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i410058
不知道怎么写的话也可以参考下别人是怎么写的呀~看下(材料科学)或者(材料化学前沿)这样类似的期刊多学习学习下呗~ 
随C含量的增高,材料塑韧性降低,强度增高,硬度增高在840℃淬火硬度大于650℃淬火,马氏体含量高淬火后硬度增高,淬火后组织中马氏体低温回火后硬度变化不大,内应力减小,韧性稍有提高,低温回火后马氏体转变成回火马氏体,所以最终得到的是回火马氏体+先共析铁素体。其目的是降低钢中残余应力和脆性,保持钢在淬火后的高硬度与耐磨性,中温回火,此时的性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韧性 ,高的弹性和屈服强度,主要用于各种弹簧的处理。此时的组织为回火屈氏体,是由针状铁素体和细粒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高温回火,回火后钢件的综合机械性能(强度、塑性、韧性)均较高。习惯上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水冷硬度大于油冷硬度大于空冷,冷却速度大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量多
50、B 51、D 52、C 53、B 54、C 55、C56、D 57、B 58、C 59、C 60、D 61、(可能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