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论文投稿推荐审稿人原因是什么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6

yingyinli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投稿推荐审稿人原因是什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幽灵~0

已采纳
当期刊向审稿人征求建议时,他们需要一份能够提供建设性批评和客观分析的相关专家名单。审稿人对稿件提出公正的意见是很非常重要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编辑没有为您的稿件找到合适的审稿人,推荐的审稿人名单就成了一种宝贵的资源。编辑没有义务选择推荐的审稿人,但这份名单可以作为搜索具有类似专业知识专家的来源。您是否曾经向同一期刊投稿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要确保推荐的审稿人具备该领域的经验和良好的专业知识。选择推荐的审稿人时,一种策略是选择那些在您的参考文献列表中的作者,或其论文构成您研究重要依据的作者。另一种策略是仔细探索您的研究领域,找出愿意审查您的研究的学者。建议来自世界各地的审稿人可能会让他们对您的研究工作有一个全面的看法。如果您还需要推荐同一组审稿人,您可以在投稿信的末尾提供这样做的理由。

论文投稿推荐审稿人原因是什么

106 评论(14)

紫緣

没投过国内的期刊,读书期间投稿起码也投了有十来个国外期刊了。随便说点。你在杂志的网站上在线投稿时一般会填写至少3个推荐审稿人。paper首先是到一个专业的编辑手中,编辑会根据研究方向将你的稿件发送给3~5个近似研究方向的审稿人,一般编辑会选一个你推荐的审稿人(也可能一个也不选),另外几个则由编辑确定。你不会知道审稿人是谁,每个审稿人也不知道都有谁在看这篇稿件。他们给出的意见都是相对独立的,这就避免了审稿人在审稿过程中的作假。我是学有机化学的,只说说有机方面的审稿过程吧(其实是因为帮老板审过稿,知道大概会从哪几个方面看)。首先,了解paper的研究意义,当然你的paper中会提到这一点,但是大家都是搞这行的,知道一个新化合物的合成有什么意义。并且研究生每天都要读相关领域的大量文献,也知道大概的发展是怎么样的。其次,合成过程。某类化合物一般是通过什么合成路线得到,你的研究是不是改进了原来的路线,是不是方法更加简便。核对谱图(NMR、IR、紫外等等等等)是否与你给出的结构式相符合,这是有机化学的基础。第三,分析。新化合物合成出来不是就放在那里看的,你需要研究这个物质的性质。这部分跟研究意义联系比较紧密。这个化合物是不是可以做成一个新的材料,在光学、电学还是其他的领域有很好地应用;这个化合物可不可以当做某种药物的前体,可不可以进行衍生化继续研究。这些都是需要你在paper里写明白的。第四,语言。很多中国人在写英文paper的时候都会遇上表达问题,如果你的文章出现的语法表达错误太多,审稿人可能根本看不下去。不过一般只要不影响正常阅读,审稿人就只会说需要修改,而不会拒掉你的文章。这几个大方向审稿人会逐一评价,如果觉得你的哪一方面做的还不够,会在意见中写明你还需要做哪些研究。如果你的paper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审稿人一般会要求你精益求精完善研究才同意发表。几个审稿人把审稿意见发回给编辑后,由杂志编辑认定这篇文章是否有资格发表,一般意见有直接发表/接收(Publish unaltered )、小修后发表(Publish after minor changes)、大修后发表(Publish after major changes)、大修后重审(Review again after major changes)、拒收(Reject),你按照要求来就好。至于拒掉的paper,有的期刊编辑会给你个链接让你修改后改投另一个杂志,这个杂志一般是新出来的,稿件量并不多,所以好好改一下投新杂志吧,有总比没有好。这种算是比较运气的了,更多的paper是毫不留情的被拒掉,如果你觉得你的研究真的很有意义,你可以照着审稿人的意见先完善自己的paper,然后向该杂志申诉,可能更高级一点的编辑看到你的申诉信也觉得你的研究的确挺有意义也是有可能允许你发表的,不过这个概率非常小啊…差不多了,就说这么多吧。有阵子没做过这事儿了,有疏漏还请指正。
95 评论(10)

lflin31

如果对你的研究领域很熟悉,可直接选择该领域的最具份量的科学家。 2 选择相同或类似领域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例如过去国外合作单位,或者国际会议结交的朋友等。 3 来自于参考文献,这是一种最简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 4 尽管编辑部没有对审。
230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