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45

panjun31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个人信息泄露的论文摘要

5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anfang1024

已采纳
我们要适应当今这个信息泄露不可避免的社会,加强防骗和防忽悠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财物、人身安全和子女,坚决不泄露密码、验证码、银行预留电话等关键信息,不炫耀财物,不晒娃。

个人信息泄露的论文摘要

284 评论(13)

姚瑶

如果信息被泄露了,是监管部门有很大的问题,因为它的监管不力,才造成信息泄露,而且查出来了,我觉得终身不能录用这种人跟叛徒没区别,还是必须要严惩重的可以判刑
283 评论(12)

考拉晨

现在科技发达,信息透明度高。尤其是伴随这网络技术的普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隐私,而且还可能带来经济上的损失。那么当个人信息泄露后,怎样做才能最大程度的挽回损失呢?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更改重要的密码。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律师起诉。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收集证据。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你的账号,甚至还可能骗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你的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现在信息泄露十分严重,防不胜防,如果事事都要追究,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对于无关紧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可以选择不予理睬。注意事项个人信息泄露维权很难,所以平时要多加小心,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网上登录的账号在用完之后,要及时安全退出。
155 评论(9)

生番

应该追究泄露人的法律责任,这完全是出卖他人信息的一种行为。
128 评论(15)

xucong2015

《个人信息保护法》已进入立法进程。《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汉华就法规出台后,个人信息如泄露,公民能通过哪些途径维权提出建议。 周汉华说:有三种方式可以解决:第一,通过民事方式,寻求保护和赔偿,还可到法院打官司;第二,通过行政方式,我们建议政府建立一个专门的保护机构,由这个机构来执行此项法律,对泄露个人信息者进行行政制裁;第三,通过刑事方式,对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又触犯刑律的,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周汉华还对公民应如何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提几点建议:个人信息最好的保护者是自己。在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进行信息的交流交换,我们应在交流中保持自我保护意识。另外,技术上应该对网络的个人信息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密码保护,安装专门的防盗软件等。其次,要有法律维权的意识。侵犯个人信息的人,经常只是贪图薄利,给个人造成的损失也较小,当事人不去追究的现象很普遍。同时,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自己信息的重要性,觉得打你的电话无所谓。但信息贩子把你的家庭住址、银行存款、短信内容都告诉别人,你就不会不在乎了。 所以,公民应该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为自己维权的同时也是在为大家维权。
121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