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91

puperwave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xx0625

已采纳
影响冬季项目成绩的因素有气象条件:国际奥委会在主办城市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的气象条件有两条,一是2月份平均气温是否低于0℃,二是2月份降雪量是否大于30厘米。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均处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北纬30度到北纬60度之间)地区,且附近有比较高大的山脉。地形条件:冬季奥运会对地形条件也很苛刻。尤其是高山滑雪的滑降、超级大回转等竞赛项目需要落差800~1000米的赛道,这就要求赛场有适于修建雪道的山体。从这个角度来看,能成为冬奥会举办城市,其附近一定要有比较高大的山地。社会经济条件:由于奥运场馆、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各国代表团、运动员及观众的正常生活保障,以及安全保障成本耗资巨大,冬奥会的成本不断升高。这些都需要举办城市拥有强大资金、技术以及管理运营能力的支撑。作者:波波地理

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论文

329 评论(10)

水饺大力

一、学习效率学习效率是学习成绩的第一个决定性因素。虽然其他很多品质影响着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但孩子的学习时间是大体相同的,甚至读清华北大或是常青藤TOP10的学生,在读大学前真正投入课本学习的时间还少于一般人。如果你见过清华大草坪上,或是北大未名湖畔那些弹着吉他唱着歌的学子,见过牛津、剑桥、哈佛、耶鲁校园内坚持练习皮划艇的精英,你便会感叹他们的爱好多么广泛!这些爱好毫无疑问会挤压掉多数家长希望其用于学习的时间,因此让牛娃们一路绝尘而去的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效率。效率引发的差距究竟有多大?1921年创办的夏山学校不强制要求孩子上课,很多孩子到了14岁才开始考虑未来读一所大学,才主动到教室里学习,通常学个三、四年便去参加大学的入学考试,结果竟有很高的成功率。一个孩子在自我意愿的驱使下,四年便能掌握原本12年该学的内容。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效率相去甚远。二、创新能力孩子的创新能力反映了他探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未来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是优秀,还是卓越。优秀可以确保一个人活得很好,但挑战科学权威价值观的卓越才能成为变革的推动力量。此外,探究和批判性思维决定了孩子触类旁通的能力,强大的记忆能力可以得到“标准”答案,在短时间内提升考试成绩,但是浮于表面的答案过度依赖学习习惯和记忆能力,不能让孩子深入学习和思考其他知识,而主动思考、触类旁通的能力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帮助孩子真正认清问题的本质,举一反三,加速获取新的知识。三、自律品质自律品质决定了孩子对时间的管控能力,即决定事件的优先级能力。很多孩子学习效率低,不是学习时间不够,理解能力差,仅仅因为时间被白白浪费了。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孩子天然是有自律品质的,只不过后来被家长、学校等破坏掉了。当孩子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时,他内在的驱动力发展维护着自律品质;相反,当孩子的生活、学习被外界推动着、要求着、监督着、评判着,孩子的内在便没了发展空间。在疲于奔命地应对外界反馈的过程中,孩子他律了,一旦外界的力量消失,他内在的驱动力也早已不复存在,于是孩子便终日无所事事,消极面对人生。家长需要估算一下,孩子有多少学习效果是外界评价产生的,有多少学习活动是外界要求和监督的,这些来自外界的力量越多,孩子的自律性品质就会越少。
13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