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空间观念论文怎么写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8

喵喵喵喵~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空间观念论文怎么写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wangwang9816

已采纳
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技巧三:依据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选题。文献资料是支撑、充实论文的基础,同时更能体现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观点,因而,作者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进行选题和提炼标题,即成为第三大技巧。技巧四:从小从专进行选题。所谓从小从专,即是指软文撰稿者在进行选则和提炼标题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记全而不专,大而空洞。参考文献格式要规范,严谨,基本要求超过三十篇(工程硕士20)。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在论文中有引用的地方。所有图形公式都要自己完成,拷贝、复制是不允许的。尽量不要用我或者我们这样的字眼,也就是口语化的东西要杜绝。图形都要有英文的title。页眉需要有下面信息。摘要和目录是专家评审的主要翻阅的地方,一定要让摘要和目录体现所做工作和创新点,所以摘要和目录的编写很重要,往往容易被忽视!表格需要有编号并至于表格的上方,不同于图形的放置于下方。论文的结构一般是背景介绍·研究现状现有算法、技术、手段或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提出的新的算法、协议、方法、技术或手段对自己提出的方法、技术或手段进行实践、分析和比较结论和展望论文撰写时,一定要注意书面语气,不要有口语化的成分,很多同学没有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写的内容过于口语化,应注意!

空间观念论文怎么写

279 评论(12)

音乐安静

5000字的小论文是不难写的,你可以参照以下的方法进行:小论文是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写作小论文的基本要求:第一,观点正确,符合实际。观点正确是小论文的生命。不得主观臆造,也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实事求是,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有所创造,见解独到。衡量一篇小论文质量的高低的标准是有无创见。第三,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第四,广泛占有材料。  论文的结构主要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一般由标题、作者署名、内容提要、关键词、引论、本论、结论、参考文献等8部分构成。  (1)标题小论文的标题就是小论文的题目。有人说文章的标题如同文章的“眼睛”,“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透过人的眼睛流转可以窥视出入的心灵,透过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小论文的标题,关键要简要、明白、确切、有亮点、可读性强。选题不宜过大、过难、过于专业化。小论文题目的用语可粗略地分为以下几组:第一组,“浅议”、“浅谈”、“小议”、“刍议”、“浅见”、“管见”等。例如:▲《浅谈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刍议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区域性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管见》   ▲《普通高级中学编制管理浅见》   ▲《小议“差生”》   第二组“初探”,“探微”、“探索”等。  例如:▲《浯文学习方法初探》     ▲《加强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探微》     ▲《中学生创新能力探析》  第三组,论述事物之间或事物之间的关系,中间通常用并连词“和”、“与”、“及”等联结起来。  例如:▲《社会保险和劳动就业》     ▲《人才流动与社会保险》     ▲《标准分数的原理及运用》  第四组,题目界定论文内容的范围和研究对象。一般以结构助动词“的”为标志词。  例如:▲《研究性学习选题的几个问题》  第五组,题目一般以“评”、“析”、“辨”等为标志词。  例如:▲《〈闲情赋〉之评价种种》     ▲《〈满江红·怒发冲冠〉系岳飞所作辨析》     ▲《〈诗经·豳风·七月〉作者考辨》  第六组,用提问的方式说明论文研究的问题与范围。  例如:▲《怎样培养小学生初步空间观念》  (2)作者署名  文章的署名是作者文责自负和拥有版权的标志。集体研究成果,署名的次序按对文章的贡献大小排列。个人的研究成果,署个人的名。  (3)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论点加以介绍。其目的是使读者迅速了解论文的主题和主要内容,确定有无阅读的价值。写作时要把握以—卜几点:①字数在200字左右;②要重点突出,把论文中表述的新发现、新成果、新观点和最能引人注目的东西介绍出来;③采用第三人称写。  (4)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一类。它是论文的提示性中心词语,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每篇论文约写3—8个关键词。关键词的作用是方便文献检索。  (5)引论  这部分一般应概述以下问题:①说明确定研究这个问题的理由、目的和意义。②说明这个问题的背景。③提出需要论证的问题,并说明论证的方法和手段。  (6)本论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中心内容。写好这部分内容,关键在于论证,即证明作者所提出的论题。详细地阐明作者研究的问题,特别是作者提出的新颖的、独创性的见解。常用的论证方法有证明和反驳两类。证明有举例法、分析法、引证法、对比法和类比法等。反驳有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方法等。  (7)结论  这一部分是问题解决的答案,是对正文中分析论证的问题,进行综合、概括得出的结果,这是全篇论文的归宿。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附加部分。其作用是列出在研究这一问题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哪些文献资料。写上这一部分,一是反映作者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二是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避免抄袭之嫌;三是为别人提供查证的线索,避免转引他人观点而产生的误解。  参考文献:①参考文献是论文中所有引文以及引用观点的文献出处。 ②以在文章中出现的次序为“参考文献”排序,序码用方括号放在加注处的右上角。 ③参考文献的序码应与文章加注处相对应。加注的方式主要有尾注、脚拄和夹注几种。如果论文要投向某刊物,还要按照该刊“致撰稿人”中对作者投稿提出的具体要求撰写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格式:  A、报纸类  注号作者·题名·年·日,报纸名  例如:[1]左春明·我们的课堂教学怎么了·2002·1·11,中国教育报  B、期刊类  注号作者·题名·刊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例如:[1]邹尚智·发达国家中小学素质教育新动向·学科教育, 2001,(11):42  C、专著类  注号著者·书名·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如:[1]智尚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6--107  D、论文集  注号作者·篇名·主篇·文集名·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如:王远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邹尚智·中国素质教育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215  E、网络文献  从网上获取的资料,应注明网站名
211 评论(8)

