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就改名
你可以打电话或发e-mail问一问,后面有:凌鼎年,小名“鼎鼎”,肖兔,1951年6月10日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浙江湖州,明代文学家凌蒙初之后裔, 祖父凌公锐出版过《法制理财》、《万国史纲要》等著作。在太仓城小、太仓县中学读书,“老三届”,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1971年去微山湖畔的大屯煤矿摔打青春,1990年初调回太仓。目前为太仓市政府侨办副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中华精短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理事、苏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太仓市作家协会主席、《金太仓》文学季刊副主编、太仓市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太仓市总支宣传委员。并被北京《世界华文微型小说》杂志聘为名誉主编,被河北省文联《小小说月刊》、陕西《精短小说》杂志、四川微篇文学研究会与《微篇文学》、山东《幽默传奇微型小说》、《读写指南》、《生活》杂志、内蒙古《小小说作家》《小作家》与内蒙古小作家协会等报刊、协会聘为顾问,被广东《企业家作家》聘为编委;《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一书赏析文章主要撰稿者、《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特邀编辑;还担任浙江义乌市绣湖中学、太仓师范、太仓高级中学、太仓市沙溪中学、太仓市一中、太仓市二中、太仓市实验中学、朱棣文小学、太仓市一小等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与文学社顾问。社会兼职达五、六十个。1980年底发表处女作,迄今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天津文学》《香港文学》《中华散文》等海内外数百种报刊发表过2000多篇文学作品,600多万字。出版过《再年轻一次》〔小小说集〕、《心与心》〔诗歌集〕、《春色遮不住》〔散文集〕、《采撷集》〔随笔集〕、《秘密》〔微型小说集〕、《水淼淼》〔短篇小说集〕、《凌鼎年谈小小说创作》〔创作谈〕、《凌鼎年小小说》〔小小说集〕、《悬念》〔微型小说集〕、《小小说杂谈》〔理论集〕、《再美丽一次》〔微型小说集〕、《凌鼎年选评本》〔评论集〕、《书香小札》〔随笔集〕、《江苏太仓旅游》〔文化类〕、《过过儿时之瘾》〔微型小说集〕、《太仓近当代名人》〔文化类〕等17本集子。正在出版与联系出版的有《凌鼎年卷》《书香之诱》《先飞斋札记》《微型小说创作揭密》《凌鼎年文化意蕴小小说》《凌鼎年口袋小小说》《情系千山万水》《游山玩水江苏篇》等多种集子。为海内外文朋诗友写序118篇。作品译成英、法、日、德、韩、泰等多种文字,有500多篇作品被介绍、发表在美、英、法、德、澳洲、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文莱、毛里求斯、芬兰、韩国 ,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19个国家与地区。 《让儿子独立一回》《再年轻一次》《茶垢》等15篇微型小说收入加拿大大学、美国大学、日本大学、新加坡中学教材,还被国内多家大专院校选为教材与高中语文教材、初高中语文教辅教材及课外推荐阅读书籍,有作品被选为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卷的分析题。 并收入《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成》《世界华文微型小说获奖作品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名家名作丛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论》(新加坡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论文集》(泰国版)、《感动大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震撼大学生的101篇小小说》等100多种集子。作品曾被《中国文学》(中文版、英文版、法文版)、《人民中国》(日文版)、《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家文摘》《新世纪文学选刊》《短篇小说选刊》《小说精选》《书摘》《读者》《青年博览》《传奇文学选刊》《杂文选刊》等数十种报刊选载、转载。海内外数十家报刊与网站介绍过凌鼎年其人其文,做过封面,登过照片,发过记者专访、人物写真,以及研究凌鼎年作品的作家论、评论等,有多位大学毕业生的学士论文或硕士论文是研究凌鼎年微型小说的,广东湛江师范的大学生还撰写了系统研究凌鼎年微型小说的20万字的评论专著《感动大学生的六位小小说作家之凌鼎年卷――先飞之鸟》。国内先后有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大、四川大学、广东湛江师院、三江大学、同济大学、湖南邵阳学院文学院、湖南株洲师专、北京旅游专科学院等十多所大专院校开课讲过凌鼎年的微型小说。作品曾获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大赛最高奖,集子曾获全国微型小说个人作品集(1980--1995)优秀作品奖。入选中国作协等单位评定的(1982-2002)中国当代小小说风云人物榜,获“小小说星座奖”。另外获过《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写作》《小说界》《南方文学》《四川日报》等刊物大大小小180多项奖。主编并与人合作主编过《世界华文微型小说新作选》《中国当代幽默微型小说新作选》《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十家精品集》《江苏微型小说作家群作品集展示》《紫鹦鹉文库》《新纪元文丛》《世纪风丛书》《中国当代小小说名家新作丛书》等多种丛书100多本集子。作品被中央电视台等改编拍摄成电视单本剧,创作过电影、电视剧本《刘家港:郑和》。应邀参加过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召开的第一届至第五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是我国唯一参加过五届研讨会的作家。应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邀请赴美国参加过“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应邀访问过台湾、香港等地区。