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e1984
亚远景防护公司专业提供防护产品信息、防护知识介绍、防护技术咨询、防护解决方案提供等,就目前的核辐射核污染,亚远景特别整理定制出核防护产品套装专题产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的使用人群制定防护方案。 
3月15日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炸,压力控制池受损。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目前,当天风向朝北,风从太平洋吹向日本内陆,估计对日本影响较为严重。 据悉,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压力控制池发生爆炸。目前未知该爆炸引起的泄漏是液体还是气体。但日本官方说,泄漏不会对外界造成大的影响。 注水仍在继续 据共同社最新消息,东京电力公司15日表示,鉴于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传出了爆炸声,根据该核电站站长的决定,除必须对2号机组进行监控和操作的人员外,其他人已经开始向核电站外撤离。 据称,现场的工作人员约有50名。 据悉,对核电站反应堆的海水注入工作仍在继续,反应堆未见大变化。 IAEA称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尚无熔毁迹象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4日称,尚无迹象显示日本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出现熔毁。 与此同时,IAEA总干事天野之弥表示,日本福岛核电站演变成类似于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灾难的可能性很小。 稍早时候,天野之弥称,日本已正式请求联合国原子能监督机构派出专家小组以协助应对目前的核危机。 另据消息称,法国安全机构负责人安德鲁-克劳德·罗科斯塔称:“福岛核电站事故比美国三哩岛到核事故更为严重,但不如切尔诺贝利核危机影响大”。 1979年3月28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哩岛(TMI)核电站发生事故。压水堆核电站发生了堆心熔毁的严重事故,一座反应堆大部分元件烧毁,一部分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情持续了36小时,但给人们留下终生不灭的印象。 日本政府根据国际核事故分级表将此次福岛核电站事故定级为4级(最高7级),但罗科斯塔表示:“我们感觉此次事故的定级至少应在5级,可能处于6级的水平”。 多国宣布重审核设施 据英国广播公司14日报道,日本大地震带来的危机引发了有关核能安全的广泛关注,德、意、韩、印等国纷纷表示将重审各自的核电站计划。 德国总理默克尔决定,就延长该国老旧的核电站再做考虑。 瑞士决定,在彻底的安全审查之前,停建新的核电站。 意大利的反核示威者则加紧对政府施加压力,意大利政府将于本周开会讨论未来核电站的选址。 印度表示,将检查其核电站,以确保经得起地震和海啸的考验。 韩国也表示,将审视自身的核计划。韩国原计划建造14座新核反应堆。 官方:地震海啸致2414人丧生3118人失踪 日本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东北部大地震和海啸遇难人数已超过2400人。这个数据比昨天官方公布的数字增加近千人。 据报道,日本警察厅15日宣布,已有2414人被确认在11日发生的地震和海啸灾难中丧生,另外还有3118人失踪,1885人受伤。
怎样预防核辐射? 这次日本受灾,除了地震加海啸,核反应堆事故引发的辐射问题也亟需应对方案。如何防止辐射,如何降低长期避难导致对健康的影响,以下归纳了下处理法和注意点。如果核设施有放射性物质泄露,该如何尽量降低被辐射的程度呢? 老百姓能做的自身防护措施: • 采取屏蔽措施。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降低外照射剂量。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 • 百姓自身多添加长袖衣物,尤其防雨绸质地的衣物 • 多使用含碘实物,每天适当增加维生素供给。 一旦出现了核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应怎么办?一旦出现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公众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获取尽可能多的、而且是可信的关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为此,应通过各种手段(电视、广播、电话等)保持与当地政府的信息沟通,切忌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第二件事是按照当地政府的通知,迅速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措施。如: 选用就近的建筑物进行隐蔽,减少直接的外照射和污染空气的吸入。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包括空调、风扇),当污染的空气过去后,迅速打开门窗和通风装置。 根据当地政府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撤离现场,避免撤离可能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 当判断有放射性散布事件发生时,应尽量往风向的侧面躲,并迅速进入建筑物内隐蔽。 用湿毛巾、布块等捂住口鼻,进行呼吸道防护。 若怀疑身体表面有放射性污染,可采用洗澡和更换衣服来减少放射形成污染。 听从当地主管部门的安排,决定是否需要控制使用当地的食品和饮水。 出现核辐射恐怖事件,公众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态平稳,千万不要惶恐不安。 什么情况下采取隐蔽措施?公众应注意什么?在有较大量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的突发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隐蔽是可能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之一。隐蔽时间短,带来的风险和代价很小,而且绝大多数人员可在附近的建筑物内暂时隐蔽。此项措施的另一好处是隐蔽过程中人群已得到控制,有利于进一步采取措施,如疏散人口或撤销已实施的防护行动等。隐蔽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天。短时间内通知大量人员采取隐蔽措施也非易事,特别是事先没有预案的隐蔽,可引起社会秩序和公众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隐蔽时,有的家庭成员不在家,对其下落会感到很担心。除了工业生产有可能短时间中断外,经济上的损失可能不大,因而一般认为隐蔽是一种困难和代价较小、却有效的措施,在事件早期也较易实施。什么情况下采取撤离措施?应注意什么?在有较大量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的突发事件后,撤离是早期和中期采取的防护措施之一。它是指人们从其住所、工作或休息的场所紧急地撤走一段有限时间,以避免或减少由事件引起的短期照射,主要是由烟羽或高水平沉积放射性物质产生的高剂量照射。大多数情况下,将允许撤离者反却自然的住所,一般为几天以内,只要这些住所可以居住又不须进行长时间的消除污染。由于时间较短和暂时居住,可以在类似学校或公共建筑物的一些场所类暂住;若撤离时间超过一周,则应安排到更好的一些居住设施内。实施撤离行动因时间紧迫,困难较多,风险较大,易造成混乱,因而决定采取撤离行动应持慎重态度。国家标准规定,当全身的有效剂量预计达到50 ~500毫希沃特,或者肺、甲状腺和其他主要受照的单个器官受到50~5000毫戈瑞照射时(相当于采取隐蔽措施所需的预计量的10倍),才考虑是否采取撤离措施。
3月12日,日本时事社援引东京电力公司的消息说,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15时6分爆炸后释放大量核辐射造成重大二次灾害。日本当局建议核电站附近居民应迅速撤离,不要在撤离过程中吃喝任何东西,尽量不要让皮肤暴露在外。到安全场地后要更换衣物。应该扩大疏散区域,如不能马上疏散,应提醒居民关闭门窗,关闭空调。 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12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周边检测出放射性物质铯和碘,铯和碘都是堆芯的燃料铀发生核分裂的产物,这表明反应堆堆芯燃料熔化进一步加剧。不过,1号机组的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已被释放,容器内的气压已经开始下降。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官员在当天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可以认为堆芯的燃料正在熔化。”目前堆芯的具体温度还不明确,但设计能够耐1200度高温的燃料包壳已经熔解。这表明,自地震发生后核电站反应堆自动关闭约1天以来,放射性物质的扩散仍然持续,核电站事故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状态。 受11日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随后1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日本政府把福岛第一核电站人员疏散范围由原来的方圆10公里上调至方圆20公里,把第二核电站附近疏散范围由3公里提升至10公里。国际原子能机构说,日本正从两座核电站附近转移1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