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论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心得体会一千字左右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12

dbdxliuc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论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心得体会一千字左右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夸夸奇谭

已采纳
体育论文的种类、特点、格式及写作技巧编者按:为配合中国教学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和我社共同举办的“2005年体育教学专题论文评比”活动,我们特地约请了富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朱万银老师为大家写了一篇专稿,阐述体育论文的撰文方法,希望能对一线老师们写作体育论文有所帮助。一、关于体育论文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体育教学某些现象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和理性认识,自觉地把握该现象的本质及一般发展规律,用论文的形式进行表述,就是体育教学论文。体育论文是表述这一认识成果的文字形式。真正称得起体育论文的文章,不是从提笔开始,而是在写作之前必定有一个前期的研究过程作为基础,题目也是早已选定的。论文质量取决于“想、做、写”的总过程,即使是写作水平有限的教师也会在撰写体育论文过程中得到提高。二、体育论文的种类前期的不同研究方法,决定了后期相应的体育论文体裁形式,常见的几种形式:(一)实验报告类体育论文。运用实验方法搞研究,要在报告中说明假设、实验因素、实验对象、受控干扰因素、测试、统计、验证假设。(二)观察报告类体育论文。运用观察方法搞研究,要在报告中说明观察目的、对象、项目、结果的统计整理。(三)调查报告类体育论文。运用调查方法搞研究,要在调查报告中说明调查目的、对象、抽样方法、问卷的发放与收回、统计整理。以上三种研究方法中,较多地运用了自然科学的操作程序,相应的体育论文形式也接近自然科学论文。顾名思义,报告的文字要求切实简明,不需要铺展详述,切忌渲染描写。在肯定上述三种方法及其论文形式程度较高的同时,国际学术界历来认为教育、体育之类的研究内容,简单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容易失去教育、体育的特殊性,在构思设计和立论行文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教育、体育特点。(四)体育教育史志性体育论文。对于体育教育史中的人物、事件、思想、制度、方法等内容,经过收集史料,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新认识。(五)体育教学论证性体育论文。对于体育教学实践或理论中的某一问题,运用新的价值观或新的方法重新审视,进行逻辑性的整理与构建,做出必要的论证,从而建立新的结论。(六)体育教学经验性体育论文。对于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经过筛选、分类等过程,提炼出反应本质属性和一般规律的内容。关于经验性的体育论文,是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关心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从认识论的层次考虑。理论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之所以称得上理论,正是它寓含着来自无数个别事物中的一般,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正是理论赖以产生的资源。从方法论的层次考虑。所谓经验是指从个体过程中,已经抛弃了个别细节,完成了许多抽象过程,体育教学的操作,经过理性认识的升华,自然也就有了科学的品味,如果只停留在记叙一种简单过程,那就不足以称为论文了。从操作层次考虑。要把经验总结的性质和功能区分清楚,首先要避免述职性,就是写作的宗旨是叙述做了许多工作,取得多大成绩,以期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评价,因而,作为论文的经验总结应是表述新的认识,才能进入交流领域,其次要有一定的规律,才可能有严格的区别。面对广大体育教师撰写的体育论文,大多是经验性的总结这一现实状况,为保护撰写者的这一积极性,应肯定和提高这种形式的科学品味。三、体育论文的特点(一)信实性。体育论文的科学性取决于论文的可信与实在,主要显示如下三点:事实依据。来自调查、观察和测量的各种数据,以及建立在这些数据基础上的统计结果,才具有说服力。这些数理统计除了可按体育统计学的原理外,还可用电脑统计等科学方法,绝对不可用推理的方法来说明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的理论结果,受到实践和历史的考验,许多学说、观点、方法已广为专业同行者的认同,并列入工具书、教科书及典籍之中,援引这些内容也可以作为体育论文中相应的内容理论依据,但需完整、准确和贴切。(二)逻辑性。体育论文的体例要规范,论述要合乎逻辑要求;论文的结构要严谨,标题之间避免交叉混乱;论文的顺序要清晰,前后思路要统一。(三)新颖性。体育论文只有表述新的认识,专业同行才会看,撰写的文章才有交流的价值,重复、再现性的内容,简单的堆砌是难以成为论文的。为了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就必须知道前人研究的课题中已经说了些什么,为此,收集前人的问题资料是很有必要的。四、体育论文的撰写格式及表述要点(一)体育论文的题目题目是全文的名称,具有概括性,要涵盖全文的内容。题目要反映体育论文的特点,反映出所要表述的特殊性内容。这样,一篇论文的名称才会与同类其它论文有所区别。例如,《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这样的体育论文题目,很难反映出该文的特殊性,即使文中有些独到的见解,可惜还是没能从题目中反映出来。体育论文题目要确切,避免过于宽泛。题目中的名词概念,不要用的太大。例如,《改进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智力》,这里的“教学质量”和“发展智力”都比较宽大,一篇三五千字的文章,很难说明这么大的概念,如果小一些,“沿着改进了什么方法?”、“提高哪方面的质量?”、“发展了哪一种智力?”这样的思路思考和命题,题目就可能比较准确、切实。《改进途中跑技术,提高短跑速度》这样的体育论文题目就比前面的题目小,表达得就比较确切,而且,只有这样,论文才容易写,才可能写出一些实实在在的内容,题目大而不当,内容就十分容易流于空泛。反之,题目太小也很难体现研究价值,如《剃光头与提高游泳速度》。题目的逻辑关系应当准确,防止同义重复和概念不清之类的问题。例如《加强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这样的体育论文题目,严格地说是有逻辑缺陷的,因为体育教学本身就是美育的一种内容和途径,题目有时限于字数仍不明确时,可以在下边加一个副标题,对文章的内涵进一步的提示。(二)体育论文的署名这是体育论文归属性的标记,也是表示作者对论文既承担责任,也享受权益,因而应该署出作者单位的全称和姓名。署名应符合研究与撰写的实际情况,如果是合作完成的,主要合作者不要遗漏,向期刊投稿或参与学术征文和讨论,应标明通讯地址、电话、电子信箱等。(三)体育论文的引论(也称:辅论或副论)引论部分的作用是引导读者对于体育论文的轮廓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引起读者对于下文主要内容的重视和兴趣,并为阅读全文作好思想准备。引论部分包括题目的解释,选题的缘起,同类体育论文已有的成果,以及此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这一部分具有自我评价的性质,因而要力求客观、公正、适当。