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jingyuan
一、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努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注意观察能力对智力发展的重要性幼儿的天性中,对一切新奇的东西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周围的世界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是,幼儿往往不能自觉地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并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地观察。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教学内容确定观察的对象,在此基础上拟订出观察步骤,为幼儿创设必要的条件。①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美的感受力。观察与感觉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效果。美术活动的教学内容比较广泛,从小到大,从生物到事物,都可以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而这些单凭教师的讲解、示范,孩子是很难掌握的。这要求教师要有步骤、有目的地带领幼儿去观察、比较、判断,让孩子们在自然中获得细致的认识,使孩子自己能够体验、感受到真实的事物,孩子们一下子就能用自己的方式从画面上反映出来。要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秀丽的山川、雄伟的建筑、深秋的红叶、节日的焰火等,使幼儿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再次,要提供机会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如绘画、剪纸、雕塑及各种工艺品等,从作品的构图、鲜艳而和谐的色彩、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美的存在,从而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②在观察中发展幼儿美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在绘画时,往往是看到什么就简单地描绘出来。如果是先让幼儿观察,然后教师再加以引导,引导孩子展开思路、充分想象,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如:孩子在观察两条鱼缠绕在一起时,就会想象成是鱼妈妈和鱼宝宝,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画出了鱼妈妈和鱼宝宝相亲相爱的画,创作出《鱼宝宝找妈妈》,而不再是单单描绘一两条金鱼的简单形态。在户外写生时,观察天上的白云后,孩子们会想象成某只小动物、一辆车、一朵蘑菇等等,从而画出了一幅幅充满童心的幻想画。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在观察中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地把握事物的特征。指导幼儿观察的方法可由远及近,也可以由上而下,可先整体后局部等,让幼儿养成有条不紊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从而让他们能够学会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次序地观察,使幼儿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二、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绘画易诱发孩子的想象力。不论是主题画还是意愿画,孩子都能表现出他所想象的那个事物的形象。尽管画得不可能与生活原形一样的“像”,但孩子们仍是认真地满怀激情地去表现物象在他们头脑中的“真实”反映。也正是那所谓的不“像”中,融合了孩子那惊人的非凡的想象力。孩子在绘画中的大胆想象,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技能技巧的提高可在长大后进行系统的训练,而这种创造性的表现,这非凡的想象力的培养,却是幼儿期一个主要的任务,对以后的发展意义深远。所以,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好时机,应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过分地灌输成人式的技巧,既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又会限制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可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小制作活动,让幼儿多动手。幼儿对动手实践、亲自尝试的需求总是那么强烈。教师正可利用这一特点,因势利导,促进发展。如彩塑小动物,制作贺卡,既可让幼儿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到美术活动的一般规律,又可使他们在这立体形态的构成中促进手、眼、脑的协调发展,从而使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提高。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越来越显示出不可缺少或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者应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思想认识,端正态度,努力挖掘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独特功能,使幼儿的智力得以全面发展,让幼儿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受益无穷。 
在我国现阶段的学前美术教育中存在两种相互背离的情况:有些教师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传授,无视儿童的自由表达;有些教师过分强调儿童的自由表达而忽视必要技巧的传授。这两种做法都是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遮挡实验研究,考察学前儿童遮挡绘画的表现及其与空间表征的关系,为遵循发展适宜性的学前美术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通过对上海市某幼儿园和某少儿美术培训班的绘画活动进行观察,了解并反思学前美术教育活动的现状;通过访谈幼儿家长,了解现阶段家长的美术教育观,为幼儿园搭建合理的家园合作平台提供借鉴。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是指以上海市3所普通全日制幼儿园的3岁、4岁、5岁、6岁幼儿各30名为被试进行遮挡绘画的研究;实验为被试内设计,采用个别施测的方法。观察法主要是对上海市某幼儿园和某少儿美术培训班的绘画活动进行观察,对活动过程录音、转录。访谈法的主要对象是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访谈内容记录或录音。 实验研究的主要结果: 1)5岁左右的儿童已经有掌握诸如“省略遮挡线”的绘画技巧的需要,并自发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表征物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2)从4岁起,越来越多的被试如模型所示匹配出表示物体相挨的图片。 3)超过2/3的5岁和6岁被试能根据图片正确地复原出模型。 被试对图片所表征空间信息的理解好于儿童在遮挡绘画上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一味回避给学前儿童传授必要的绘画技巧的做法是不妥的,学前美术教育应该坚持发展适宜的原则,根据儿童的实际需要支架儿童的发展。 对实际教学活动的分析表明:优秀的少儿美术教育并不回避绘画技巧的传授,而是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活动的各个环节,应该在各个方面下工夫。 对家长的访谈与分析得出: 1)尽管家长的学前美术教育观有所提高,但其认识依然比较肤浅。 2)家长对学前美术教育认识的不足与幼儿园家园合作做得不深入、不充分有关。 发展适宜的学前美术教育需要家庭、幼儿园,家长、幼儿教师的共同参与,在论文的最后,对如何才能更好美术教育提供建议,为美术教育的实践服务。
随着学前教育在国家教育中的不断重视,而学前教育的规模在高职院校中也日益壮大。作为培养优秀幼儿园教师的基地,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学是不可忽视的。而幼儿美术教学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孩子们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在绘画中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我总结了十多年从事学前美术教育的经验,谈谈学前教育中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效措施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