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冰川融化论文参考文献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08

yuki52062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冰川融化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reasynec

已采纳
我靠!!风马牛不相及嘛!!!!神人!!

冰川融化论文参考文献

310 评论(10)

阿鹏

全球变暖是一场骗局?全球变暖是当今热点话题,尤其戈尔的《AnInconvenient Truth》还得了奥斯卡。现在世界各国的小资,新左派,世界公民们无不把全球变暖当成表现自己优越感的最佳题材,有的甚至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意思是你们排放我不排,我对得起地球。戈尔的影片堪称是最经典的科学报告,我从中学到了作报告的终极技巧,以后写powerpoint一定能做到深入浅出。戈尔介绍关于人造全球变暖的逻辑现在已经成了常识:比如你分析极地冰芯中的空气成分,你可以发现过去数万年中地球温度和空气里面的二氧化碳含量之间存在一个很强的关联: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温度就越高。“人造全球变暖(man-made global warming)学派”对此的解释是,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的存在有利于大气吸收和保有太阳热量。而这些多出来的二氧化碳是哪来的呢?是人类活动,比如说汽车尾气带来的。所以为了避免全球变暖,必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就算你只看了戈尔的影片,也会对此提出一个质疑:人类大规模生产活动仅仅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历史上数万年间二氧化碳和温度的变化一直都在起伏,那又是什么造成的呢?戈尔在影片中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即将到来的人造全球变暖造成的温度上升将超过以前所有的起伏,因为二氧化碳含量之高可以说史无前例!问题在于戈尔仍然未能解释为什么以前也有二氧化碳的剧烈起伏?现在BBC这个纪录片《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给出了一个在我看来逻辑上更说得过去的解释。这个片说:所谓温室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其实比例很低。而二氧化碳在所有温室气体中所占的比例更低。事实上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水蒸气。目前我们所经历的全球变暖,如果是温室气体导致的,那么大气温度应该显著上升。然而探空气球的测量表明,我们的全球变暖主要体现在地表,而高空大气温度没有显著上升。如果你仔细看戈尔的那张二氧化碳与温度变化曲线图,可以发现并不是二氧化碳上升了温度上升,而是温度上升以后,二氧化碳才相应的上升。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比温度变化落后800年!换句话说是温度变化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而不是相反。空气中最大的二氧化碳来源绝非是人类活动,比如说火山,腐烂植物等等,这些东西的二氧化碳排放都超过人类活动。二氧化碳的最大的来源还是海洋。由于海水非常深,科学家的理论表明海洋其实对温度有一个“记忆”:海水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来对表面温度变化做出反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二氧化碳含量随着温度变化。那么地球上的温度变化是什么决定的呢?是太阳。当然并不是说太阳忽冷忽热,其中机制也很有意思。这个机制是这样的。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最直接影响来自于云。而云大家都知道是水分子包围在杂质外面形成的。这个“杂质”,主要来源是宇宙射线。而有多少宇宙射线能到达地球大气,取决于磁场;磁场受到太阳风的剧烈影响;太阳风的活动不是稳定的,而是变化多端的。两份完全独立的资料,一个是过去上百年气温变化,一份是过去上百年太阳活动,这两个曲线合在一起,完全是关联的。其关联度绝对高于温度和二氧化碳。人类也许能左右汽车和工厂,但是左右不了太阳。这几年是热了一点,但是过几年就会冷下来。比如极地的冰川融化,其实过去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经常融,也经常冻。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如此热衷于鼓吹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呢?首先从科学家角度来说,只有你说全球变暖才能获得经费,有危机才有经费。科学家如果搞个计算机模型,输入各种参数之后一运行,发现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地球运转正常,这样的结果根本没必要发表。为了发表论文你的结果必须具有戏剧性,为此科学家们有意识的夸大了一些参数。比如说人类排放CO2的增长率。片中采访的科学家说,科学家玩模型的时候是有偏见的。政治原因。政客们在利用全球变暖给自己谋取利益。片中说,那些反对“人造全球变暖”的科学家甚至受到人身攻击。联合国组织众多科学家搞了个全球变暖报告,其中有的科学家明明反对这个报告的结论,最后他的名字居然仍然出现在这个报告的署名上,阴谋意味很浓啊。这个片最后说,那些极端环保主义者不让非洲人用传统能源,说要保护环境。他们让非洲人用太阳能和风能,比传统能源贵3倍,还不稳定。非洲人说,你让我环保就是反对我的非洲梦。我的非洲梦就是要发展!我想,当然并不是说环保不重要。空气污染导致传染病,但是空气污染的确不能导致全球变暖。
149 评论(10)

contract

[编辑本段]什么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编辑本段]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4-8摄氏度(5-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编辑本段]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全球变暖是真实的,而且正在进行!主流科学界一致对全球变暖是越来越清楚了,每天在改变我们的气候都是真实的,他们也正在进行中。在20世纪末年初以来,表面平均温度的地球增加了约1f(6摄氏度)。在过去的40年中,气温上升约5f(2-3摄氏度)。在过去400-600年,全球变暖,在20世纪是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7分之10的年,在20世纪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其中一个最强劲的下午1998是最热的一年,因为可靠的温度测量开始的。此外,变化,在自然环境支持的事实,即地球正在变暖;山区giaciers也在逐渐消退;在过去四十年里,北极冰厚度已经下跌了大约40%;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约快三倍超过了过去的100年相比在以前的3000年里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植物和动物改变其范围和行为回应气候。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12度至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5度,破139年来的记录。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1,破了1990年的记录。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5度,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8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1度还要高。
210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