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8433544
【三十年岁月如歌】 改革开放,是中国全民族的大事,使中国的经济有了腾飞式的发展。时光飞逝,如今,邓爷爷提出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迎来了它三十周年的生日,虽然我知道的事不多,但从爸爸妈妈那里也了解了许多关于改革开放的记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记得邓爷爷说过的这句话,改革开放后,祖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到现在的“神七”顺利升天,让我们对祖国美好的明天更加憧憬。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它真正地走进人民群众,让人们的生活变的更加绚丽多彩。爸爸刚上小学的时候,家里有了一台收音机,而这在当时的村里还是一个很值得炫耀的事情,每到晚上,爸爸家的院子里就坐满了街坊邻居们,奶奶便拿出收音机,竖起天线,小心翼翼地按开开关,大家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听着收音机里的新闻,还听《杨家将》、《岳飞传》这类的评书,爷爷奶奶到现在还能给我说上一段呢! 后来,村里便有了第一台电视机,这可是破天荒的大事,村里就这么一台电视机,还有专门的人看管,到了晚上,村委大院里便人山人海,争相观看,爸爸甚至有时不听奶奶的话,没吃饭就跑去占地方,等着看电视。爸爸与我回忆着他的童年,那时候他最爱看武打片,记忆最深的便是《霍元甲》、《陈真》、《再向虎山行》等,爸爸现在回忆起来依旧是满脸的兴奋与朝气,还跟着电视上学起了什么“霍加拳”,最流行的歌自然也是《霍元甲》的主题曲“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原来当年老爸也有过这样疯狂的追星经历啊! 再后来,较为富裕的人家里就买上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黑白电视机,12寸、14寸的,一家人就守在一个巨大的“火柴盒”前享受着科技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与温馨。或是放电影,前面一个大幕,后面用机器放映,简单的设施,却把满村的人招来了,在幕前坐着马扎,磕着瓜子,享受这一难得的娱乐时光。去年我去我奶奶家,也有幸看了一次,与以前不同的是,画面变成了彩色,也变得更加清晰,这样的电影,来看的人依然很多,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个时光。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现在,,娱乐设施对比从前可真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清电视,数字电视,液晶电视……电视频道更是无以计数,遥控器在手中轻轻一按,就可以随意调台,电脑也是,代代更新、淘汰,越来越省钱,却越来越高级,任何国内外的新闻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还有DVD、MP4、照相机,摄像机等等一应俱全,当然,也有许多健身器材供人娱乐。使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可以用这些高科技的娱乐设施来放松心情,每天都能无比的开心,真棒! 改革开放,让各个国家的文学、艺术、文化、科技都流入了中国,到大街上一看,几乎到处都能看到耳朵里塞着耳机,手里拿着手机的人们。新潮的时装,口中不再单一的语言,时尚的年轻人,流行的书籍、世界名著,特色的异国风情,各式各样的国外文化丰富着我们的生活,真正的“与国际接轨了!” 三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造就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崛起,也向世界展现两种更多精彩与繁荣,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绚丽多彩,改革改变了中国的形象,赢得了世界喝彩。我相信,中国将继续开拓创新,最终会以崭新的风姿屹立于世界,中国人民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从100多年以前开始的。1840年以后,中国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历程。但是,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还只是为现代化提供某些条件和基础,而没有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则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而中国在1978年以前的情况则与此完全相反,是计划经济、权威政治、人治国家、单一文化、封闭社会。因此向现代化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先后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逐渐地展开,从而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和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弄清楚这些变化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脉络,对于今后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这个过程是从经济生活中开始的,尤其是从经济生活的最深刻的层次即社会利益结构的大变动开始的。 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以1978年为界限,前后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许多文章中做过阐述,这里可以简单地说一说。 在1978年以前的30年间,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是一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这个利益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个体利益绝对地服从整体的利益,同时,个体之间在国家的控制与调节之下,实现平均化。而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由几个大的板块构成的,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所谓利益的平均化则是在各个板块内部实现的。 在这种利益结构中,国家所有制以及从属于国家所有制的集体所有制构成了人们追求利益的唯一源泉,离开了这个唯一的利益源泉,人们就会丧失一切利益,从而失去生存的条件。为了维持这个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手段对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使人们逐渐忘掉了个人利益,从而使社会处于失去动力的状态。再加上文革的破坏,便使国民经济衰落到崩溃的边缘。这便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因。 因而,改革开放以后的首先也是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从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出现开始的: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发展起来以后,中央的政策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即允许在公有制之外的多种所有制的存在。这样便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使人们有可能摆脱公有制的束缚而到体制外去追求利益。同时,原有的对个人利益的压抑政策也开始松动了。这样,就在人们的观念上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即人们的利益意识开始觉醒。与此同时,原有的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便崩解成无数个小碎片,造成了社会利益单元的个体化。也就是说,,社会利益结构从几个板块构成的整体性结构变成了原子结构。从而使个人利益问题被提上日程,使得个人利益的追求变成合理、合法的事情了。 而当长期被压抑的利益意识一旦觉醒,就如洪水决堤一样产生了普遍而强烈的利益饥渴现象。人们开始如饥似渴地追求利益,而且这种追求向各个领域中迅速展开,形成一股巨大的浪潮。正是这股浪潮便给整个经济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的一切成就,特别是经济方面的巨大而迅速的发展,都是靠这种活力和动力的支撑才取得的。这是主流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