既不溢美吹嘘,也不客套做作。引论文字不要太长,包括关键词,一般也不超过全文的1/10或1/8。(四)体育论文的本论(也称:主论或正论)这部分是体育论文的实质性内容所在。具有创建性的命题作为论点提出,相继大量篇幅则是充分论证观点的正确与合理。一篇优秀的体育论文,必定提出了明确的论点,而且或多或少地具有创建性,不少体育论文在这方面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论点含糊不清,也缺少新意,有些经验性的体育教学论文,所提论文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命题陈述形式,仅仅还是散乱地隐含在事实的叙述之中,比如有的论文强调“三基”,有的强调增强体质,但都没有提出新的论点,所以难以升华。其次论证思路要清晰有序,依据充分,要用典型事例来证明其论点。(五)体育论文的结论与建议体育论文撰写过程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一般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文后著录,即按论文所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专著的著录项目及格式为:主要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数例如:[1]孙绍荣教育信息理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连续出版物的著录项目格式为:作者题名原文献题名,版本:在原文献中的位置例如:[1]耿培新、曹卫民对开发体育校本教材的几点认识中国学校体育,2005(4):4参考文献主要是索引性的,它明确标示引自他人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和数据,既体现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又表明了学术的继承性和严肃性,以便读者进一步检索有关资料,核实数据或共享资源。五、体育论文的撰写(一)选题。体育论文的选题反映了研究者的信仰、知识、习惯、兴趣以及价值观念,因而应该通过自已选题,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二)结合写作进行专题学习。通过学习,既可以继承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立论的起点,又能通过收集有关必要的资料,作为引用的论据。为此,积极地储备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三)注意定义的准确性。体育论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性定义,应做出此定义的界定表述,以便交流讨论,避免引起误解。(四)文章从写提纲、修改提纲开始。有了好的提纲,才可能写出好的论文,提纲可以写成两级或三级标题的形式,成文后也免去大的改动。(五)数据要准确。体育论文中希望提供量化的内容和数据,必须是准确为前提,测量与调查的原始数据尤其要准确,测试条件要规范统一。运用数量统计分折所得出的结论性效果,一定要进行体育统计学的检验。(六)文字要力求平实。论文的科学性要求论文撰写尽可能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文风力求平凡朴实,不用描写,形容与渲染,也要忌避粗俗语言,论文的语言美就在于简练严谨。(七)注意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学不同于科学技术行为,它是研究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锻炼行为效果和规律为主的。因此,体育 教学论文的撰写是科学研究的行为之一,只有对体育教学研究得越深,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八)写关键词。可将文中最能表达论点的关键用语表述在“摘要”前,引起读者的关注。/

论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心得体会一千字左右

330 评论(10)

1843957261

课题学习做一做(1)剪掉正方形边长 长方体的容积 1厘米 324立方厘米2厘米 512立方厘米3厘米 588立方厘米4厘米 576立方厘米5厘米 500立方厘米6厘米 384立方厘米7厘米 252立方厘米8厘米 128立方厘米9厘米 36立方厘米 10厘米 0立方厘米(2)我发现了当剪掉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时长方体的容积最小,剪掉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厘米时长方体的容积最大。(3)当小正方形边长取3厘米时,所得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最大,此时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是588立方厘米。 做一做(1)剪掉正方形边长 长方体的容积5厘米 5立方厘米0厘米 324立方厘米 5厘米 5立方厘米 0厘米 512立方厘米5厘米 5立方厘米0厘米 588立方厘米5厘米 5立方厘米 0厘米 576立方厘米5厘米 5立方厘米0厘米 500立方厘米5厘米 5立方厘米0厘米 384立方厘米 …… …… (2)我发现了当剪掉小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时长方体的容积最小,剪掉小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时长方体的容积最大。而且剪掉正方形边长为整数时,长方体的容积也是整数,剪掉正方形边长为小数时,长方体的容积也是小数。(3)当小正方形边长取5厘米时,所得的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最大,此时无盖长方体的容积是5立方厘米。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生活中的数学 有一个谜语:有一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请问它是什么?谜底是:空气。而数学,也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身边。 奇妙的“黄金数” 取一条线段,在线段上找到一个点,使这个点将线段分成一长一短两部分,而长段与短段的比恰好等于整段与长段的比,这个点就是这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这个比值为:1:618…而618…这个数就被叫作“黄金数”。 有趣的事,这个数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的肚脐是人体总长的黄金分割点;有些植物茎上相邻的两片叶子的夹角恰好是把圆周分成1:618…的两条半径的夹角。据研究发现,这种角度对植物通风和采光效果最佳。 建筑师们对数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圣母院,或是近代的埃菲尔铁塔,都少不了618…这个数。人们还发现,一些名画,雕塑,摄影的主体大都在画面的618…处。音乐家们则认为将琴马放在琴弦的618…处会使琴声更柔和甜美。 数618…还使优选法成为可能。优选法是一种求最优化问题的方法。如在炼钢时需要加入某种化学元素来增加钢材的强度,假设已知在每吨钢中需加某化学元素的量在1000—2000克之间。为了求得最恰当的加入量,通常是取区间的中点进行试验,然后将实验结果分别与1000克与2000克时的实验结果作比较,从中选取强度较高的两点作为新的区间,再取新区间的中点做实验,直到得到最理想的效果为止。