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丶不息
安全检查工作并不是伴随着民航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世界民航发展之初,飞机数量少,载客量也小,影响也不大,各类恐怖分子也没想到打飞机的主意。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民航业迅猛发展,尤其是进入喷气时代后,影响日益加大,那时,正处于东西方冷战时期,加之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趋频繁,想外逃的,想对政府施加压力的,想报复社会的等等都把注意力放到了民航飞机上,结果是国际上炸机活动日渐增多,从一九六三年的两起,发展到68 年35 起,69 年87 起,70年84起,弄得各国政府焦头烂额。为能较好解决劫机事件,1963年9月14日,国际民航组织在东京签订了《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及某些行为的公约》,尔后,又于1970年12月16日在荷兰海牙签订了《制止非法劫持飞机的公约》,但东京公约和海牙公约签字后,国际劫机案件仍然层出不穷,而且破坏民航飞机和民航设施懂得案件连续不断发生,因此,1971年9月8日到23日,国际民航组织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了航空法外交会议,并于9月23日 签订了《关于制止不利于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然而,光有公约还是不够的,由于客机价格昂贵,乘客来自很多国家,劫持者提出的条件几乎全都苛刻的无法接受;劫持事件每时每刻都有造成机毁人亡的危险,其行为严重影响民航事业安全和正常运转,因此,迫使世界各国政府和航空公司不得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于是首先以航运事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安全技术检查应运而生,并在短短几年中迅速发展成了一种全球性的航空保卫工作,以保证飞机和旅客的安全,保持航空公司的声誉。安全检查机构组建之初(七十年代头一两年)采取的是全部人工进行检查的方式,这种方式时间长,工作量大,易受主观影响。七十年代中期,开始采用人工检查和质量不高的仪器并用的方式。后来,检查仪器的质量使用规模和安全检查的组织结构日益趋向完善,直到这种综合型的手段走向全新的阶段。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封闭时期,加之当时中国对乘座飞机的人也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有县团级以上单位开的介绍信……,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空防形式保持了不错的局面,中国机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因此多年来一直也没有建立起来。一九七四年十月国务院曾批准在国际机场实行秘密检查,但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一九七七年、七九年国内先后发生两起现行反革命分子妄图劫持国内航线飞机判逃国外的事件。由于机组人员的机智勇敢的斗争,才使罪犯的阴谋未能得逞。可以设想,如果中国飞机被劫持,将对中国民航信誉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搞不搞安全检查工作,已经成了一个国际问题。一九七二年六月中国投票赞成的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一项提案中,安理会要求各国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采取一切适当的措施来阻止和防止劫持飞机。一九七九年三月国际民航驾驶员协会决议要求对劫持行动采取控制措施,强调如不采取完备的控制措施任何客机将不从机场起飞。许多外国航空局对中国不进行安全检查工作也很有意见。中东某国驻华使馆参赞曾多次谈过这一问题。非洲某国外交部也向我使馆提出,请中国政府允许其航空公司在北京检查乘座其班机的旅客和行李,以确保安全,如中国不同意,则要求中国政府做出书面保证,如发生事件,要承担一切后果。以次对我施加压力。加之当时中国以实行改革开放,国际恐怖主义也渗透入中国,在这种情况下,为加速开展中国机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公安部与民航总局在七九年五月联合派出考察团,赴法国、瑞士考察其机场安全检查工作。考察团回国后,分别于一九七九年六月十二日和六月二十七日向国务院递交了两份考察报告。详细介绍了外国机场的安全检查设备、方法等,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1980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公安部、民航总局的报告,同意对国际航班实施安全检查。80年10月底,公安部边防总局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十个空港边防检查站(10个有国际航班的机场)的会议,为实施安全检查工作做准备。1981年3月15日,公安部发布了关于航空安全检查的通告,并决定自4月1日起对民航国际航班实施安全检查。11月1日,又开始对民航国内航班实施安全检查,从此中国的安检工作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安全检查工作刚开始,只对国际航班实施检查所以检查工作就由边防检查站负责,从81年11月1日开始,全面的安全检查工作展开,此项工作就由民航公安保卫部门负责,但这一时期安检工作还不完善,有漏洞。到了83年7月,武警安全检查站成立,安检工作由武警部队全面负责,这一时期,安检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进入九十年代,由部队负责这项工作已不适应形势了,1992年4月,安全检查工作移交民航,民航机场组建了安全检查站。 
