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选择议论文事实论据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6

kalopsia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选择议论文事实论据

6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沙场勇士

已采纳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选择议论文事实论据

352 评论(13)

小溪之花

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理论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应该联系紧密一致。来自:百度百科
284 评论(12)

拂过一页

悲情英雄,选择离开是一种无奈2008年8月18日的上午,北京奥运会的男子田径110栏的第一轮的赛场上。世人都热切地关注着亚洲飞人---刘翔的到来。11点50分,比赛开始了,可在这时候,十三亿人民都期盼的刘翔,却突然因脚伤只能退出赛场。  当我从屏幕上看到刘翔随着《我和你》的歌声,一瘸一拐地走向通道时,我愕然了。望着刘翔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去的身影,我的心痛了,刘翔---我们所有中国人心中的民族英雄,您怎麽了?  相信十三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四年前,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创造了一段110栏的历史,书写了一段传奇。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人民同样期盼着他再创奇迹。可是如今……  看到刘翔默默地退出赛场,以这样的方式与北京奥运会道别,这是多麽的遗憾和伤痛的一件事啊!  当事后,了解到事实的真相。我才知道刘翔这样做,一切都被迫无奈。  一位运动员视赛场如战场,没有一个运动员愿意从战场上退下,除非是万不得已,而刘翔就是在这样万般无奈之下,退出了他的跑道。他的退出,是一种无奈的伤痛,因为他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在北京奥运会上再度创造新的辉煌,再一次加冕成功,没有人会愿意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在事实面前只能选择离开。  有些人对刘翔不理解,认为他这样做让人民失望,痛心和遗憾。但我却要请问大家,刘翔瞒着世人,带着伤痛坚持连续四年的训练,是为了什麽?还不是为了给十三亿的人民一个交代,还不是想在自己家门口办奥运时,能为咱中国再次夺冠吗?为了人民的期盼,他最终坚持到了赛场,虽然最后还是被迫无奈离开。这种抉择,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精神,这是他要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我为他这种悲壮的抉择而感动,为他坚持到最后的极限而生敬意。  也许刘翔带着伤痛坚持比赛,并不负众望获得奖牌,可是这换来的后果是什麽?是永远无法再愈合的病痛,那麽我们的亚洲飞人就会成了无翼的雄鹰,怎能让他再度重飞?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永远有着阳光般灿烂笑容的,身体健康的,和奔跑在赛场上自信的飞人刘翔,他应该成为我们奥运赛场上永远的骄傲,永远的英雄。  每个人都有对生命抉择的权利,刘翔选择了退场,是明智的,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民族英雄的真实体现,也向世人宣告,英雄也是普通人,是人都有尊重生命的权利。  刘翔虽然错失了这次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枚奖牌,可我们都相信他在四年后的奥运会以更好的成绩回报给关注他的人们,相信他再次腾飞!  北京奥运会的悲情英雄---刘翔,你还是我们心中的亚洲飞人,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请放下你内心的包袱,专心医治你的伤痛,期待着你灿烂的笑容再次绽放,惊人的雄姿再次跃起。
329 评论(11)

dmc314159@

班超投笔从戎李开复:最早学政治,后转系至计算机科学系,加入微软,转战Google,离职创办创新工场,致力于帮助青年学生成长。鲁迅弃医从文霍去病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把个人的享受搁在一边,一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豪华住宅,叫他去看看是否满意。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光辉一生的写照。霍去病在显贵的待遇和面对国家的责任之间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倡改革被贬知邓州。在遭受政治上的无情打击之后,他既没有消极颓废,随波逐流,更没有降志曲节,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而是留下千古绝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亲手参与开创的西汉王朝,面对曾经共患难但难以同富贵的大汉天子刘邦,张子房(张良)选择了急流勇退,用清贫安逸的晚年阻止了兔死狗烹的悲剧;面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生活,面对进不能兼济天下,退不能独善其身的彭泽县令,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田园,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吟出了孤傲的诗篇;面对毒蛇的齿痕和迅速扩散的毒液,面对生命之钟的倒计时,小男孩选择了斩断受伤脚趾,用脚趾的残缺维护了生命的完整。 正是放弃,使他们趋利避祸、千古留名;正是放弃,使他们池鱼返渊、羁鸟归林;正是放弃,使他们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富勒放弃出任旅长,选择出任参谋,成为优秀的军事理论学家。如果他选择出任旅长,可能会获得将军军衔,但无法再军事理论上去的如此建树。(有几个是查的,望采纳)
132 评论(9)

环工人2013

议论文的论据: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290 评论(12)

手机用户

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类。论证某一论点的真,叫做立论文;论证某一论点的假,叫做驳论文。、议论文的主要特点1、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即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阐明道理;或者批驳别人的错误意见,指出其谬误。因此,它具有说服性。2、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即所谓议论文“三要素”。3、议论文的语言是以议论为主,而记叙、说明、抒情等也有,都是为议论服务的。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中肯、鲜明。议论文的阅读,所选文章内容上侧重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文章,比如对学生进行人格、思想、品质、心理等方面的教育。题型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也开始尝试开放性试题。
187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