mario007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这样说过:“几何就是把握空间……那是儿童生活、呼吸和运动的空间。为了更好地在这个空间里生活、呼吸和运动,儿童必须学习了解、探究和征服空间。”但传统的几何教学,内容差不多都是计算和证明,很难找到与“空间”有关的知识,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的形成和培养受到相当大的限制。这次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无论是在“空间与图形”的具体内容上还是陈述方式上都作了较大的调整,增加与强化了有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知识。因此,“空间观念”对广大教师来说也成了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新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把《标准》的要求落到实处。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空间观念”是几何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概念。所谓空间观念,是指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关于物体的形状、大小、相互位置(方向、距离)的表象。空间观念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空间想象力。《数学课程标准》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能够有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有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能描述实物和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相互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进行思考等。2、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提出:学生通过“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这足以说明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是新理念下数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空间观念也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空间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丰富的几何知识体验出发,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途径应当多种多样。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探索出如何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特别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使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建立,形象思维得到发展,数学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国际数学教育从单纯强调几何的推理价值向更全面的体现几何的教育价值发展,特别是在几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操作、试验、探索并进行合理推理等方面,更加重视“过程性”的教育价值。针对我国传统的几何教学中,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难以得到真正有效地发展的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李星云教授在《小学数学专题研究》一书中指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是学生的一种比较重要的解题能力。在《标准》中,专家指出:学生经验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发展空间观念的途径应多种多样……“空间观念”成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许多专家和教师正在不断探索有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内容、情境和教学方式,力求把空间观念从理念变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现实。四、研究的理论依据1、多元智能理论。自从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以来,该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教育上,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数学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自我认知能、自然认知八项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空间智能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周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表现为对色彩、线条、形状、结构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能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能表现出来。2、“从做中学”理论。这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他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它将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学生能从那些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从而帮助其成长和发展。五、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 研究对象:所教六(4)班的37名学生。2、研究内容:(1)通过对本班学生的观察和调查,了解他们空间观念的现状,分析并找到影响学生空间观念建立的因素。(2)通过研究探索出培养六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力求把空间观念从理念变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现实,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六、主要研究方法:(1)文献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搜集、阅读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进一步理解课题的研究内容,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2)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实践、学生的活动等进行分析、反思、总结,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成文章,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并在这种良性循环中不断提升研究高度,提高科研能力。七、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时间一年:2010年3月——2011年3月,分三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2010年3月— 4月)确定课题,申请立项,制定研究方案。2、实施阶段(2010年4月— 2011年2月)按照研究方案,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重点研究培养六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认真做好研究资料的记录、整理等,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读相关书籍 ,撰写读书笔记和课例分析。3、结题阶段(2011年3月)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 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八、预期研究成果1、结题报告2、与课题相关的教学案例、论文。九、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 研读书目 作者 研读时间安排《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3——3《儿童心理学》 王振宇 3——6《小学数学专题研究》 李星云 3——6《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7——2《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刘娟娟 7——2
22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