安检,我们在出行过程中不可避免需要经历的过程。安检,的目的在于避免可能在我们出行路上造成危害性事件的一切隐患。可以说,安检韦德是保证我们大家的安全。但是,相信大多数人和我都一样,对待安检不是志愿的积极配合而是被动的盲从接受,规定要求了,不得不接受,带着这样的对抗心理,我们在接受安检的时候一旦发生对于己方不利的情况,例如赶时间、违禁品等,就会在对抗的心里的作用下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例子不胜枚举。本是一件有利于我们乘客的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很简单,心态。我们对待安检的心态是不正确的。纬二路扭转这一心态我们就要从安检的重要性上谈起,谈一谈我们所忽略掉的安全隐患。 在我们出行的过程中,有许多我们自认为无害、无伤大雅的物品、行为其实都是有可能酿成惨剧的安全隐患。排在首位的就是各种日用化学产品。化妆品、指甲油、香水等等等等这些广大女性日常所离不开的物品在数量超过规定时都会成为安全隐患。这些化学物品在高温、高压、高速等条件下都是引发火灾或者助燃的帮凶,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的是——花露水。这一隐藏杀手。没有人会注意他,也出乎我们的意料,驱蚊用的花露水这一出门旅行必备物品居然会是易燃品。花露水中的驱蚊成分为固醇类物质,而其中带给我们清凉感的成分主要为酒精等醇类物质,这些物质无疑例外都是易燃,甚至易爆物品,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致命的危险。我想这样的物品要想通过我们自己来判别几乎不可能,所以就需要安检,安检人员帮助我们发现这一类危险品,有效杜绝安全隐患。 因此,在我们的出行路上,接受安检不仅仅是我们对他人负责的义务,更是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安检占用我们的短短几秒钟,保障的却是我们漫长的一辈子。如果说生命是一棵树,那安全就是这棵树的根,而安检就是保障树根的根须,没有了根须,根终将枯萎,树终将死亡,因此,在这里我呼吁大家,扭转心态,配合安检,维护你我共同的平安出行。 当今,铁路交通迅猛发展,高铁、城际列车已经开始覆盖全国各个干线,空调列车已遍布全国,车速快、密封好,一旦出现问题,疏散起来比较困难,后果不堪设想。由此可见,铁路安检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的旅客要正确对待铁路安检工作,认识到安检的重要性,为了我们出行平安快乐,请大家自觉接收铁路部门的安全检查。 很多人对火车站安检工作表示不理解,觉得检不检查无关紧要,都是摆设多此一举,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安检是保证安全最重要的环节,这是对旅客人身和财产问题的高度负责,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晓得其中的含义,很多人表示反感,嫌麻烦,有时还经常出言不逊,肆意挑衅,今年暑假出去玩时就碰到一个鲜明的例子,一男子受拎着行李根本无视安检人员的阻拦和劝说匆忙冲进安检门,说是赶车着急,被拦下后还极不配合,口出脏话,真是让人心生反感,当时安检人员并没有急于反驳他,而是心平气和跟他解释,此人见逃不过检查立马口气放软,但安检员仍然坚持工作原则,经检查此人包内不仅有管制刀具数把还放有大量打火机,实在是危险得狠,试想如果安检员蒙混过关,让这些危险品上了车是多么让人心惊肉跳的一件事,该旅客这种侥幸心理不仅是对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负责,更是对铁路安全的蔑视,是对他人权益的极大威胁。铁路工作者是本着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否则何必出力不讨好,混一天算一天得了呗,安检人员也挺不容易的一站就是一天,每天反复重复那么几句话,有些人不理解也就罢了,还要恶言相对,实在是让人愤恨,铁路始终坚持待旅客如亲人,他们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特别是到大冬天,伫立在寒风凛冽的门口,经常看到他们冻得直跺脚,他们一遍一遍解释着,只为确保每位旅客平安坐车,安全到家,舒适旅行,所以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一些理解与支持,而非存在侥幸心理,公共安全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并不是去要求,去约束,我们应该形成一股认知,主动去配合铁路相关工作,特别是关系到自身权益的安全问题,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做到这点。那么世界上很多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