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las
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我国冶金工程行业对外承包额明显减少,行业内除龙头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承包额增加,并且在2020年国际承包商排名中前进了3名,其余企业的对外承包额均有所减少,国际承包商排名后退。尽管面临诸多风险,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也为行业带来了增长机会,未来应继续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行业发展。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冶金工程行业海外投资遇冷冶金工程是指在冶金工业建设和技术改造过程中从事规划、勘察、咨询、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监测、监理等工作的领域。冶金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程度高、不确定性大、目标明确等特点。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百强企业中冶金项目的新签合同额以及完成营业额均在2018年达到最大值,此后明显下降,2020年百强企业的冶金项目新签合同额和完成营业额分别仅为477277万美元和199078万美元,相比2018年缩水近六成。此外,2020年入围对外承包百强企业的冶金工程公司仅两家,相比2019年减少了七家。综合来看,我国冶金工程行业海外投资经历了前几年的增长后,开始有所下降。前瞻分析认为,冶金工程行业海外投资在2020年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与蔓延。由于疫情,部分中标合同无法按时签订、在建项目不能按时复工,海外运营也出现困难,对海外业务拓展的影响较严峻。中冶科工蝉联行业承包榜首具体来看行业内代表性企业的情况,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承揽了近几年的国内外重点冶金工程。作为我国市场份额最大、专业化经营历史最久、专业设计能力最强的冶金工程承包商,中冶科工在我国冶金工业建设领域具有领导地位,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海外冶金工程承包商,在全球工程承包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在工程总承包业务中,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是客户选择承包商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资产规模较小的公司承揽工程项目的能力有限,因此其余冶金工程基本由中铝国际、中钢国际、中色股份等大型上市企业承担,并且相比中冶科工,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国内外承包额较小。2017-2020年,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蝉联对外承包冶金工程新签合同额与完成营业额榜首。2020年,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新签合同额477277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69410万美元,相比上年均大幅增长,但与2017和2018年相比还是有不同幅度的减少。在新发布的2020年度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中国冶金工程行业共有5家上榜企业,中冶科工作为中国冶金工程领域代表企业连续多年在行业内排名第一,并且2020年相较上年排名前进3名,其余公司排名均有所后退,中色股份排名后退最多。风险与机遇并存,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尽管面临疫情带来的诸多风险,冶金工程行业同时也面临着机遇:未来国家将推进金属行业两化深度融合,推动有色企业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流程智能化、制造个性化,打造数字型、智慧型和服务型产业。冶金工程行业由于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属于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行业。“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未来,中国冶金工程行业需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调整产业结构、完成资产重组、重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再制造技术成果等方面有所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冶金工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冶金工程领域是研究从矿石等资源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并制成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的工程技术领域。冶金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是国家实力和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它为机械、能源、化工、交通、建筑、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军工等各行各业提供所需的材料产品。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及科技的发展对冶金工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推动着冶金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冶金工程的发展又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新的物质基础。冶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汲取相关学科和工程技术的新成就进行充实、更新和深化,在冶金热力学、金属、熔锍、熔渣、熔盐结构及物性等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建立智能化热力学、动力学数据库,加强冶金动力学和冶金反应工程学的研究,应用计算机逐步实现对冶金全流程进行系统最优设计和自动控制。冶金生产技术将实现生产柔性化、高速化和连续化,达到资源、能源的充分利用及生态环境的最佳保护。随着冶金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冶金产品将在支撑经济、国防及高科技发展上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冶金工程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相互促进发展。冶金工程包括: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两大类。冶金物理化学是冶金工程的应用理论基础。该工程领域与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矿业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工程领域及物理、化学、工程热物理等基础学科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养目标“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彻底淘汰钢铁、有色金属落后产能,进一步提高先进产能所占比重。加快推进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规模总量和品种质量基本满足全国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促进全国冶金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预测2015年我国粗钢导向性消费量将达到5亿吨。最高峰可能出现在2015年到2020年期间,峰值约7-2亿吨,此后峰值弧顶区仍将持续一个时期。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我国钢铁需求增速将呈逐年下降之势,进入平稳发展期。培养冶金工程领域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工程规划与冶金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冶金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应有扎实的现代冶金技术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对冶金工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具有从事工程技术研究、改造、开发与应用。 冶金工程的领域范围,可分为两大类: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从研究方向和技术性质可细分为:(1)冶金过程和材料合成的物理化学理论及应用。(2)矿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及冶炼过程中的环境保护。(3)钢铁冶炼工艺、技术、装备及生产系统的设计、施工等。(4)凝固加工技术。(5)冶金过程模拟仿真。(6)纯洁钢制造技术。(7)钢铁制造流程的解析和综合集成。(8)有色冶金过程电化学冶金原理、工艺、技术的应用、固态离子学及其相关理论在冶金和材料中的应用。(9)有色冶过程中湿法冶金和粉体工程。(10)有色金属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 主要课程:冶金工程概论、传输原理、金属学原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金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耐火材料等。 实践教学: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操作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结合冶金企业的实际课题进行研究工作,可以是冶炼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是原冶金工艺和设备系统的技术革新,可以是冶金过程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可以是冶金工艺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可以是大型冶金企业管理模式革新等。根据研究结果撰写论文:对于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的结果,论文应该具有设计方案的比较、评估,设计计算书,完整的图纸;对于重大技术改造和革新的成果,应该具有对原设备与技术的评价,改造和革新方案的评述和结果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分析;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和试验的成果,必须有试验方案、完整的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分析方法、结果分析;对于生产设备管理成果,必须给出新的管理理论体系,对企业产量和质量作效果分析,并给出创新管理信息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