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73

要努力的小文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新课程改革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qiaoqiao

已采纳
新课标教材违背人的认识规律,内容杂乱无章,老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导致教学成绩下降,后果 谁来负责?别拿一代人当实验品好不好?

新课程改革论文题目有哪些特点

344 评论(9)

xbgydx1984

1、注重课程的发展功能 如果说20世纪是学生以学校为基地、以课程为途径、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学生以学校教育为突破口,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场所,以学生基本教育和社会化学习为途径发展他们的态度、方法、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世纪因此,注重课程的发展功能不仅表现为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而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在以下几方面都得到发展:首先,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赋予新的内涵;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思想品德、性格意志、态度、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2、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 首先表现为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实现学科领域的综合,即在一门学科中提倡综合的生活体验、经验和能力,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有机联系;新设综合学科,主要是一般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课其次表现为课程内容的整合性:强调把学生的生活、个人知识与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内容;把当代生活作为课程的内容,让学习与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关注科学、文化的最新发展,例如最新的观念、信息技术等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 课程改革不再仅仅是重视设计与编制,而是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了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及相关反馈与评价上《纲要》认为,“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所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强调研究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同时强调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及教师角色的转变,课程由特定知识的载体转变成注重发展的过程在强调实施的同时,改变课程的评价观《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同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具体表现为: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建立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协商关系等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 在课程管理、教材编写与管理等方面通过制定有利于激发地方积极性的有关政策,实现课程管理权限的下放;同时,以“渐进性”作为重要策略,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职责;并且,在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基础上,重视校本课程的研制与开发
360 评论(14)

annyyu_2008

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如下: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33 评论(15)

chent05

现在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及其特点? 现在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1、总体目标: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氛围,科目过多倾向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依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 (4)改变课程设施过于强调接爱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区别和造成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从目标上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它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功能的转变,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 其次,现在课程密切了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使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现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并在现在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丰富多样的适合学生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能否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可以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除以上几个显著的特点外,现在课程进一步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现在课程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的选择性,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等等,也是现在课程不可忽视的特色。
229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