常的,中国有句老话“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珠算的历史大约一千八百年了,之所以可以传承的现在,自是有它的文化底蕴,我们要继续学习珠算知识,挖掘和拓展珠算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比如,手算,心

珠算的传承与发展论文

198 评论(12)

宁静的力量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数术记遗》。算盘在元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元末明初得到普及并逐步取代算筹成为中国的主要的计算工具。明代经济高度繁荣,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珠算得到普遍推广,逐渐取代了以前通用的筹算。在此情势下,明人程大位编撰的《直指算法统宗》为珠算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代以后,中国珠算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后又逐渐流行于美洲。16世纪时还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其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珠算开始走向衰落,其计算功能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2] [1]传承价值珠算文化涵盖了与珠算相关的数学科学、数学教育、应用技术及智能开发等内容,在文学、历史、音乐、美术等相关文化领域也有一定的作用。珠算适用面广,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1]传承状况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珠算已失去了原来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日渐边缘化,濒临灭绝,急需各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抢救保护。[1]保护措施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中国珠算心算协会获得“珠算(珠算文化)”项目保护单位资格。[1]社会影响重要展览2019年9月29日,华北首家珠算文化馆在正定塔元庄村落户,并于国庆节期间开门迎客。[7]重要活动2015年8月31日,长春市首届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珠算”知识竞赛决赛在长春广播电视台举行。[8]2018年,第一届山东省珠算文化传承盛典,在山东大厦举行。[9]
157 评论(15)

leopold0907

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这符合中国国情,牵扯升学才有人重视
332 评论(12)

jennydhu

珠算文化已经成为世界遗产,但是可用性不是很强
25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