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LX_ING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历史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由上述材料可知,巴勒斯坦地区也曾是犹太人的故乡,而且文本关于他们的传说为人所熟知。就以《圣经》为例,这本基督教经典所记载的就完全是犹太人祖先的故事。虽然大多数历史学家们都认为不能从《圣经》中汲取太多的信息--这不是因为当中的记载不真实,而是因为难以证实它的真实性;再者,《圣经》只是一种信仰的产物--不过,由于大部分内容都被现今的犹太人所接受,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地了解故事的轮廓,因为今天的冲突以及耶路撒冷问题与宗教原因息息相关: 故事开始于上帝告诉亚伯拉罕离开自己的故乡美索不达米亚,远赴迦南,即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开始新的生活。就这样,亚伯拉罕被认为是犹太人的始祖,就像中国人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一样。于是亚伯拉罕带领他的妻子和儿子们来到迦南,这大概就是犹太人认为自己曾是巴勒斯坦地区的主人的证据。他的儿子艾萨克(Isaac)和孙子雅各布(Jacob)都被认为是犹太人的祖先。雅各布有十二个儿子,不知什么原因其中的十个非常憎恨他们的兄弟约瑟夫,并把他卖到埃及当奴隶。不过约瑟夫有一个解梦的本领,深得埃及国王的喜爱,于是他被封作宰相。后来雅各布和他的儿子们来到埃及投靠约瑟夫,并大量繁殖他们的后代,这些后代就第一次被称作以色列人(Israel,意思是上帝为其斗争或者是与上帝作斗争?)。埃及国王看到繁盛的犹太人,视他们为威胁,为了除掉这个隐患,他找借口把这些以色列人贬为奴隶。痛苦的服役生活使可怜的犹太人反抗了,于是就上演了摩西领受十诫,带领以色列人返回故乡的故事。后事冗繁不再详叙。大约在公元前13世纪BC,以色列人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王国—以色列王国,而他们有两位出色的国王,大卫和他的儿子所罗门,在位期间,发展贸易,以武力维持其统治,使以色列发展到鼎盛。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王国定都耶路撒冷,被确立为犹太民族的神圣之地,这样就为巴以冲突的症结难解奠定了根源。 由此看来,犹太人的历史,至少是他们认为的事实,显示出他们的民族特质,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但更是一个克服灾难的民族,他们有勇气,也有力量与种种上帝的考验作斗争。但是他们近代的惨痛遭遇似乎比《圣经》记载的大灾难还更加悲惨,难道是他们的另一个考验?可以肯定的是,那惨绝人寰的经历永远刻在犹太人历经漂泊、破碎流血的心中: 就在以色列王国被灭亡以后,希腊罗马王国也曾占领过这片土地,犹太人就在这个时期流放都世界各地,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家乡,被迫逃到东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奥地利和波兰,但人身利益却被大大的限制。也许是因为他们是一个聪明的民族,在政治、医学、艺术各领域成就斐然,于是就遭到别的民族的嫉妒。沙俄时代和二战期间的大屠杀成为了犹太人最惨痛的记忆,也许是因此犹太人的愤怒一发不可收拾。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后推行扩张主义政策,于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四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9年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解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宣言明确巴勒斯坦接受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的第181号决议(分治决议)。巴勒斯坦的边界问题留待以后通过谈判解决。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谴责恐怖主义。1993年9月13日,在挪威主持的秘密谈判之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签署了和平协定, 
