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27

大脸猫0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历史上著名的论文集

7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aoxuejing

已采纳
《而已集》文选 《鲁迅传略》, 《伪自由书》文选 《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文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杂文集 《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节》 《风波》《故乡》 《孔乙己》,1918年5月发表首次用笔名“鲁迅”的中国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后来又发表了《明天》《社戏》 《头发的故事》 《兔和猫》 《一件小事》 《鸭的喜剧》《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楼上》 《伤逝》 《离婚》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长明灯》《肥皂》 《幸福的家庭》 《坟》文集《题记》 《我之节烈观》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娜拉走后怎样》 《未有天才之前》 《论雷峰塔的倒掉》 《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说胡须》 《论照相之类》 《看镜有感》 《灯下漫笔》 《春末闲谈》 《论“他妈的!”》 《杂忆》 《从胡须说到牙齿》 《寡妇主义》 《坚壁清野主义》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写在‘坟’后面》 《藤野先生》《父亲的病》《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二集》,反驳文《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绍兴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约建于十九世纪初叶。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的西次间,一直生活到1899年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这里原有的正中大门是六扇黑漆竹门,改建后已不复存在。新台门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它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 ( 1731~1821)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同时建造的还有过桥台门。 鲁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门,世系绵延,到了清光绪、宣统年间,整个周氏房族逐渐衰落。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群屋宇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鲁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已经恢复旧观,原来的家具也多数找回,并按原样陈列。鲁迅故居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相关书籍 1、《心灵的探寻》《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闲话鲁迅》 原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的几部关于鲁迅的作品,其中多有叩问心灵的呐喊。 2、《一个人的爱与死》 林贤治 激情的作家,然而又不缺乏理智;诗人的气质,语言源至内心;他的观点无论你赞成与否,你都得承认,在林贤治的心中,鲁迅确实如此!因为林贤治是用心去写这部著作的,他没有糊弄读者! 3、《鲁迅的最后十年》 林贤治 这是一部当代水平最高的鲁迅评传,有关于鲁迅与胡适的经典学理对比,有鲁迅与西方各哲人的心灵相通之处。深刻到学贯中西,浅显到中学生皆能阅。 4、《鲁迅评传》 曹聚仁 这是与鲁迅同时代人写的水平最高的评传。作者是有名的出版家,与鲁迅关系很近,但行文中立客观,又内容翔实,看后能真实的逼近鲁迅。 5、《被亵渎的鲁迅》孙郁 是最早一部收集鲁迅同时代骂鲁迅的文集,材料很全。也可以阅读陈漱俞的《围剿集》,题材相同,分类不同。 6、《鲁迅与许广平》 倪墨炎 长篇传记连载。 7、《鲁迅与朱安》 叶卉 将鲁迅先生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剖白于人前,写得很沉实。 8、《周海婴访台归来话家常》 于立霄 《有的人》臧克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第20课 10《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历史上著名的论文集

253 评论(11)

山鲁佐德。

缀术,就是这一本著作,而且这在当时数学领域也是赢得了人们的喜欢,对于现在也是一个重大依据。
284 评论(13)

milifanfan

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是江苏人,他的著作太多了;古史辨、中华民族是一个、汉代学术史略等等
102 评论(11)

466493165

《古史辨》、《当今中国史学》等等。顾颉刚(8-25),汉族,名诵坤,字铭坚,号颉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顾颉刚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历任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
226 评论(15)