但这种方法效率不高,如果将试验点取在区间的618处,效率将大大提高,这种方法被称作“618法”,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因素的问题,用“618法”做16次试验,就可以达到前一种方法做2500次试验的效果! “黄金数”在生活中竟有如此多的实例和运用。或许,在它的身上,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寻,使它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解决更多问题。 美妙的轴对称 如果在一个图形上能找到一条直线,将这个图形沿着条直线对这可以使两边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飞机是一个标准的轴对称物体,俯视看,它的机翼、机身、机尾都呈左右对称。轴对称使它飞行起来更平稳,如果飞机没有轴对称,那飞行起来就会东倒西歪,那时,还有谁愿意乘飞机呢? 再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许多艺术品也成轴对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桥。它算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艺术品了(应该算艺术品吧),就拿金华的桥来说:通济桥、金虹桥、双龙大桥、河磐桥。个个都呈轴对称。中国的古代建筑就更明显了,古代宫殿,基本上都呈轴对称。再说个有名的:北京城的布局。这可是最典型的轴对称布局了。它以故宫、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门为中轴线成左右对称。将轴对称用在艺术上,能使艺术品看上去更优美。 轴对称还是一种生物现象:人的耳、眼、四肢、都是对称生长的。耳的轴对称,使我们听到的声音具有强烈的立体感,还可以确定声源的位置;而眼的对称,可以使我们看物体更准确。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轴对称。 数学离我们很近,它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离不开数学,数学,无处不在,上面只是两个极普通的例子,这样的例子根本举不完。我认为,生活中的数学能给人带来更多地发现。不过估计现在也没有用了。那么少的分要写那么多字。题目:打折销售的学问研究报告打折销售的学问一、研究内容 每逢节假日来临,店铺商场都纷纷打出各种各样的折扣,“跳楼价”、“惊爆价”、“最低价”、“大甩卖”…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活动还真有点应接不暇听着这些五花八门的广告,我们萌生了一个念头:商家打出过低的折扣自己不会亏本么?他们是怎样从打折销售中赢取更多利润的呢?打折销售中的学问有多少?带着这些与我们生活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我们踏上了探究打折销售的旅程二、 研究方法询问家长、查阅资料、市场调查、计算推理三、 研究过程(一)打折销售的概念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打折销售是什么:打折,是一种商家常用的企业促销手段之一,它通过在短时期内降低产品的价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从而实现销量在短期内的增加打折指的是原价乘以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则称将标价打了几折打折作为企业活动的一部分,其目的必须服务于商家的总目标, 以提高商家总利润为根本宗旨但一些商家为了追求过高的利润,渐渐的便出现了虚假打折、频繁打折、盲目打折以及竞相打折等现象现在是21世纪,一个消费的时代购物早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了,但也使得商家投机取巧报纸上,苏宁、国美的打折专版不使你心动吗?马路边,德克士、百富的优惠券不会流口水吗?其实一切打折活动你都是被利用者!比如开元的满100送50代金券:在打折前,商家早就把价钱提高很多,而你还以为占了便宜一般搞这种活动商品的价钱都让你很无奈,以体育服装为例:品牌物件 李宁慢跑鞋 美津浓羽毛球鞋 彪马休闲鞋 价格 289 399 492 这些商品都较靠近整百,但为了凑满100送50的优惠卷,还得义不容辞的买双袜子或其他配件商家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赚啊!你想一想,一个人多掏拾元,十人多掏一百元,一百人就多掏一千元一天下来,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呀!真不敢再想打折有很多方式,如果精力足够,可以不同商品采用不同方式打折,才更显得经营灵活打折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数量折扣 一般情况下,是否给予价格折扣,给予程度有多大,应视顾客的 购买数量而定数量越多,折扣幅度就越大 一支笔一元,十支笔每支八角 季节折扣 根据顾客购买行为发生的时间来确定是否给予和给予多少折扣 交易式折让 交易式折让发生在消费者购买新产品时,将自己用旧的产品卖给 商家作为新产品的部分价格抵消 买新自行车时将旧的卖给商家 差别调价 根据不同的顾客类别、产品形式、销售地点、销售时间等情况进 行价格调整 在游乐区域等特殊地点的商品价格可能比一般商店贵一些; 饮食业在下午3点至5点生意清淡的时候,为招揽客人提供 特价优惠进餐等等 促销折价 为达成某种促销目的,对目标商品作暂时性及短期性的降价 十月五日至七日,羊毛衫直降50元 特价吸引品 即将少量产品的价格定得非常低,但绝大多数产品价格仍保持不 变(有的甚至调高),其目的在于以少量“特价商品”为“诱饵”, 吸引消费者光临卖场和积极试用,同时也寄期望于消费者在购买“特价商品”的同时会购买一些其它正常价格的产品,以赚取正常的利 润 在游乐区域等特殊地点的商品价格可能比一般商店贵一些饮食业在下午3点至5点生意清淡的时候,为招揽客人提供 特价优惠进餐等等 特殊事件折价 利用一些特殊的时间和事件,大张旗鼓地进行商品的促销活动 “清仓大甩卖”、“搬迁大减 价”、“还债大放血” 心理折价 这是依据消费者心理上对产品的知觉和价值来调低价格的一种方 法 如1998元、499元等),或 尾数是单数的价(如75元、25元等)更为人们心理所接受也有用所谓吉祥数字来折价的,如把670元折为666元, 为了进一步进行调查,我们利用国庆长假的时间在西安西大街进行了一次调查:商品 项目 运动鞋 女装 乒乓球拍 手表 节前价 单位:元 310 130 52 122 节后价(已打)单位:元 356 172 56 137 节后价(未打) 单位:元 396 196 70 208 折扣 9 8 8 6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这些商家用打折并没有给顾客带来好处,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虚假打折商家的这些行为在当时看来似乎很有效,商品的销路似乎很好但时间一长,人们也慢慢的明白了其中的“玄机”,不那么容易上当了人们的疑心变得越来越重,已经到了一折了,还是琢磨不定:会不会是商家的圈套?还是真的很便宜?这时,打折对于商家来说已经不再是薄利多销的手段,对于顾客来说,也不会勾起他们的“购物欲”其实打折是平常小事,但却折射了商家的眼界打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可以快速提升产品销量,广泛推广商家品牌运用妥当,效果便会非常好经调查,我们总结出商家打折前要考虑的一些问题1、范围:确定哪些商品打折,在此要明确为什么要对这些商品 打折,考察是否符合打折的目的2、程度:确定打折的程度,让利的幅度,即能吸引顾客,又不 丧失利润 3、时机:决定在什么时间打折最为合适,比如一般经营者把节 假日看作是打折的最好时机 4、期间:打折应持续的时间段,打折并不是越长越好 5、频率:一年内打折的次数6、方式:应采取什么方式打折下面,我们提出一些具体的打折方案,供大家参考1、星期折 众所周知,周一至周四是工作时间,购物的人较少,一般人的概念是周末购物,因为将有更充足的时间来精挑细选现在,提出星期折,势必将改变一部分人的消费习惯及消费观念,会引来更多顾客方案:星期一1折、星期二2折、星期三3折、星期四4折、星期五5折、星期六6折、星期日7折 2、时间折 从下午6点开始6~6:59六折,7~7:59七折,8~8:59八折,9~9:59九折这样可以使原本顾客少的时间短利用起来,6点折率最低才六折这个手段,又将会改变一些人的消费观念我们可以预见6点过后的商场将会即刻爆满 3、倒计时折活动时间15天:第一、二8折,第三、四天7折,第四、五天6折,第六、七天5折,第八、九天4折,第十、十一天3折,第十二、十三天2折,第十四、十五天1折倒计时折用一般是在节日期间,像过年,过中秋节 你可能会问,那所有人岂不是都等着最后两天?