又是周末,沉重地收拾好书本,耳边又响起老爸的声音“一定要带书本回家学习”。其实有哪周不带东西回家学习的,仅仅是一次月考语文失手了,爸的疑惑就满脑子:是不是学坏了,跟坏同学一起玩;是不是骄傲了,变得目中无人了,还是另有原因。一回到家,就“糖衣炮弹”般地向我砸来,不停地追问,不停地讲教育经。从小听到大,想起来就有点心有余悸呀。烦啊…… 回到家,回到那个在熟悉不过的家,那个闭着眼也能走遍的家,依然透着那股温暖的气氛,透着一股关怀的暖流。视线里出现了爸妈慈祥的面容,那两张被岁月镌刻得满脸皱纹的脸,深凹的皱纹就像那黄土高原的沟壑,是那么的憔悴,那么的枯黄。 我恨自己为什么那么不争气,为什么考试前口口声声对自己说一定会考好,而最终的结果是那么令人失望?为什么生活总是对我那么残酷,总是认为很美好的事,总会变得是那么悲惨的后果?我指着天大声告诉天:这不是我的错,你托梦给我爸妈,这不是我的错,“人生在世,孰能无错”,这是古人的话,我知错能改还不行吗?难道你就一生没犯过错?我不信! 语文,令我发恶梦的语文,为什么你就不像数理化那么容易学, 作文时常令我失败,胸有华丽之言辞,却难以笔下生花,不是题材不够新,得分不高,就是离题,还有就是句子不同顺,可悲可叹…… 岁月的折磨使父亲很少露出笑容,那忧郁的脸,紧皱的眉头曾经令儿女多么的心疼,无奈,年幼的我们还没有能力从父亲沉重的负担中走出来,无法为父亲分担一下那沉重的家庭负担。以前总以为长大了的经历就像儿童般地无忧无虑。但是,有一天,我终于明白了。几件复杂的事向我一起袭来,让我气喘吁吁,分外忧愁,真的像心中挂着一块大磐石,无比沉重地挂在心头。那段日子,我终于明白了当一个大人所面对地种种事情,种种复杂的事情,是需要多么老练,需要多么大的忍耐去解决。更明白了一个当父亲的负担是多么的沉重。 老爸,尽管我还是一个初中生,还需要你的抚养,但我能深深体会你对我的爱,你一切都是为了儿好,儿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一定不会辜负你对我的期望。 爸迎面走来,又在我耳边讲起了他那一套独创的教子经,听到的不再是唠叨,而是顺耳忠言……
代沟,代沟,障碍,障碍…… “为什公我和你说话那么累?”我向妈妈抛去一名话随后头也回的进了房间。每次都是这样,为什么说句话都这么困难,为什么总是和妈妈,因为一名话闹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她一生气就说我越来越叛逆,我便说她越来越不可思议,她说我存心气她,我便说她自寻烦恼,没事找事。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一个人在房间里默默流泪,在纸上写上一千个、一万个坏妈妈,也许十二三岁的我们也都只是个只会在纸上出气的娃娃,在床上大吃特吃零食,也许十二三岁的我们也只能靠这样把坏心情一点一点的吃掉,为什么呢,妈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可理喻了,为什么我和她之间总有一层捅不破的薄膜。 我越想越气,把桌子上的书“哗”的全丢到了地上,忽然眼前一亮,什么东西?其实只是一本作文书,但是翻开来一看,便让我羞得无地自容,第一篇文章是1975年妈妈12岁,2003年女孩12岁。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字,却深深的刺痛了我的眼睛。 原来妈妈不是生来就喜欢板着个面孔,不是生来就是个一生气就骂人的母夜叉。妈妈也有过彷徨,有过失意,也有童年的甜、酸、苦、咸、辣这个五味的调料瓶,妈妈也挨爸爸的打,妈妈的骂,妈妈小时候和我一样也特爱玩,特捣蛋,原来都 一样,我俩根本就没什么不一样,我重复着妈妈小时候的事,她的错,她的对,眼眶又一次湿了,原来不是妈妈不可思议,不是她没事找事,不是她变得不可理喻了。 我打开房门,说:“妈妈,跟你说那个妈妈的事,行吗?”“说吧!”很显然妈妈还在生气,“我想也没想就说,原来你小时候,也被爷爷、奶奶骂得眼泪汪汪啊,也对啊人人平等么!”我笑得满脸通红,“死丫头!”妈妈笑得合不拢嘴。雪化了!春天不远了!
我和姐姐是一对好姐妹。我会把我的心事讲给姐姐听,姐姐也会把她的秘密透露给我。 一年大年三十,饭后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说着说着,就将话题转移到了姐姐身上。大姨说:“我们王焱小时候作业写得可慢了,非要磨到十一点才罢休。”话刚说完,我突然插了一句:“姐姐小时候还经常把没写完的作业拿到被窝里,制造一个已经上床入睡的假象,偷偷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写作业呢!”大家一阵哄笑,大舅说:“王焱的鬼点子不少嘛。”大姨说:“你还有多少瞒我的事?”姐姐连忙说:“没有没有,徐昕颖,你怎么一点儿秘密都守不住呢?你看我以后还告诉你什么!”我丝毫不退让,“那都是六年前的事了,说出来又有何妨?”姐姐不说话了,埋着头就走进了屋子,随后发出一声响亮的甩门声。 起先,我心中愤愤不平,认为姐姐小心眼儿,可想了想我觉得自己的确不应该这么做。因为秘密是只有少数人知道的事,这样才能称之为“秘密”。姐姐是因为信任我才将她的秘密告诉了我,但我却没有为她保密,的确是我错了。想到这我便去给姐姐赔礼道歉。“姐姐对不起,原谅我吧。”姐姐开口说道:“没关系,可能我也有点冲动,对不起。”就这样,矛盾化解了。 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如果遇到冲突,要先使自己冷静下来,检讨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宽容理解别人,正确地对待矛盾和冲突。不要为了一时占上风而伤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只是一味地相互争吵,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论不休,要相互谦让,化解矛盾和冲突。 化解矛盾可以使彼此之间感情更加深厚,解决冲突可以让自己的成长更有意义。遇到冲突时,多说一句“对不起”就会风平浪静;碰到矛盾时,多说一句“没关系”就会海阔天空。在生活中,做一个心胸像大海般宽阔,脾气像绒毛般细微的人吧!只要人人怀有一颗关心、体贴、理解、宽容和礼让的心,生活中的冲突就会少一些,和谐就会多一些,争论就会少一些,谦让就会多一些,苦恼就会少一些,欢悦就会多一些,猜疑痛苦就会少一些,信任豁达就会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