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简介(2)病毒只能在细胞内繁殖,完全依赖于机体细胞提供合成和能量。(3)病毒具有严格的细胞寄生性,对抗生素具有抵抗作用,所以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一般无效或疗效甚微。(4)病毒可根据其核酸类型分为R N A 和D N A 病毒,也可根据感染途径分为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等。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轮状病毒、E B 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常见疾病常见病毒性疾病包括,流感、艾滋病、麻疹、风疹、天花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水痘、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等。(1)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在分类学上,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借由空气迅速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此外在人类出现的各种流感中,易感人群都是儿童,所以更需要儿童流感的防治。抗病毒中药以抗流感病毒药物最多,如常用的金银花、连翘、板蓝根。(2)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病原体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第1亚群,呈球形,为单股RNA病毒,外有类脂囊膜,表面有血凝素,能凝集鸡红细胞,病毒在胞浆内增殖,对温度、乙醚、酸等都很敏感,其抗原性较稳定。本病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3)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诊断,肝炎病毒至少有5种,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4)肠道病毒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新型肠道病毒共71个血清型,肠道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轻者只有倦怠﹑乏力﹑低热等﹐重者可全身感染﹐脑﹑脊髓﹑心﹑肝等重要器官受损﹐预后较差﹐并可遗留后遗症或造成死亡。中药机理(1)直接抗病毒作用直接杀灭作用 是指中药对病毒侵入细胞前的杀灭作用;阻挡浸染作用 是指中药阻止病毒对细胞吸附和穿入的作用;抑制繁殖作用 即抑制病毒自我复制过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