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7

山师刘晓明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幼儿园有关绘本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敏min考研

已采纳
“绘本”是幼儿园里不可少的教学资源。有人说:“打开绘本,走进一个世界。”阅读绘本,不只进入故事情境事件,更是开展幼儿经验的最佳媒材。在幼儿园教学实务中,不乏有以绘本来发展课程的案例,虽然如此,但是幼儿园的做法各有不同。在此,笔者分享过去曾带领幼儿园发展绘本教学的经验,提供有兴趣发展绘本教学的幼师同僚参考。一、 平时储备绘本能量绘本教学的第一步,是要先涵养教师自我的绘本能量。时下市面上出版的绘本童书,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面对琳琅满目的绘本该如何选择,经常让幼师毫无头绪,不知该从何下手选择哪一本绘本来阅读,更遑论要选择一本绘本来发展课程了。这样的无助感,是许多新进或是较少接触绘本的幼师的心境。因此,在平时即储备绘本能量,以备绘本教学之所需,乃是不可或缺的。(一)收集绘本讯息,建构绘本资料库若要以绘本发展课程,教学者本身必须先喜爱绘本,才能将对绘本的喜爱感染给幼儿,同时教学者还必须经常搜寻绘本相关讯息,不论是新出版或出版已久的绘本,因为即便是出版已久的绘本,也有可能是之前自己在整理绘本时的漏网之鱼,或者因为寻找与此次教学主题相关的绘本时才发现的。因此,不断的蒐集绘本讯息,以建立绘本资料库,乃是绘本教学的首要之务。绘本资料库的建置,也必须是有系统、有规划的。建议使用Excel 软体将绘本资料一一键入,必须包括书名、封面、文图作者、绘本中涵盖的主题(含主要主题和次主题)、出版年、获奖情形、内容大意等。(二)熟读绘本,发想概念建构绘本资料库之后,接着就要熟读绘本。阅读时,可以利用心智图将绘本的相关讯息做成笔记,可称为绘本概念图。每本绘本都可能同时包含几个主题,如:尊重、性别等,这些都应该记录在绘本概念图上,因为发展不同的主题课程,所应用的绘本主题重点也会有所不同。阅读绘本时也要同时思考:这是什么主题概念?唯有熟读绘本,才能激荡发想如何以此绘本来发展课程,了解绘本中有哪些情节事件可以延伸发展成为教学活动。这个部分,着实需要花时间和下功夫。二、 绘本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绘本教学之前,必须做好下列几项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一)选择主题绘本主题绘本的选择原则有二,一是依所进行的主题概念,选择涵盖这些概念的绘本,举例来说,若要培养幼儿自我认识的概念,则可以选择自我认识概念下可能涵盖的次概念,如:与性别、情绪相关的绘本。二是直接选择一本绘本来发展课程,以《我不知道我是谁》一书为例,故事中的主角─兔子达利B,为了探寻自我,经常在想“我是谁?我吃什么?我住哪里?”的问题;老师则是以这本书来进行一个绘本教学,从导读故事开始,然后进行故事讨论,再设计一些认识自己、自我探究的活动。(二)细读绘本选择主题绘本之后,接着就要再次阅读绘本,以及思考服膺教学主题的概念,并绘制主题绘本概念网。(三)思考故事讨论及概念深化的提问细读绘本之后,再来就需要思考故事讨论,以及如何深化概念的提问。可透过以下步骤来进行:故事内容的理解: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从角色、情境、问题、事件、结局来解构故事。自我感受的引导:从角色认同延伸至自我感受的引导,如问幼儿:“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主角,你会怎么做?”生活经验连结:引导幼儿回想自己的旧经验,如问幼儿:“你以前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会怎么做呢?”(四)设计多元的延伸活动选择和细读绘本之后,就要开始思考哪些情节事件可以延伸成为教学活动,或直接复制绘本中的情节作为教学活动。至于什么时候要用延伸的情节事件作为教学活动,或什么时候要直接复制情节作为教学活动,则是教学者配合主题情况而做的课程决定。三、 教学时的引导重点实际进行绘本教学时,幼师可以依循下列步骤:(一)读绘本,听故事主题绘本的介绍,可以多元方式来进行,如:老师导读与朗读、幼儿看图说故事、老师导读后再请幼儿朗读。导读绘本时,除了朗读文字外,也要引导幼儿读图,配合图文的阅读将有助于后续的故事讨论。(二)读完绘本,讨论故事读完绘本之后,回到故事里来讨论故事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唯有透过故事讨论才能了解幼儿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多少,才能强化幼儿对于主题概念的认识和体会。故事讨论,必须是循序渐进的,从故事内容的讨论,再到自我经验的分享。故事内容的讨论,建议使用“故事结构法”来引导幼儿表达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所谓的“故事结构”乃指组成一个故事的基本要素,每个故事不外乎都是由角色、情境背景(时间和地点)、问题、事件、结局等构成,故事结构若用6W 来对应的话,就更容易明白了: 故事里有谁(who,角色)? 什么时候(when,时间)? 她/他在哪里(where,地点)? 她/他怎么了(what,事件)? 为什么(why,原因)? 她/他怎么解决问题(how,如何)?在幼儿能表达所理解的故事内容后,再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可以透过提问:“如果你是故事里的主角,你会怎么做?你以前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三)发展创意延伸活动创意延伸活动,即是教学前所设计的可能活动。同样的,老师可以依各主题的特性或主题绘本的内容规划多元的创意延伸活动,其中包括语文游戏(如:佳言美句、儿歌创作、故事接龙等)、绘画、体能、戏剧扮演等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四、 教学后的学习评量教学后,幼师透过观察、记录和蒐集幼儿在绘本导读、故事讨论和创意延伸活动中的表现情形,据以省思自我的绘本教学和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形,借以作为后续课程规划以及幼儿辅导之参考。绘本教学可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学习面向,绝非仅以语文领域活动为主,而是服膺幼儿园统整性课程发展的精神,透过听、读、说、画、玩,提供幼儿多元的学习经验。然而,要做到提供幼儿多元学习经验的绘本教学,更重要的是教学者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思维。