越是折率低的商品,越是精品只有经典的品牌,才会占据时间先机我想,商家若合理的运用这些方法,不仅自己受益,而且改变消费者的观念,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二)计算方法说了这么多,光调查打折销售的方法了我们事先已知道打折销售会给商家带来一定的盈利,但究竟是多少呢?怎样来算打折销售的利润呢?光知道怎样打折不行,还要彻底把它的原理弄清楚啊!所以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打折销售带给商家的具体盈利计算方法先弄清几个概念标价的七折,指在买货中,将标价进行了七折,即标价的百分之七十其中,标价指的是商家所标出的每件物品的原价,它与售价不同,售价指的是商家买给顾客的价格标价又与进价不同,进价指的是商家从批发部或厂家批发来的价格即: 进价=商品的买入价(成本价)售价=商品的实际售价(卖出价)标价=原价那么,商家是如何从这中间赚钱的呢?赚的钱又称作什么? 商场将一件成本价为100元的夹克,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150元,后按标价的8折出售给某顾客,请算一算,在这笔交易中商家有没有赚?150×80%-100=20(元),每件夹克商家赚了20元这里,夹克的成本价是100元,标价150元,售价120元,其中赚取的20元称作利润,即在销售商品过程中的收入父母还告诉我们利润率的概念:利润占进价的百分率公式:利润 = 售价 - 进价利润率 = 利润÷进价×100%想不到商家表面上是做了亏本生意,实际却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打折销售后,虽然一件比标价赚得少了,但却可以吸引更多顾客,从而赢取更多利润!掌握了基本的公式和概念后,让我们这就开始打折销售的探究吧!一件夹克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每件以60元卖出,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①这里60元的售价是如何得到的?②如果没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为X元,那么如何用X的代数式表示每件夹克的标价与实际的售价? 60元指的是原价的百分之八十,即,原价×80%如果设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为X元,那么每件夹克的标价为(1+50%)X元,每件夹克的实际售价为(1+50%)X×80%元解:由题意得,X(1+50%)×80%=60,解方程得:X=50,因此每件夹克的成本价为50元(2)如果把上文中的“每件以60元买出”改为“每件仍获利60元”,其余不变,则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是多少元? 若设成本价为X元,如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每件夹克所获的利润? 如果设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为X元,那么每件夹克的标价为(1+50%)X元,每件夹克的实际售价为(1+50%)X×80%元 “获利60元”指的是售价与进价的差是60元,即售价-成本价=60由上所得,设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X(1+50%)×80%-X=60,解得:X=300,因此这批夹克的成本价为300元如果将上文再改为:一件夹克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每件夹克仍有可能获利60元吗?为什么?设每件夹克的成本价为X元,则得方程:X(1+20%)×80%-X=解得:X=-成本价为负数,不符合实际意义,因此不可能获利60元,事实上将亏损40%)四、 研究结果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了解了标价、进价、售价、利润与利润率的概念,并明白了商家如何从打折销售中进行促销赚取利润,它们的关系大致如右图:同时,我也学会了更多的解方程技巧,即如下图所示:我们用方程的思想可以解决很多实际调查中的打折销售问题经过假期的数据收集及多方面实践探究,我们成长了不少,遇事也变得冷静许多同时,通过多天的调查整理,我们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其实打折就是一个巧妙的数字管理,打折它不仅是商品降价那么简单,打折也绝不仅仅是以企业促销营利为目的,打折蕴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有许多学问总之,一句话:做人要厚道,有诚信打折也一样,要厚道,要有诚信!五、收获与反思收获:1、了解了一些打折销售上的概念2、知道了一些打折销售问题相关的等量关系3、在解的过程中还要考虑答案的合理性4、掌握了打折销售的知识,在今后的买卖中,不会再吃一些哑巴亏了5、通过数据收集整理,我们都变得更细心,考虑问题更周到了许多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我们学习数学目的,就是用我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嘛!不过,这次的探究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查找资料时,略有打扰售货员叔叔阿姨的工作,有些数据也是直接从网上摘抄下来的当然,进行下一次的探究时,我会更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争取做得更好!再次提醒大家:其实所有的打折销售都只是商家想让你多买东西的圈套,但你可不要上了商家的套,乖乖往里跳哦~六、 家长的话商家打折的行为,表面上看是非常感性的举动,借以蛊惑起客户偏向感性选择的购物行为,作为商家来讲无可厚非作为消费者来言大多也明白需要理性思考,但往往无从理性着手此类课题,既贴近教学内容,又使同学们掌握如何理性思考解决问题,明白了不正确的思考更具破坏性这样和时代同步的教学实践我们深表赞赏!七、教师点评身居闹市,难免会遇到“大甩卖”“一折起”……的叫卖场景,那么应如何看待打折销售呢?杨韵芳、赵晨辰、李原、何健豪这一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走访调查、搜集资料、统计计算、分析总结,研究归纳出了商家打折销售的原因和手段从这份研究报告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能将课堂里所学的东西活学活用到生活中去,这不正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吗?他们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正在逐渐提高,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把打折后价格与原价进行比较,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引导大家理性消费,明白消费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学生们既锻炼了综合实践能力,又形成了正确的理财观,有利于世界观的形成而通过课题研究的形式展示学生们的才能,也正符合了多元化评价学生的目的大千世界,千奇百态,只有走进去,才能看得清,让我们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学以致用吧!