还应邀到新疆、内蒙古、湖北、河南、浙江、江苏等多个省市去讲课。曾多次被聘请为全国性微型小说大赛的评委。还策划过多项全国性文学活动。名列《世界名人录》《世界名人辞典》《国际名人辞典》《亚洲艺坛名流》《东方之子》等100多种辞典。凌鼎年是目前我国微型小说界创作、发表文学作品最多,出版个人集子最多,获奖最多,写序最多,主编集子最多,社会兼职最多,应邀参加海内外文学活动最多,在海外影响最大的微型小说作家。被海内外小小说同行与评论界誉为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创作的代表”、“领头雁”、“大哥大”、“小小说文坛司令级人物”、“中国小小说之王”、“中国小小说的名片”、“微型小说文坛的劳动模范”、“微型小说获奖专业户”,并把凌鼎年小小说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称之为“凌鼎年现象”。国际儒商学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暨南大学潘亚暾教授在《三见凌鼎年》一文中写道:“凌鼎年是未来微型小说界的金庸”;上海复旦大学文学评论硕士、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学者乔鲁在一篇评论中写道:“我国在世界华文文学界同时以微型小说的创作者、组织者和研究者而最著名的人士则非凌鼎年莫属……众多的海外华文作家们是因为凌鼎年而知道中国有个太仓”;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学者、广东佛山大学姚朝文副教授在其出版的《华文微型小说学原理与创作》著作中认为:“凌鼎年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微型小说作家”;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张春荣教授在台湾尔雅出版社出版的《极短篇的理论与创作》一书中认为:“大陆微型小说在创作及理论研究上分别有突出成绩,前者以凌鼎年、刘国芳为代表……”曾任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现任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的黄孟文博士认为:“凌鼎年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尤其是在微型小说的创作与理论方面。在中国和海外,他都有很大的影响”;澳大利亚资深华文作家、澳洲维州华文作家协会名誉会长心水在《凌鼎年先生印象》一文中说:“凌鼎年是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界的一朵奇葩”;加拿大多伦多seneca学院的作家、翻译家harry j huang教授在撰文评论凌鼎年的作品时认为:“凌鼎年的许多作品,不仅中国读者能够欣赏,而且跨民族、跨文化、跨语种的读者也都能欣赏”;日本国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日微型小说比较研究学者渡边晴夫教授说:“凌鼎年是一位在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界起着桥梁作用的作家”;韩国著名汉学家、韩国白石大学柳泳夏教授认为:“华人是很喜欢哲理的民族,凌鼎年的作品很有哲理性,他是典型的华人作家;”德国作家、画家谭绿屏在印尼万隆召开的第五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上撰文说:“凌鼎年的微型小说是一扇观察社会、记录社会的窗口,不仅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具有连绵的不朽性,可供社会学家和历史学者作为时代特征,社会历史的研究参考,其综合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百年后仍是社会史料的研究资料。”通讯地址: 215400 江苏省太仓市政协大院内太仓市作家协会 电话、传真:0512--53523001(办) 0512--53508179(小灵通)E-Mail: L 
如何实现办公信息化建设 摘要: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三农”,切实解决农民获取信息难问题,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省、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此方案。 关键词:办公信息化,方案,信息建设,办公自动化,网络信息服务体系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充分发挥信息的先导作用,本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分步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原则,突出信息服务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农村获取信息难的实际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工作总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农村的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农村信息化实用型、互动型数据库,不断充实和完善;成立各级信息化建设组织机构;信息化设备拥有率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建立健全信息员队伍信息技术培训机制。 (二)具体任务: 1、组织建立市、县(市)区、乡(镇)和村四级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市级要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县(市)区有信息中心、乡镇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室,设立标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培训,强化服务,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和发布信息。2006年市级要丰富完善平台内容和数据库,县(市)区、乡(镇)要抓好试点建设,有条件的村也要设立信息室。明年宽带网络覆盖村要在828个村的基础上达到1200个,两年内基本实现联网。2007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要实现全部入网,逐步形成一个队伍健全、手段先进、制度规范的集采集、分析、预测、发布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2、组织实施网络入村入企工程。