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qh
纺纱,源于很早很的的时代,利用一些纤维捻成线,而后织成布的一种手工制作,然后再用布裁剪制作而成衣服。最早的纺纱机是一种木制而古老的机械设备,是用纯手工一步一步制作而成,随着时代的发展,到现如今的机械化生产,但其工艺却是始终不变的,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伟大的古老的先人是如何一步一步最后织成布的,并把这纺纱工艺传承流传到现在。 最初的纱纺工艺是在拿到原材料是第一步是对原材料进行除杂,清除掉原材料中的杂疵,然后再将混乱的纤维加工成一定的顺序然后再对其进行梳理,下一步的更细致的梳理是为了理好地去除原材料中的小的杂疵,让纤维保持平行顺直状态,然后再时行首尾牵伸。最后呈螺旋状般不断扭转纤维,使用固定,这样就完成了纱纺把纤维捻成线的过程,在久远的古代,都是纯手工一步一步制作而成。有着专门的设备叫作纺车,用来同时纺纱和纺纱完成之后直接绕线。清代时期达到了纺纱的最高峰时期。 现代机械化的纺纱每一步都是由机器来完成,第一步首先是开清棉,即把打饭化纤包中的纤维分成一小束一小束之后,去掉这些纤维中的杂质、短绒,并把各种的单纤维进行混合在一起,并进行梳理制作成成条的均匀的棉条。接下来便是把整理好的棉条放入梳棉机中,进行并条,通常会把6-8根条子合并放入并条机后牵伸成一根条子,然后把条子变成精纱。 如果将条子牵伸抽长拉细之后便是粗纱,然后再给粗纱添加一定的捻度后再缠绕在筒管上,并纱的工艺就是将两根或多根的单纱合并在一起成为一根。并合在一起的纱再加上一定的捻度就可以加工成为股线,使线具有一定的强力。 纺纱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属于易燃品,所以一定要做好防火的措施,储存纺纱成品的仓库尽量选择避开闹市区且靠近水源方便的地方,储存的地方一定要通风干燥,过潮容易引起纺纱的质量变坏,且仓库内要做好与其他建筑物这间的距离及防火措施、配备灭火器等设备。纺纱的储存摆放一定要留出一定的通道,在库房内严禁一切烟火和易燃物品的携带,仓库内的线路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来布线并且做到定时检修,以免因线路而带来的损失。 
H211胶圈性能及纺纱实践 为适应市场需求,纺织企业纺纱品种日渐繁多,纯棉、涤棉、化纤、麻、涤、氨纶纱等产品更换频繁,这就给纺纱牵伸重要部件——胶辊、胶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胶圈的适用性增强,使用寿命延长,纺纱条干更优,这是摆在纺织橡胶企业面前的新课题。H211型胶圈是针对这一纺纱要求而新开发的细纱胶圈,具有耐磨性好、伸长率低、弹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其适纺性强,手感柔软,运转中抗屈挠性佳,滑溜率小、抗缠绕,纺纱效果较好。 1胶圈适纺性分析 国产胶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分纯棉用、化纤用、毛纺用胶圈,适纺性差。过去纺纱厂纺织品种单一,这种胶圈有其存在的市场,但是在中国加入WTO、步人全球经济后,纺纱厂纺纱品种日趋多样化,这种胶圈的弊端越来越明显。首先,纺织厂更换纺纱品种,停车停工换胶圈费时费力,影响产量;其次,由于经常更换胶圈,胶圈走熟期势必影响成纱质量,导致条干恶化,条干CV值升高,粗节、细节增多;第三,胶圈品种规格多,难管理,且生产成本也会增加。以上诸多弊端必将影响纺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设计一种通用性强、耐磨及使用寿命长、适纺性好的胶圈势在必行。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胶圈的摩擦因数(对各种纤维和金属)、弹性、硬度是决定胶圈能否正常使用的主要指标。胶圈的适纺性就是指能否满足成纱质量的需要。首先以保证纺纱质量为主,即在保证胶圈能正常纺纱的基础上再达到耐磨、耐油、耐挠屈,以获得最长的使用寿命。过去胶圈的缺点就在于把以上两个使用条件割裂开来,使得纺不同品种胶圈的胶料配方不同,造成纯棉胶圈只能纺纯棉,化纤圈只能纺化纤。如9410型胶圈用于纺纯棉,911O-3型胶圈用于纺化纤。 纺纯棉用胶圈设计时大多较柔软,硬度在邵尔.A65度~邵尔A66度,硬度靠增塑剂二丁酯调节。因此,此种胶圈使用初期较柔软,有一定的弹性,但无刚性。使用时间越久,随着增塑剂的迁移、挥发,胶圈越来越硬。因此,使用初期,牵伸效果尚可,纺纱的条干CV值还较理想。但时间越久,纺纱条干就越差,且由于强度较低,耐磨性差,因此使用寿命也较短。