317 评论(15)

ujump

人们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中,经历了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特性的认识、概念化到计算机数据库里的具体表示的逐级抽象过程,即现实世界-概念世界-机器世界三个领域。有时也将概念世界称为信息世界;将机器世界称为存储或数据世界。 一、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人们管理的对象存于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的事物及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例如学校的教学系统中有教师、学生、课程,教师为学生授课,学生选修课程并取得成绩。 2、概念世界 概念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一种抽象描述,从而产生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必然经过的中间层次。涉及到下面几个术语: 实体:我们把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可以是实际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件。如一个职工、一场比赛等。 实体集:同一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如全体职工。注意区分"型"与"值"的概念。如每个职工是职工实体"型"的一个具体"值"。 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如职工的职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称等。 关键字:如果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的值能唯一地标识出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可以选作关键字。用作标识的关键字,也称为码。如"职工号"就可作为关键字。 联系:实体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内部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3、机器世界 存入计算机系统里的数据是将概念世界中的事物数据化的结果。为了准确地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用数据模型来表示。数据模型将概念世界中的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进一步抽象成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方式。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一是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为人所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是构成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的实现。 关系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关系数据库因其严格的数学理论、使用简单灵活、数据独立性强等特点,而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商品推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几乎都是关系型的,例如,Oracle,Sybase,Informix,Visual FoxPro等。 网络数据库也叫Web数据库。促进Internet发展的因素之一就是Web技术。由静态网页技术的HTML到动态网页技术的CGI、ASP、PHP、JSP等,Web技术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变革过程。Web已经不再局限于仅仅由静态网页提供信息服务,而改变为动态的网页,可提供交互式的信息查询服务,使信息数据库服务成为了可能。Web数据库就是将数据库技术与Web技术融合在一起,使数据库系统成为Web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实现数据库与网络技术的无缝结合。这一结合不仅把Web与数据库的所有优势集合在了一起,而且充分利用了大量已有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图1-1是Web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图,它由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 Server)、中间件(Middle Ware)、Web服务器(Web Server)、浏览器(Browser)4部分组成。 Web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它的工作过程可简单地描述成:用户通过浏览器端的操作界面以交互的方式经由Web服务器来访问数据库。用户向数据库提交的信息以及数据库返回给用户的信息都是以网页的形式显示。1 Internet技术与相关协议Internet技术在Web数据库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Internet(因特网)专指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并通过各种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传递信息。TCP/IP协议是Internet上使用的两个最基本的协议。因此也可以说Internet是全球范围的基于分组交换原理和TCP/IP协议的计算机网络。它将信息进行分组后,以数据包为单位进行传输。Internet在进行信息传输时,主要完成两项任务。(1)正确地将源信息文件分割成一个个数据包,并能在目的地将源信息文件的数据包再准确地重组起来。(2)将数据包准确地送往目的地。TCP/IP协议的作用就是为了完成上述两项任务,规范了网络上所有计算机之间数据传递的方式与数据格式,提供了数据打包和寻址的标准方法。1.TCP/IP协议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规定了分割数据和重组数据所要遵循的规则和要进行的操作。TCP协议能保证数据发送的正确性,如果发现数据有损失,TCP将重新发送数据。2.IP协议在Internet上传送数据往往都是远距离的,因此在传输过程中要通过路由器一站一站的转接来实现。路由器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它会检测数据包的目的地主机地址,然后决定将该数据包送往何处。IP协议(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给Internet中的每一台计算机规定了一个地址,称为IP地址。IP地址的标准是由4部分组成(例如11),其中前两部分规定了当前使用网络的管理机构,第3部分规定了当前使用的网络地址,第4部分规定了当前使用的计算机地址。Internet上提供的主要服务有E-mail、FTP、BBS、Telnet、WWW等。其中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由于其丰富的信息资源而成为Internet最为重要的服务。3.HTTP协议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应用在WWW上,其作用是完成客户端浏览器与Web服务器端之间的HTML数据传输。2 Web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步骤万维网简称为Web。Web可以描述为在Internet上运行的、全球的、交互的、动态的、跨平台的、分布式的、图形化的超文本信息系统。1.Web的工作原理Web是伴随着Internet技术而产生的。在计算机网络中,对于提供Web服务的计算机称为Web服务器。Web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工作方式。每个Web服务器上都放置着大量的Web信息。Web信息的基本单位是Web页(网页),多个网页组成了一个Web节点。每个Web节点的起始页称为“主页”,且拥有一个URL地址(统一资源定位地址)。Web节点之间及网页之间都是以超文本结构(非线性的网状结构)来进行组织的。2.Web的工作步骤Web的工作步骤如下。(1)用户打开客户端计算机中的浏览器软件(例如Internet Explorer)。(2)用户输入要启动的Web主页的URL地址,浏览器将生成一个HTTP请求。(3)浏览器连接到指定的Web服务器,并发送HTTP请求。(4)Web服务器接到HTTP请求,根据请求的内容不同作相应的处理,再将网页以HTML文件格式发回给浏览器。(5)浏览器将网页显示到屏幕上 图1-2 Web的工作步骤3 WWW世界中的标记语言1.HTML语言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是创建网页的计算机语言。