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90686365
科学家提出,在未来,从动物传染到人的疾病可能会越来越多,并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 动物病入侵人类,该如何应对 -------------------------------------------------------------------------------- 2006年02月24日06:43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禽流感、疯牛病……这些名字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恶魔”,在世界各地蔓延和传播,不少人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动物得的疾病会对人类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但科学家日前却提出了更加令人郁闷的意见:在未来,从动物传染到人的疾病很可能会越来越多,可能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动物病入侵人类世界 根据科学家们的统计,在过去的25年中,从动物身上传染到人身上的疾病一共有38种之多。根据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家们的统计,一共有1407种病原体可能导致人类致病,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原生动物和真菌等。在这些病原体中,有58%都是来自动物。在这1000多种病原体中,有177种一旦“出现”或者“再次出现”,都可能在人类中广泛传播,但大部分从动物传染到人的疾病扩散的机会微乎其微。 但情况在现代社会中却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统计,在过去25年内,每年都有一到两种过去从来只在动物界“安分守己”的病原体向人类世界进军。爱丁堡大学的一名科学家表示:“在过去几千年中,人类总是被新的病原体攻击,但最近几十年以来,病毒攻击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他还解释说,不用查看之前的感染率数据就能够得到这一结论,想想看,如果在过去的几千年中病原体以这样的速度攻击人类,人类早就忍受不了了。 这名科学家表示,可能在过去也有很多来自动物的病原体感染过人,但那些只是极其个别的例子,病原体没有在人的身上停留。但现在可能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使得动物世界的病原体很容易在人的身上扎根,并且一抓住时机就疯狂传播开来。 一名长期从事疾病防控工作的专家解释说,病原体之所以如此容易地在人类中传播,很可能跟现在的生活方式有关,现在人类居住得更加密集,交往也更加频繁,变暖的气候很可能为病原体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人们频繁的旅行则更容易将病原体散播到世界各地。例如艾滋病、SARS等病的扩散就很能说明问题。 从禽流感到未知疾病 专家们认为,禽流感在人类世界中的爆发只是这种来自动物的病原体加速往人类社会“演变”的一个例子。至今为止,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不断扩散,从亚洲到非洲、欧洲都在不断出现禽流感病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其死亡率在50%左右,并且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还在不断演化,专家们正密切关注禽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化,并且争分夺秒地研制疫苗。世界各国政府也都在为禽流感的防控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专家们指出,目前控制禽流感的最好办法仍然是把好病原体从动物世界通向人类世界的大门,把目光放在禽类身上,将高致病性H5N1病毒控制在动物的圈子里。目前,在禽流感疫区,成千上万的禽类被宰杀,以便阻挡高致病性H5N1病毒“杀向人类”的步伐。 而一些科学家表示,禽流感很可能只是提醒人类的一个前奏,未来还可能出现更多从动物到人的疾病。目前还很难预测威胁人类的下一个疾病是什么。一名科学家说:“这些从动物到人类的疾病总是让我们感到惊奇,禽流感可能只是其中一例,我觉得以后很可能还会出现其它的疾病。真的很难说下一次又是什么。”分析人士认为,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为了健康,人类最好还是早做准备,完善检疫和疾病防控的系统工作,争取把病原体控制在动物世界之内。毕竟一旦传染到人,从该病原体疫苗的研发到特效药的生产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韩曙) 2月21日,两名游客在英国伦敦市中心公园内行走,鸟儿在他们身旁飞舞。尽管英国近期发现的数只死天鹅被证实并未感染禽流感病毒,但由于禽流感在欧洲呈蔓延之势,英国有关部门告诫人们要保持“高度警惕”。新华社发 
保护自己 远离甲型H1N1流感 ——专访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科长吕明波 记者 杨君 近日,甲型H1N1流感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热点,人们纷纷议论此事,讨论研究流感病毒。如何预防流感病毒?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5月18日,记者专访了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科长吕明波。 记 者: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有何症状和表现? 吕明波: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与甲型H1N1流感有关的腹泻和呕吐症状,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记 者: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 吕明波:在预防方面,没必要扎堆去接种人流感疫苗,因为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并无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记 者:自己感染了流感,应该怎么办? 吕明波:体感不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待在家中,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多休息,喝大量的水;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勤洗手,每次洗手都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尤其咳嗽或打喷嚏后更应如此;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并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情况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记 者:食用猪肉是否会感染甲型H1N1流感? 吕明波: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甲型H1N1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因此,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记 者:医院如何防控甲型H1N1流感? 吕明波:一旦发现猪类或其它动物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应按照有关规定,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隔离。对于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并佩戴外科口罩;医务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卫生,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必要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口罩;对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应加强室内通风。
病毒(Virus)由一种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Protein)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于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所以病毒自身不能复制。但是当它接触到宿主细胞时,便脱去蛋白质外套,它的核酸(基因)侵入宿主细胞内,借助后者的复制系统,按照病毒基因的指令复制新的病毒。目前,科学界公认的对病毒的定义是只能在活着的宿主细胞内复制的感染源。有一些病毒能诱发良性肿瘤,如痘病毒科的兔纤维瘤病毒、人传染性软疣病毒和乳多泡病毒科的乳头瘤病毒;另有一些能诱发恶性肿瘤,按其核酸种类可分为DNA肿瘤病毒和RNA肿瘤病毒。DNA肿瘤病毒包括乳多泡病毒料的SV40和多瘤病毒,以及腺病毒科和疱疹病毒科的某些成员,从肿瘤细胞中可查出病毒核酸或其片段和病毒编码的蛋白,但一般没有完整的病毒粒。RNA肿瘤病毒均属反录病毒科,包括鸡和小鼠的白血病和肉瘤病毒,从肿瘤细胞中可查到病毒粒。这两类病毒均能在体外转化细胞。在人类肿瘤中,已证明EB病毒与伯基特淋巴瘤和鼻咽癌有密切关系;从一种T细胞白血病查到反录病毒。此外,Ⅱ型疱疹病毒可能与宫颈癌病因有关,乙型肝炎病毒可能与肝癌病因有关。但是,病毒大概不是唯一的病因,环境和遗传因素可能起协同作用。病毒感染常发生在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后,病毒颗粒可由血循环直接进入内耳血循环中,引起耳蜗毛细胞、神经节细胞及微血管等结构的破坏。病毒亦可经圆窗侵入内耳,引起迷路炎等病损,引起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