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影断月
建议你多多参考下(微生物前沿) 
论文的大体框架都是一样的~无非你就是要找灵感~我个人是觉得你可以去看下(生物过程、计算生物学、微生物前沿)等等这类的生物领域的期刊~多看下学习下~找灵感总会有自己的思路的
我们在撰写医学论文的时候,尤其是初次撰写时,为了归纳总结出我们临床科研的成果,探讨个人的诊疗体会,甚至提出新的想法及问题的,我们首先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拟定论文的题目?下面学术堂来为你详细解答: 1、选题的方向要有创新性,突出重点 选题之前,一定要了解本项研究的现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的动态,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和设想,无论是前瞻性研究还是回顾性总结都需要了解研究的现状,以此为出发点做科研、选题较容易找到选题的切入点,产生创新性。 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容易产生创新点的几个选题方向:从国家在医疗行业的方针政策、法规选题;从学术信息中选题,拾遗补缺;从医疗新业务、新技术寻找选题;从临床工作遇到的罕见病和疑难病例,危重病人的诊治经验选题;从专业学科与边缘学科交叉发展中选题;在自己学科发展新领域,读国内外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受到的启发,进行技术和方法的移植研究中选题;在临床工作细节中寻找选题;从临床操作规范性的建立和统一中选题。 2、拟题应突显论文的宗旨,体裁明确 首先,拟题之前必须明确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是介绍推广一项新技术研究及成果,一项前瞻性的探讨研究,一篇经验性总结,一项临床报道与体会,还是归纳性的综述。我们应当从标题上就反映出文章的体裁,研究的方向,让读者看完标题,就可知道论文的宗旨,大致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如标题“抗癌药新进展”一看就知文章是一篇综述,作者的意图是介绍国内外研究抗癌药物的新方法、新成果,以便推广应用。 广大的临床、药理、药学工作者以及肿瘤患者,一看标题,阅读全文的兴趣豁然而生。如将标题改为“几种抗癌药物介绍”,宗旨不清、意图隐涩,大家会认为是一则商业广告,读者或审稿人单看题目都不知道介绍的重点是什么。 3、定题体现科技论文三要素,内容详实 定题前我们要明确题目中包含的三要素“研究对象(患者人群、病症类型、技术方法等)、处理因素(用药治疗、诊治方案、新技术、新方法等)、观察指标(实验效应判定途径)”。一个好的标题也必须反映这三个要素,才会对全文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编辑、审稿人、读者初看标题就可以基本上了解文章要讲什么,研究内容是什么,判定文章的独特可取之处。 如标题“核黄素对冠心病血小板聚集和心功能的影响”,其中三要素一目了然,研究对象(冠心病)采取的处理因素(应用核黄素)比较新颖独特,且通过检测血小板聚集和心功能等核心指标来判定实验效应的优劣,三要素齐全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定题就比较成功。如标题改为“横黄素在冠心病中应用”,即使有研究对象和处理因素,但缺少观察指标因素,就显得吞吐不全、科学性不足。尽管此文是一篇好文章,但读者看了标题以后,感觉无多大意义,会一看了之。 4、抓住编辑、审稿人眼球,突出新颖性 这就要求我们作者在定题提炼三要素的时候,尽量突出重点用药,特色用药,特色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主要或创新技术方法,代表性的观察指标,观察方法等具体学术名词,让编辑、审稿人和读者通过标题就可以了解到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新颖性及创先点在哪里。另外,定题题目不宜过长,20字左右(外文10个实词以内),过长的学术名词可以用简称代替。 5、把握几个定题原则 先进性原则:可以从空白性研究,发展性研究,验证性研究(国外),实用性研究等为切入点;可行性原则:可以从研究者个人知识水平,研究的客观条件,可采取的研究方法、手段,经费,设备,时间,对象,伦理问题等把握定题的可行性如何;实用性原则:最好应以“减轻病患痛苦,促进健康生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近期与远期,基础与应用关系为出发点判定研究的实用性如何;科学性原则:研究内容理论依据一定要科学合理,实验依据一定要客观。
SCI论文的思路创新如何习得?如今SCI论文已成为国内毕业考核、升学和晋升的重要考核内容,因此,如何撰写一篇质量较好的SCI论文是每位学者需要掌握的技巧,SCI论文较一般论文的难点在于创新和思路,创新一词犹如空间楼阁,如何让每个研究者都有“创新”的能力。进而写好一篇SCI论文?想要获得开阔的思路和创新的论文内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如果你在某一领域研究了很长时间,并且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成果,并且很少有学者在这一细分领域取得研究成果,那么这一研究方向便可以称得上为创新,但是这种创新的前提是你在该领域研究了很长时间,并且有利相当的研究基础。第二,二次创新。二次创新的意思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运用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进行选题和研究。比如,有一篇论文研究的是因素A对于小麦抗逆性的影响,那么你可以在此基础上研究因素A对其它农作物的影响,比如水稻、高粱等,按照相同的模型或者加以改进,对不同的研究内容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和成果,也可称其为创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数据方面需要做到真实可靠。在实证部分结束后,需要根据上文的数据进行结果讨论,可以参考以下部分。第一步,在结论部分,应将所有的实验结果整理为图表的形式,更易于读者理解,同时挖掘图表中的信息,这是可以尝试和导师或者同事来讨论这张图表,因为不同的人对于图表都会有不同的解读。第二步,分析完图标后,得出实验结果的核心论点,并且要保证论点具有创新性,至少是读者未曾独到过的观点,然后从实验中找出可以验证图表的关键论据。第三步,是结论的讨论部分。讨论部分的写作逻辑可以是递进式,也可以是并列式,在讨论部分应进行分段,并且每个段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应说明以下内容:第一,你的研究可以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研究意义?第二,你的研究成果与其它类似研究的结果有什么异同?第三,如果你的研究内容有十分新颖的部分,用过去的理论难以解释,那么,你可以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对其进行解释和验证,但是一定要做到逻辑自洽。并且在讨论部分应阐明研究的主要成果。资料来源:中国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