所谓网页实际上就是一个HTML文档。文档内容由文本和HTML标记组成。HTML文档的扩展名就是html或htm。浏览器负责解释HTML文档中的标记,并将HTML文档显示成网页。(1)HTML标记HTML标记的作用是告诉浏览器网页的结构和格式。每一个标记用尖括号<>括起来。大多数标记都有一个开始标记和一个结束标记。标记不分大小写。多数标记都带有自己的属性。例如字体标记有FACE、COLOR、SIZE等属性:FACE定义字体;COLOR定义字体的颜色;SIZE定义字体的大小。使用格式: BEIJING 。网页中有很多文本链接和图片链接。链接,又被称为超链接,用于链接到WWW万维网中的其他网页上。在HTML文档中表示超链接的标记是,通过属性HREF指出链接的网页地址URL。使用格式: BEIJING 。(2)HTML程序HTML程序必须以标记开始,以标记结束。在和标记之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文件头和文件体。文件头用标记 来标识,文件体用标记来标识。在文件的头部通常包含整个网页的一些信息。例如标记是用来说明网页的名称;标记是用来说明网页的其他信息,如设计者姓名和版权信息等。所有在浏览器中要显示的内容称为网页的主体,必须放在标记中。下面给出的是一个空网页的HTML程序。 (在此标记中写网页的标题) (在此标记中写网页的内容) (3)HTML规范HTML规范又称为HTML标准,它总在不断地发展。每一新版本的出现,HTML都会增加新的特性和内容。有关HTML版本的详细信息请访问网站。在不同的浏览器中,网页的显示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每一个浏览器都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释HTML文档中的标记,并且多数浏览器不完全支持HTML的所有特性。因为,像Microsoft和Netscape公司在HTML标准上又开发了一些特有的HTML标记和属性,称之为HTML的扩展。这些标记和属性只被他们自己的浏览器所识别,不可能被其他公司的浏览器识别。如果浏览器不能识别HTML文档中的标记,则会忽略这个标记。(4)HTML程序的编辑环境与运行环境HTML文档是一个普通的文本文件(ASCII),不包含任何与平台、程序有关的信息。因此HTML文档可以利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来方便地生成。要注意的是HTML文档的扩展名必须是html或htm。运行HTML文档可以在任何浏览器下进行,并可在浏览器上查看网页的HTML源代码。关于HTML语言中标记的种类与使用方法将会在第5章中更详细地进行介绍。2.可扩展标记语言(XML)HTML是Web上的通用语言,随着Internet的深入人心,WWW上的Web文件日益复杂化、多样化,人们开始感到了HTML这种固定格式的标记语言的不足。1996年W3C开始对HTML的后续语言进行研究,并于1998年正式推出了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在设计网页时,XML提供了比HTML更灵活的方法。(1)XML语言的特点XML是国际组织W3C为适应WWW的应用,将SGML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进行简化形成的元标记语言。简单地说,XML是使用标记来描述内容或与内容相关的形式信息的通用语言。一个XML文档由标记和字符数据组成。而作为元标记语言,XML不再使标记固定,允许网页的设计者定义数量不限的标记来描述内容,同时还允许设计者创建自己的使用规则。(2)XML的DTD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文档类型定义)是一组应用在XML文档中的自定义标记语言的技术规范。DTD中定义了标记的含义及关于标记的语法规则。语法规则中确定了在XML文档中使用哪些标记符,它们应该按什么次序出现,标记符之间如何 嵌套,哪些标记符有属性等等。DTD可以包含在它所描述的XML文档中,但通常它是一份单独的文档或者一系列文档。作为外部文件可通过URL链接,被不同的XML文档 共享。XML把DTD的定义权开放,不同行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定义描述内容的DTD,以适应本行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和存档需要。因此,适合于不同行业、不同平台的标记语言大批涌现。(3)XML的CSS与XSL强调内容描述与形式描述的分离,一方面可以使XML文件的编写者更集中精力于数据本身,而不受显示方式的细节影响;另一方面允许为相同的数据定义不同的显示方式,从而适合于不同应用、不同媒体,使XML数据得到最大程度的重用。XML文档数据的显示形式是通过样式单定义的。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是XML使用的一种标准的级联样式单,XSL(Extensible Style Language)则是可扩展的样式语言。由于XML允许用户创建任何所需的标记,而通用浏览器却既无法预期用户标记的意义,又无法为显示这些标记而提供规则,因此用户必须为自己创建的XML文档编写样式单,样式单可以实现共享。浏览器对一个XML文档的处理过程是,首先去关联它所指定的样式单文件,如果该样式单是一个XSL文件,则按照规定对XML数据进行转换然后再显示,XSL本身也是基于XML语言的,可以将XML转化为HTML后再显示。如果该样式单是一个CSS文件,浏览器就会按照样式单的规定给每个标记赋予一组样式后再显示。2 Web数据库访问技术Web数据库访问技术通常是通过三层结构来实现的,如图1-3所示。目前建立与Web数据库连接访问的技术方法可归纳为CGI技术,ODBC技术和ASP、JSP、PHP 技术。 Web数据库访问的三层结构1 CGI技术CGI(Common Cateway Interface,通用网关界面)是一种Web服务器上运行的基于Web浏览器输入程序的方法,是最早的访问数据库的解决方案。CGI程序可以建立网页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将用户的查询要求转换成数据库的查询命令,然后将查询结果通过网页返回给用户。一个CGI工作的基本原理如图1-4所示。CGI程序需要通过一个接口才能访问数据库。这种接口多种多样,数据库系统对CGI程序提供了各种数据库接口如Perl、C/C++、VB等。为了使用各种数据库系统,CGI程序支持ODBC方式,通过ODBC接口访问数据库。 CGI工作流程2 ODBC技术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互接)是一种使用SQL的应用程序接口(API)。ODBC最显著的优点就是它生成的程序与数据库系统无关,为程序员方便地编写访问各种DBMS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统一接口,使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源之间完成数据交换。ODBC的内部结构为4层:应用程序层、驱动程序管理器层、驱动程序层、数据源层。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5所示。由于ODBC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库产品,因此许多服务器扩展程序都使用了包含ODBC层的系统结构。 ODBC的内部结构Web服务器通过ODBC数据库驱动程序向数据库系统发出SQL请求,数据库系统接收到的是标准SQL查询语句,并将执行后的查询结果再通过ODBC传回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将结果以HTML网页传给Web浏览器,工作原理如图1-6所示。 Web服务器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由于Java语言所显示出来的编程优势赢得了众多数据库厂商的支持。在数据库处理方面,Java提供的JDBC为数据库开发应用提供了标准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ODBC类似,JDBC也是一种特殊的API,是用于执行SQL语句的Java应用程序接口。它规定了Java如何与数据库之间交换数据的方法。采用Java和JDBC编写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具有与平台无关的特性。3 ASP、JSP、PHP技术ASP是Microsoft开发的动态网页技术,主要应用于Windows NT+IIS或 Windows 9x+PWS平台。确切地说ASP不是一种语言,而是Web服务器端的开发环境。利用ASP可以产生和运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应用程序。ASP支持多种脚本语言,除了VBScript和Pscript,也支持Perl语言,并且可以在同一ASP文件中使用多种脚本语言以发挥各种脚本语言的最大优势。但ASP默认只支持VBScript和Pscript,若要使用其他脚本语言,必须安装相应的脚本引擎。ASP支持在服务器端调用ActiveX组件ADO对象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在具体的应用中,若脚本语言中有访问数据库的请求,可通过ODBC与后台数据库相连,并通过ADO执行访问库的操作。关于ASP的编程技术将会在第7章中详细介绍。JSP是Sun公司推出的新一代Web开发技术。作为Java家族的一员,几乎可以运行在所有的操作系统平台和Web服务器上,因此JSP的运行平台更为广泛。