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5

tfq1985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有关铁路方面的论文范文初中历史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手机用户

已采纳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北起青海省西宁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约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约846公里已于1984年建成。将要动工修建的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从青海省西部重镇格尔木市火车站引出,过南山口后,上青藏高原腹地,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进入西藏自治区,再经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线路走向与青藏公路基本并行。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护区,因其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也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青藏铁路是当今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线路经过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线路最高处达5072米;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段550公里,经过九度地震烈度区216公里。沿线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地壳运动活跃。在这样的区域修建铁路,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科研性,建设任务艰巨。风火山隧道,是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隧道;位于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被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冻土隧道”。  青藏铁路的修建,将结束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西藏资源开发和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藏族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造福沿线人民,将发挥重要作用。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经过四年建设,于2006年7月试通车。它将成为世界最著名的高原黄金旅游线路。9处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还分布着包括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金银滩原子城、察尔汗盐湖、玉珠峰、拉萨古城、八廓街等在内的2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以及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193处普通级旅游资源。在这些无以伦比的自然景观背后,还映衬着千百年来积淀的以藏文化。  青藏:1,加强与中东部的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2,政治上,加强与中央的交流,促进国防安全  3,促进名族团结与交流  4,加强开发旅游资源  京沪:1: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南北交流  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3:不用很复杂,简单概况如下:  政治上我们可以更好的让西藏和内地有机的结合,进一步优化民族融合,改良西藏现有的单民族(主要谈藏族)状态,有利于政府的政治管理;  经济上就不用说了,这样西藏的经济俨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去西藏出差,宾馆住宿一天1000块,一瓶矿泉水3块,够吓人吧!  军事意义其实我个人觉得是主要的,环视我国周边,敌多友少啊,尤其是印度,还有被美国化的阿富汗,远一点的伊拉克等等,给我国边防提出来更高的要求;青藏线在,我们可以更加快速的进行军事反应,快速准确的调度兰州,成都甚至更远的广州军区的部队。现在西藏的很多特种部队和航空部队,少不了青藏线的作用哦!  不过青藏线的开通,使西藏纯天然的自然环境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是不可避免的加强政治文化交流

有关铁路方面的论文范文初中历史

189 评论(12)

Careluffy

17世纪初,法、德交界处的矿井已开始使用马拉有轨货车。  1781年瓦特制造的蒸汽机问世以后.首先应用于矿井内的排水泵或煤斗吊车上。与此同时,人们也在考虑如何把静置的蒸汽机搬到交通工具上,变成动态的机械。可是,蒸汽机小型化、使车轮在轨道上不打滑、汽缸的排气、锅炉的通风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英国人理查德·特里维西克(1771~1833)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终于在1804年制造了一台单一汽缸和一个大飞轮的蒸汽机车,牵引5辆车厢,以时速8公里的速度行驶,这是在轨道上行驶的最早的机车。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就把它叫作"火车"了。有趣的是,当时这台机车,没有设计驾驶座,驾驶员只好跟在车子旁,边走边驾驶。4年后,他又制造了"看谁能捉住我"号机车,载人行驶。可是,由于轨道不能承受火车的重量,机车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行驶时不很安全,在一次运行途中,机车出了轨,就停止使用了。  与此同时,史蒂文森也在积极改进火车的性能,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814年,他制造了一辆两个汽缸的、能牵引30吨货物可以爬坡的火车。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火车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交通运输工具。然而,当时的马车业主们极力加以反对。1825年,斯托克顿与达林顿之间开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营业铁路,史蒂文森制造的"运动号"列车运载旅客以时速24公里的速度行驶其间。尽管火车已经加入了运输的行列,但马车仍在铁路上行驶。到了1829年,曼彻斯特至利物浦间的铁路铺成后,为了决定采用火车还是马车,举行了一次火车和马车的比赛,史蒂文森的儿子改进的"火箭号"获胜。"火箭号"长6.4米、重7.5吨,为了使火燃烧旺盛,装了4.5米高的烟囱。牵引乘坐30人的客车以平均时速22公里行驶,比当时的四套马车快两倍以上,充分显示了蒸汽机车的优越性。于是这条铁路就采用火车了。从这以后,火车终于取代了有轨马车。后世的人们称他为"蒸汽机车之父"。
174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