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215fei
001 梁启超文学观的时代意义 002 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研究 003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004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005 论鲁迅小说的“立人”思想 006 论《祝福》的艺术特征 007 论鲁迅散文《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 008 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 009 近现代报刊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 010 论近代翻译文学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 011 胡适《尝试集》与中国新诗 012 论周作人对新文学的理论贡献 013 论郭沫若《女神》对新诗的影响 014 论郭沫若诗歌创作对中国现代诗歌的贡献 015 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浪漫主义色彩 016 论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 017 论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创作 018 论冰心诗歌创作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019 《新青年》研究述评 020 “小诗”派研究 021 郁达夫小说的感伤抒情特色 022 论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现实文学主义的贡献 023 论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024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025 论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征 030 论闻一多的新诗理论贡献 
密切与人民的联系,适应时代的需要,深刻地反映社会,提高文学的人民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反映我们伟大的时代,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曾见论者说,文学与时代无关,与时代越疏离就越回到“文学的本真”。危哉斯论!文学的“本真”是什么?就是作为人类活动和自我实现的基本领域,文学参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劳动创造,以艺术形态反映社会、服务社会,就是它的生活-社会-历史-文化的含量及其优劣,以及它们“进入”艺术的深度及其技巧的高下。中国当代文学,循此前进,庶几可望远大发展!现在问题恰正是文学疏离了它的本真。
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下面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阿Q“精神胜利法”的心理学分析 《阿Q正传》中的丑陋人性 《伤逝》和《寒夜》爱情悲剧比较研究 鲁迅《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比较论 《狂人日记》的解构主义特征 《狂人日记》的反讽叙事 在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穿越——鲁迅《狂人日记》的叙述学解读 社会学场域中的悲剧之痛一一鲁迅《祝福》之还原性解读 论鲁迅小说的叙事伦理 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主体意识 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疯癫意象透视 鲁迅小说中人物“死亡”现象初探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分析 论鲁迅《野草》的原罪意识 郁达夫作品中的忏悔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