目前JSP支持的脚本语言只有Java。JSP使用JDBC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目标数据库必须有一个JDBC的驱动程序,即一个从数据库到Java的接口,该接口提供了标准的方法使Java应用程序能够连接到数据库并执行对数据库的操作。JDBC不需要在服务器上创建数据源,通过JDBC、JSP就可以实现SQL语句的执行。PHP是Rasmus Lerdorf推出的一种跨平台的嵌入式脚本语言,可以在Windows、UNIX、Linux等流行的操作系统和IIS、Apache、Netscape等Web服务器上运行,用户更换平台时,无需变换PHP代码。PHP是通过Internet合作开发的开放源代码软件,它借用了C、Java、Perl语言的语法并结合PHP自身的特性,能够快速写出动态生成页面。PHP可以通过ODBC访问各种数据库,但主要通过函数直接访问数据库。PHP支持目前绝大多数的数据库,提供许多与各类数据库直接互连的函数,包括Sybase、Oracle、SQL Server等,其中与SQL Server数据库互连是最佳组合。3 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层次体系当前,Internet/Intranet技术发展异常迅速,越来越多的数据库应用软件运行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在此之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单机结构、集中式结构、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之后,随着Internet的普及,又出现了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与多层结构。在构造一个应用系统时,首先考虑的是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哪种结构取决于系统的网络环境、应用需求等因素。1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1.二层C/S结构二层C/S结构是当前非常流行的数据库系统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客户机提出请求,服务器对客户机的服务请求做出回答。它把界面和数据处理操作分开在前端(客户端)和后端(服务器端),这个主要特点使得C/S系统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进行大量数据操作的服务器,而不是前端的硬件设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对网络传输速度的要求,因为只须客户端把服务请求发送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只把服务结果传回前端,如图1-7所示。在设计时,对数据可能有如下不同的处理形式。(1)在处理时,客户机先向服务器索取数据,然后释放数据库,即客户机发出的是文件请求,在客户机端处理数据,最后将结果送回服务器。这种处理方式的缺点很明显:所有的应用处理都在客户端完成,这就要求客户端的计算机必须有足够的能力,以便执行需要的任何程序。更为糟糕的是,由于所有的处理均在客户端完成,每次运行时都要将文件整体传送到客户端,然后才能执行。如:Student表中有30 000条记录,客户端发出命令: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no='200101'这条命令将要求服务器将Student表中的所有记录传送到客户端,然后在客户端执行查询,结果只用到一条记录;如果查询的记录不存在,网络传输的数据实际上是无 用的。如此大的数据传输量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人们提出了在服务器中能够执行部分代码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2)在处理时,客户机接受用户要求,并发给服务器;在服务器端处理用户要求,最后将结果传回客户机显示或打印。这种处理方式网络通信量较小。客户机向服务器发出的是处理请求,而不是文件请求,处理请求中的代码在服务器端执行后向客户机传送处理后的结果。这样,为了特定任务,客户机上的程序和服务器上的程序协同工作:客户机端的代码用于完成用户的输入输出及数据的检查,而服务器端的代码完成对数据库的操作。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在于软件、硬件平台的无关性。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集中负责管理数据,它向客户端提供一个开放的使用环境,客户端通过数据库接口,如ODBC(开放数据库连接)和SQL语言访问数据库,也就是说,不管客户端采用什么样的硬件和软件,它只要能够通过网络和数据库接口程序连接到服务器,就可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常把客户机称为前台,而把服务器端称为后台。前台应用程序的功能包括用户界面、接收用户数据、处理应用逻辑、向后台发出请求、同时接收后台返回的结果,最后再将返回的结果按一定的格式或方式显示给用户。而后台服务器则负责共享外部设备、存取共享数据、响应前台客户端的请求并回送结果等工作。前台的应用程序和数据一般是用户专用的,而后台的数据和代码是所有用户可以共享的。由于数据库服务器不仅要管理共享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还要执行一部分代码,完成客户端的一些处理请求,所以对用于服务器的计算机提出较高的要求。最好要采用一台专用的服务器,有较快的处理速度,有大容量的硬盘和内存,支持磁带等大容量的存储设备。上面讲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将应用分在了客户机、服务器两级,称其为两层客户机/ 服务器结构。总之,两层C/S结构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客户程序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SQL请求,服务器返回数据或结果。这种C/S结构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客户来完成表示部分和应用逻辑部分,而服务器完成数据访问部分,这种情况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适用于应用相对简单、数据访问量不是很大的情况。另一种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把一些重要的应用逻辑部分放到服务器上,这样可充分利用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减少网络上需要传送的数据。通常以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形式出现,但存储过程都依赖于特定数据库,不同数据库之间很难移植,而三层C/S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注意:触发器(trigger)是数据库系统中,一个在插入、删除、修改操作之后运行的记录级事件代码。不同的事件可以对应不同的动作。通常有3种类型的触发器:INSERT触发器、DELETE触发器和UPDATE触发器。2.三层C/S结构由于两层结构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本身固有的缺陷,使得它不能应用于一些大型、结构较为复杂的系统中,故出现了3层结构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将两层结构中服务器部分和客户端部分的应用单独划分出来,即采用“客户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结构(如图1-8所示)。典型的数据库应用可分为三部分:表示部分、应用逻辑(商业逻辑)部分和数据访问部分,三层结构便是对应于这三部分。 图1-8 三层C/S结构其中,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可位于同一主机,也可位于不同主机。客户机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负责用户与应用程序的交互,运行在客户机端的软件也称为表示层软件。应用服务器存放业务逻辑层(也称为功能层)软件,是应用逻辑处理的核心,实现具体业务。它能响应客户机请求,完成业务处理或复杂计算。若有数据库访问任务时,应用服务器层可根据客户机的要求向数据库服务器发送SQL指令。应用逻辑变得复杂或增加新的应用时,可增加新的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便是用来执行功能层送来的SQL指令,完成数据的存储、访问和完整性约束等。操作完成后再通过应用服务器向客户机返回操作结果。2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随着Internet技术和Web技术的广泛应用,C/S结构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因为在典型C/S体系中,通常为客户安装前端应用程序的做法已不再现实,并且限制客户端工作环境只能基于Windows、Macintosh或UNIX等操作系统也不切实际。