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古琴文化艺术鉴赏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解析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0

yw110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古琴文化艺术鉴赏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解析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yer1258

已采纳
学术堂整理了一些关于古筝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古筝作品《夜深沉》演奏赏析  2、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及其教学实践  3、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的三要素  4、古筝启蒙教学中技法训练探讨  5、浅谈新时期高师古筝教学与发展  6、浅析当今中阮的表现形式及在乐队中的发展前景  7、浅谈古筝技巧"摇指"的运用与发展  8、探析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  9、新时期古筝艺术普及和传承的思考  10、一点二角三发力--浅析何宝泉古筝演奏教学艺术理念  11、古筝琵琶二重奏《春江花月夜》演奏技巧探究  12、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联曲体结构分析  13、对古琴融入现代音乐教育中的思考  14、从现代筝曲追溯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  15、分析我国传统茶艺中筝艺表演的民乐艺术特色  16、浅析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与演变  17、浅析古筝演奏的力度掌握训练

古琴文化艺术鉴赏论文题目大全及答案解析

347 评论(8)

sylviazheng

琴德精神与大学生的“为学” 古琴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从先秦时代起,他便在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康盛赞:“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古琴在文人阶层世代相传的结果,使得其具有了超越纯粹乐器的地位而获得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面对古琴时,常常面对这样的困惑,即:古琴本是一样乐器,其研究应当属于音乐史的范畴,但古琴的发展、成型、流传、研究又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有莫大的影响。只要我们面对古琴,就无法割断其与文化母体之间的脐带而奢谈其音乐史上的存在价值,亦不能将之作为纯粹的文化现象而剥离其具体音乐环境。在此基础上,古琴的音乐精神是一个综合体,只有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多维观照,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这一文化瑰宝在今天的存在价值。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文化高峰,也是古琴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孔子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在宋代,文人阶层将古琴纳入他们政治理想的一部分,把古琴音乐看作“三代之治”的理想社会的影子。在积极实践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探讨与总结了古琴音乐的信念。古琴流传至今,不失其本身蕴含的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而言,虽然面临着许多教学有损的情况,我们也可以从琴德精神中得到感悟,从琴德精神可以学到古代人文高尚情操,对大学生“为学”有不可磨灭的意义。 一、琴德精神与“为学”的关系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为学的精神显而易见,人们无论从事何种事业,其原因不外乎:一是自己的爱好,能使自己获得身心享受;二是能从中获得物质回报。作为非职业化的业余爱好者,他们绝大多数是为了第一个目的去学习古琴艺术的,在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他们大多不会去想借此要获得特质上的利益,相反还要自己花钱学琴。“为学”是古琴爱好者学习古琴艺术的动力,也是当代古琴艺术赖以生存普及的基础。
23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