纺涤棉、化纤胶圈硬度高,硬度为邵尔A74度,强度较纯棉胶圈高25%,但弹性不足,较纯棉胶圈低33%,削弱了对浮游纤维的控制能力,加捻牵伸效果不理想,千米粗细节多。为了增强抗绕性,混炼时在胶料中加进抗静电剂,此种静电剂会使胶圈变硬、发脆。因此,在具体使用中,胶圈易发脆,产生大裂口,以致严重绕花,断头增多,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从不同类别胶圈的使用情况可以知道,有效地解决适纺性与寿命之间的矛盾,是胶圈生产技术的一大突破。 2 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 橡胶制品的开发主要是配方和工艺路线的设计,通过选材和材料的优化组合,利用先进的装备和技术生产出优良制品。通过对国外胶圈进行检测分析,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研制开发出H211型胶圈。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强,可以满足不同原料的生产要求,便于纺织厂的生产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在H211型胶圈研制过程中,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主体材料的选择。极性相近是两种材料共混并用的首要条件。两种材料的极性程度差别越小,它们就具有更好的分散相溶效果。从实际选择的材料看,极性相似,溶解度参数接近。丁腈橡胶的溶解度参数为9.6,而选择的另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溶解度参数为9.57,两者相溶性很好。而且该高分子合成材料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丁腈-PVC树脂、丁腈一氯醋树脂体系,它的平均分子量明显高于一般塑料,接近橡胶(见表2)。因此,赋予H21l型胶圈高弹性、高强度压缩永久变形小等特性。 2)助剂的选择。在抗挠性、提高制品的耐磨、老化龟裂及提高适纺性方面,通过选择新型助剂来达到上述性能。目前H211型胶圈中进口新型助剂达75%。如选用德国进口的增塑剂,它与丁腈橡胶相溶性好,分子量高,不易迁移和挥发,耐寒性和耐热性好,赋予制品优良的低温柔软性,并且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效果。图1为H211型、9410型及9110-3型胶圈的硬度随时间及温度的变化情况。 图1表明,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H211型胶圈硬度上升很小,而9410型、9110一3型胶圈硬度上升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H211型硬度变化小,其对高温环境适应性强;9410型、9110—3型胶圈硬度下降明显。 3 H211型胶圈使用效果 H211型胶圈在无锡纺织机械试验中心进行了长达20个月的跟踪试验,分别在涤棉品种、纯棉品种上进行了应用。 3.1在涤棉品种上的应用 为了试验H211型胶圈的适纺性,在纺制重点品种米通纱时对H211型胶圈与其他胶圈进行了对比,结果见表3。 从使用情况来看,H211型胶圈表面滑爽,回弹性、耐老化性好,手感柔软,对温度、相对湿度变化适应性较强。胶圈适纺性强,主要表现在纺纱品种频繁翻改,在不更换H211型胶圈的前提下都能保持良好且稳定的成纱质量。目前H211型胶圈还在继续运转使用,接受更长时间的连续考验。 3.2在纯棉品种上的应用 在FA506型细纱机上配置H211型胶圈纺制cJ 14.6 tex纱,成纱质量见表4。 在A513C型细纱机同锭、同工艺条件下,将H211型胶圈与其他胶圈进行纺纱对比,纺纱品种为cJ 14.5 tex针织用纱,成纱质量见表5。 纺纱试验表明,H211型胶圈柔软性好,运转中抗屈挠性佳,运转速率稳定,滑溜率小,抗绕能力强,在长期大面积使用过程中未见异常波动,成纱质量较理想。 4结束语 H211型胶圈从适纺性方面着手,通过优化胶料配方在满足成纱质量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了胶圈强度,达到了耐磨、耐油、耐挠屈的要求,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原先普通胶圈寿命只有6个~8个月,而H211型胶圈达到12个月以上。通过长时间试验,H211型胶圈可以纺棉、涤棉及毛纱品种,成纱质量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