于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rowser/Server)的系统应运而生。采用B/S结构后,在客户端只需安装一个通用的浏览器即可,不再受具体操作系统和硬件的制约,实现了跨平台的应用。基于B/S结构的典型应用通常采用三层结构:“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B/S模式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浏览器以超文本的形式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请求,Web服务器接受客户请求后,激活对应的CGI程序将超文本HTML语言转化为SQL语法,将这个请求交给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集返回给CGI程序。CGI再将结果转化为HTML,并由Web服务器转发给请求方的浏览器,如图1-9所示。 图1-9 B/S工作原理在B/S模式中,客户端的标准配置是浏览器,如IE;业务功能处理由独立的应用服务器处理,Web服务器成为应用处理的标准配置;数据处理仍然由数据库服务器处理。从本质上讲,B/S结构与传统的C/S结构都是以同一种请求和应答方式来执行应用的,区别主要在于:C/S是一种两层或三层结构模式,其客户端集中了大量应用软件,而B/S是一种基于超链接(HyperLink)、HTML、Java的三级或多级C/S结构,客户端仅需单一的浏览器软件,是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解决了跨平台问题。到目前,这两种结构在不同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虽然C/S结构在Internet环境下明显不如B/S结构具有优势,但它在局域网环境下仍具有优势。3 Internet/Intranet信息系统的多层体系结构多层结构应用软件与传统的两层结构应用软件相比,有可伸缩性好、可管理性强、安全性高、软件重用性好等诸多优点,如何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构建应用软件体系结构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现今软件体系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目前各种技术层出不穷,如最初的静态HTML页面、简单的CGI网关程序、Java Applet程序,现在的ASP等Web数据库技术,还有动态的Java在线游戏及PHP技术等。实际上,多层的概念是由Sun公司提出来的。Sun公司提出的多层应用体系包括4层:客户层、顶端Web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库层。其中顶端Web服务层是Sun公司多层体系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层,它主要起代理和缓存的作用。顶端Web服务器的作用是缓存本地各客户机经常使用的Java Applet程序和静态数据,通常被放置在客户机所在的局域网内,起到一个Java Applet主机(向Web浏览器传送Java Applet程序的计算机)和访问其他服务的代理作用。与普通代理服务器的作用相同。构建多层结构应用软件时,选用Java平台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它跨越各应用平台。总之,在Java平台上构建多层应用软件体系代表着今后Internet/Intranet应用的趋势。
320 评论(9)

renliangz

机械设计心得体会1000字左右真是难为人写这多字。
262 评论(15)

馨馨397

老师让自己写的 帮你等你害你
323 评论(13)

yuchi8826

人们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中,经历了对现实生活中事物特性的认识、概念化到计算机数据库里的具体表示的逐级抽象过程,即现实世界-概念世界-机器世界三个领域。有时也将概念世界称为信息世界;将机器世界称为存储或数据世界。 一、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人们管理的对象存于现实世界中。现实世界的事物及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例如学校的教学系统中有教师、学生、课程,教师为学生授课,学生选修课程并取得成绩。 2、概念世界 概念世界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一种抽象描述,从而产生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必然经过的中间层次。涉及到下面几个术语: 实体:我们把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可以是实际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件。如一个职工、一场比赛等。 实体集:同一类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如全体职工。注意区分"型"与"值"的概念。如每个职工是职工实体"型"的一个具体"值"。 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如职工的职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称等。 关键字:如果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的值能唯一地标识出实体集中的每一个实体,可以选作关键字。用作标识的关键字,也称为码。如"职工号"就可作为关键字。 联系:实体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联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内部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3、机器世界 存入计算机系统里的数据是将概念世界中的事物数据化的结果。为了准确地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数据库中的数据必须有一定的结构,这种结构用数据模型来表示。数据模型将概念世界中的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进一步抽象成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方式。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要求:一是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为人所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是构成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的实现。 1 层次模型 若用图来表示,层次模型是一棵倒立的树。在数据库中,满足以下条件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① 有且仅有一个结点无父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 ② 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根据层次模型的定义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典型的树型结构。结点层次从根开始定义,根为第一层,根的子结点为第二层,根为其子结点的父结点,同一父结点的子结点称为兄弟结点,没有子结点的结点称为叶结点。 2 网状模型 在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多的是非层次关系的,用层次模型表示非树型结构是很不直接的,网状模型则可以克服这一弊病。网状模型是一个网络。在数据库中,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① 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 ② 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父结点。 从以上定义看出,网状模型构成了比层次结构复杂的网状结构。 3 关系模型 在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 在数据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二维表称为关系模型: ① 每一列中的分量是类型相同的数据; ② 列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③ 行的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④ 表中的分量是不可再分割的最小数据项,即表中不允许有子表; ⑤ 表中的任意两行不能完全相同。 个人版权,请勿复制
226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