为切实解决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依托通讯公司现有的网络建立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完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设立专家咨询、技术指导、市场价格、多媒体互动、农村党建等栏目,利用市农业信息网、当地学校和村委会现有的信息资源,采取微机入网、手机短信入网、IPTV网络电视入网等多种形式,加快农业信息网络终端向村级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大户和农村种类专业协会等延伸。明年全市入网的乡(镇)要达到85%、村要达到60%,三年内基本实现村村入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同时,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大户的信息入网工作,明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协会要实现全部入网。 3、发挥网络优势,提供信息服务。以现有的三级网络为依托,以“佳木斯市三江农业信息服务网”为龙头,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服务功能,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做好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及时发布各种农民所需信息,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努力提高信息质量,提高信息有效性和权威性,逐步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农业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大户提供信息资源,采取会员制方式建立网络信息市场。进行农业价格行情分析、市场预测等信息交流互动,指导和服务于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4、建立农业信息化试点。今年要在全市各县以一个乡五个村为单位建立信息化试点,逐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加快新技术、新经验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开展与农民互动式信息服务。力争三年内100%的乡镇和85%的村基本实现农村经济管理和农业技术应用信息化。 5、加快信息员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培养,解除专业人才缺乏局面。对农产品、销售、贮存、加工动态进行分析、监测和预警预报,建设一支过硬的信息员队伍,保证我市上传信息、发布信息在数量和质量上位居全省前列。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县(市)区要成立组织机构,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各部门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采取有效措施,做到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监督管理“三到位”。 (二)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各县(市)区要按照市制定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总体要求和部署,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方案,与全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方案相衔接,明确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培训,提高信息员的素质和水平。各县(市)区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做好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建立一套长期、科学、规范的培训、认证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和增强全市农业信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信息服务能力。采取现代远程教育、现场教学和市县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重点培训信息采集、传播方法和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常识。通过培训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的“三会”要求。逐步建立一支有经验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各县(市)区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把建设资金纳入投资计划和财政专项预算。引导和推动地方政府涉农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村集体、企业、个人等各类主体介入。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利用多条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共同筹措信息化所需资金,逐步形成共同支撑农村信息化的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要积极争取项目落实,用于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机构建设。 (五)制定安全保障制度。为保障农村信息网络正常运转,各县(市)乡(镇)必须作好网络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和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要采取内外网隔离、设立防火墙、及时杀毒、软件升级等方式,确保信息传播渠道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