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0

泽世利群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生态美学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xy31

已采纳
1995年7月至2001年2月任广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处长。2001年2月至2003年5月任广西教育学院副院长。2003年5月起任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 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美学学科带头人;中华美学会理事,广西美学会会长;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指导生态审美与民族艺术方向博士生;广西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0年以来共获得16项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独自著书10部,主编著作11部,合作著书7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凡400万言。其学术历程为:1987—1993年主要研究环境美学,独著《簪山带水美相依》,14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独著《天下第一美山水》,18万字,漓江出版社1990年版。和伍纯道教授共同主编“大桂林旅游审美书系”,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出书8本。  1994—2000年主要研究美学原理和美学史,独著《审美场论》,24万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独著《西方古代美学主潮》,37万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合著《西方美学主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广西区政府铜鼓奖(排名第一)。  2001—目前,主要研究生态美学,独著《审美生态学》,34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2004年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独著《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42万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006年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独著《生态艺术哲学》,39万字,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2008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生态美学论文20余篇

生态美学论文

202 评论(15)

lzg96wl

1、《浅析周易热》,《光明日报》(权威核心期刊),1991年5月27日理论版,该文曾获武汉大学李达哲学奖二等奖。2、《“道家主干说”得失简评》,《哲学研究》(权威核心期刊),1992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2年第4期全文转载。3、《成玄英道教哲学的认识论分析》,《宗教学研究》(核心期刊),1999年第4期。4、生态文化热点问题探讨,人大复印数据《生态环境与保护》,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4年第3期摘发。该文获淄博市2005年社科优秀论文一等奖,山东省教委社科优秀论文三等奖。5、存在论视域中的生态哲学,河北学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3期。6、复杂性科学与机械论世界观向生态世界观的转型,学术论坛(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5期。人大复印数据《科学技术哲学》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该文获2006年山东省教委社科优秀论文三等奖。7、儒家、道家哲学生态观比较,管子学刊(CSSCI来源期刊),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数据《中国哲学》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8、生态美学的视域融合与当代美学发展趋势,贵州社会科学(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1期。9、中国传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的契合,学术论坛(中文核心期刊),2006年第7期。10、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现代科学的融合,科技进步与对策(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4期。11、奥康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化建设,深圳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12、试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深圳大学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1期。13、“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学术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7期。14、“佛教解脱论与生态价值观”,《深圳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15、“试论僧肇佛学的有无论与动静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16、“中国佛学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1期。17、“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阶段”,《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18、“存在论视域中的佛教缘起论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6期。19、“从观念到实践: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深圳大学学报》(CSSCI期刊),2012年第1期。20、“佛教生态德性论研究”,《世界宗教研究》(CSSCI期刊),2012年第2期。21、“以德性论为核心研究佛教生态哲学”,《哲学研究》(CSSCI期刊),2013年第7期。
25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