qqq850810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沉甸甸的分量。  名医扁鹊/001  赵过创代田法与耦犁/003   中国最早的传统农书《汜胜之书》成/004   汜胜之推行区田法/007   杜诗发明水排兴利南阳/008   许慎编著《说文解字》/009   蔡伦造纸/010   张衡发明制造漏水转浑天仪/013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测地震方位/015   《周易参同契》集炼丹术精华/017   《乾象历》造成/018   张仲景著《伤寒论》/018   华佗创五禽戏/020   马钧作指南车/023   反切发明/024   刘徽注《九章算术》/025   赵爽证勾股定理/028   《脉经》最早总结脉学/028   魏华存撰《黄庭内景经》/029   葛洪著《肘后方》/030   北凉造《玄始历》/032   郦道元撰成《水经注》/032   贾思勰著成《齐民要术》/034   祖冲之造《大明历》/036   大科学家祖冲之推算圆周率/037   陶弘景注《本草经》/039   何稠新创制玻璃法/040   刘焯定《皇极历》/041   裴矩撰《西域图记》/042   《缉古算经》成书/043   孙思邈总结传统医学成就/044   窦权蒙研究潮汐/047   陆羽著《茶经》/048   李吉甫编成《元和郡县志》/050   《理伤续断方》奠基骨伤学/051   《四时纂要》总结唐代农业技术/053   张君房编道籍/054   刘益创正负开方术/054   张君房算潮汐/055   王惟一造针灸铜人/056   孙夷撰《律音义》/058   毕升发明泥活字/058   张紫阳精研内丹/060   贾宪创形三角法/061   沈括上三仪等/062   邵雍创立先天象数学论/063   张载建立完整宇宙论/065   沈括著《梦溪笔谈》/067   苏颂制造天文仪器/068   沈括去世/069   杨介作《存真图》/070   钱乙奠基中医儿科/071   赵明诚编《金石录》/072   陈旁著《农书》/073   郑樵总结文字学/075   郑樵建立校雠学理论/076   陈自明系统性整理妇科医术/077   秦九韶著《数书九章》/078   宋慈开创法N—'—荨/080   赵友钦做光学实验/082   扎马鲁丁作《万年历》/083   成无己注《伤寒论》/083   刘完素开创河间派/084   杨辉、丁易东作幻方幻圆/086   李冶退隐研究数学/086   《授时历》完成/088   郭守敬主持大都天文台/089   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091   王祯发明木活字/093   朱世杰著《四元玉鉴》/094   王祯《农书》著成/095   赵友钦算圆周率/098   朱思本绘《舆地图》/099   赡思修定治河书籍/100   齐德之著《外科精义》/101   滑寿作《十四经发挥》/102   万虎尝试火箭飞行/103   兰茂著《滇南本草》/104   吴敬著《九章算法比类大全》/105   罗洪先《广舆图》成/106   方有执开创“错简重订派”/107   朱载培开创舞学/107   李时珍《本草纲目》集本草学大成/109   黄成著《髹饰录》/112   程大位总结推广珠算/114   徐光启译成《几何原本》/115   徐霞客游天下/116   计成著《园冶》/118   宋应星著成《天工开物》/119   徐光启《农政全书》刊行/121   孙云球制造光学仪器/124   汤若望进呈《新法历书》/124   南怀仁修正历法/126   南怀仁建新仪器/127   南怀仁铸神勇大炮/128   梅文鼎融汇中西天文学/129   陈潢治河/130   颜元主持漳南书院/131   孙从添著《藏书纪要》/132    梅文鼎融通中西数学/133  天算学家明安图去世/134   戴震著《孟子字义疏证》/135   段玉裁注《说文》并发展古音学/136   张明山开创“泥人张”/137   徐继畲著《瀛环志略》/138   何秋涛研究朔方史/139   姜别利制定汉字印刷版式/140   徐寿制成中国第一艘木质蒸汽机船/141   华蘅芳译书/141   徐寿传人现代化学/142   詹天佑修筑铁路/143   华蘅芳制成中国第一个氢气球/145   冯如制成飞机/145   罗振玉开拓甲骨金文研究/146   厚葬南怀仁/147   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148   竺可桢开创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定   中国气象事业/149   吴有训验证康普顿效应/150   侯德榜创“侯氏碱法”/151
145 评论(14)

龙无敌

鲁迅全集小说集呐喊 野草 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而已集 二心集 坟花边文学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补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集外集拾遗补编 南腔北调集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附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热风 三闲集 伪自由书准风月谈其他作品故事新编 古籍序跋集 文序跋集汉文学史纲要 中国小说史略 阿金鲁迅诗集相关文章关于鲁迅 所谓“文艺政策”者 近访鲁迅博物馆李泽厚论鲁迅 鲁迅与电影 鲁迅与朱安鲁迅研究现状 鲁迅挨“骂”录
277 评论(15)

nkdxyde

1893-1980)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厦门、中山、北京、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继承和发展前人“疑古”思想,成为“古史辨”派创始人。对中国古代史、少数民族史、中外交通史、历史地理等方面均有精深研究。建国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主持标点“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著作编为《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等。
9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