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z_gs
2025-09-13 06:35:09
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字体大小如下:1、页面要求:所有内容统一采用A4纸打印。2、题目(三号字,黑体,居中;外文用Time New Roman,加粗)题目应该简短、明切、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3、摘要(“摘要”用五号黑体,摘要内容用五号宋体)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设计、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4、目录(四号宋体)论文编写完成后,为方便读者阅读,有必要编写一个目录。目录可分章节,每一章节之后要编写页码。5、关键词(五号黑体,外文用Time New Roman,加粗)关键词是表述设计(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6、附录(五号宋体)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调查问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应放在附录中,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超过正文。
论文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摘要关键词格式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字体为宋体三号,需要加粗。摘要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之间需要用分号或逗号分开。关键词为宋体小四号加粗字体,需要顶格写,关键词正文为宋体小四号不加粗字体。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所有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可以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则采用相应的哈佛式参考文献标注而不出现序号)。参考文献内容用(宋体、五号;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专著、论文集、报告、学位论文:【序号】作者(前3名),文献名,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终止页;期刊论文:【序号】作者(前3名),论文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始页—终止页;电子文献:【序号】作者(前3名),电子文献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是从文章的题名、摘要、正文中抽出的,并能表达全文内容主题,具有实在意义的单词或术语。国家标准还规定每篇论文选取3-8个关键词, 并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关键词位于摘要之后。 主题词包括标题词、单元词、叙词和关键词。前三者是经规范化的主题词,关键词一般是非规范化主题词。不少文献把标题词、单元词、叙词也都叫作“关键词” 。期刊社将指定主题词表以选择关键词,对同一论文所选择的关键词也可能因人而不同。 大多数科技人员是利用主题检索途径, 通过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工具获取某一领域所需文献的,因此准确选择主题词是十分重要的。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由于其特殊性导致很多同学摸不着头脑,学术堂现将格式要求整理如下: 内封(英文) 《内封》说明: 标题“三号字加粗”全部大写,其它信息“四号字加粗”, 书名斜体; 所有内容居中,字体用 Times New Roman; 姓名采用拼音形式,注意姓名的表达方式; 本页无页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说明: 要求长度 150-300 单词,3-5 个关键词; 本页采用字体 Times New Roman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Abstract”独行居中,四号字加粗; “Key words”四号字加粗; 其他信息均采用小四号字(或英文 12 号字); 本页无页码; 本页行距为多倍行距(25),英文摘要内容控制在一页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说明: 本页所有信息采用汉字“宋体”; 中文标题居中,小三号字加粗; 若有书名,加书名号; “摘要”和“关键词”四号字加粗,其他内容小四号字,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本页无页码, 中文摘要长度 300-500 字,多倍行距(25),控制在一页以内 目录 《目录》说明: 本页采用字体 Times New Roman; “Contents”应为复数,四号字加粗居中; 所有章节标题用小四号字,第一级标题加粗; 各级标题应与文中一致,首字母大写格式; 章节目录一般列到第二级即可,若因文章需要,最多可列至第三级; 标题编码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从“1”开始; 注意:一级标题与其序号间“点和空格”,二 级和三级标题与其序号间“空格”(文中相同); “Acknowledgements(致谢)”为必需项,正文尾页; 正文 《正文》说明: 从本页开始设置页码,“下居中”,从 1 开始; 文章标题小三号字加粗居中,实词首字母大写 各级章节标题均顶头加粗,除第一级标题用四 号字外,其余各级标题均用小四号字; 每完成一个章(节),空一行,再进入下一章 (节)。 正文文字每个段落前缩进 4 个字符(4 个字母 的位置),全文字体 Times New Roman; 直接和间接引用的观点均应标明出处(方法:夹注。详见举例, 红色部分。引用出处与一个相同时可用 ), 直接引文斜体加引号后再标注; 夹注部分应与“Bibliography”相对应,即:所 标注的人名应在“Bibliography”中能找到; 正文中若有个别词语或内容需要特别说明或 注解时,用“脚注”方法处理; 正文行距设置“每页 38 行”。方法:“文件(页面布局-页面设置)”---“文档网格--“只指定行网格”---“每页 38 行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说明: 参考文献(Bibliography)是一切研究的基础,请选择高质量的文献(时效性和关联性)。 Bibliography 应包含文中标注过的文献,和虽未引用但阅读过的重要文献。不少于 15 条(中 英兼有)。 “Bibliography”居中四号字加粗,其余小四号 字; 英文条目在前,汉语条目在后,以姓氏字母或 拼音为序; 英文条目中,文章名引号,书名和期刊名斜体; 中文条目中,期刊名和著作名不加书名号,但在文章名中的书名需加书名号; 每条目前不加序号,首行顶头,其余行缩进四个字符(两个汉字位置,详见上例) 英文期刊条目格式:作者姓, 名 “文章名” [J] 期刊名, 年(期): 起止页码 英文著作条目格式:作者姓, 名 著作名[M] 出版地: 出版商, 年份 中文期刊条目格式:作者姓名 文章名[J] 期 刊名, 年, (期): 起止页码 中文著作条目格式:作者姓名 著作名[M] 出 版地: 出版商, 年份 网络资源条目格式:作者姓名 文章名[EB]网址 (没有版权人的网络资源不建议参考) 学位论文条目格式:作者姓名 论文名[D] 大 学(机构), 年份 注意细心观察各成分之间的标点符号,没有“。” 出现; 致谢 《致谢》说明: “Acknowledgements”居中四号字加粗,其余 信息小四号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