幼儿园有关绘本的论文

229 评论(8)

loyself

绘本近几年来,逐渐进入我们的教学中,成为备受大家喜爱的读物。这是因为每本绘本无论从绘画和色彩、以及故事的内容上,都非常吸引孩子,都能提供给孩子非常大的讲述和想象空间,因此备受孩子、老师以及家长的喜爱。那么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开展绘本阅读: 首先,引导幼儿有序的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画的内容。 无论是故事活动还是绘本活动,引导幼儿有序的观察,都是活动中最主要的内容。因为只有孩子主动的观察,才能让孩子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让幼儿对活动充满兴趣,有助于活动的开展。那么在引导幼儿观察过程中,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孩子,先观察画面中的主体内容,例如:图中有什么人或者什么小动物?并引导孩子们说说他们是谁?其次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的背景(引导孩子按照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观察),可以引导幼儿说说图中的主人公在哪里?干什么或者准备干什么?其次,学习故事中生动简洁的语言,并学会运用。绘本除了画面生动,色彩鲜艳,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就是贴近幼儿的生活,语言生动简洁,教师要引导孩子不断的进行感受,学习优美的词语,并帮孩子理解运用。例如在绘本教学《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有一段重复的话语:爷爷拿起衣服翻过来,翻过去,“嗯、、、、、、”他拿起剪刀“咔吱,咔吱”地剪,并用针飞快的缝进、缝出、缝进、缝出。教师在讲解第一遍时,可以有意识的创编翻、剪、缝的动作,并用极慢的语速讲述,引起幼儿注意。到第二遍时,教师再出现同样的动作,孩子就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讲述,到第三遍时,孩子会边做动作,边进行讲述。孩子在不自觉中跟随老师的讲述进入故事的情节,动作的加入也打破了语言课中孩子只动嘴,不动手的缺陷,让孩子好动的天分得以释放。那么在学完故事中的话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运用,例如:教师可以提问,我们还看见过什么东西可以翻过来、翻过去呢?孩子们就会说:我盖的被子可以翻过来、翻过去。我睡觉的时候会翻过来、翻过去。妈妈烙的饼子可以翻过来、翻过去。书可以翻过来、翻过去、、、、、、再次,活动中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学龄前儿童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思维不受限制,可以天马行空的进行想象,所以老师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的想象发挥到极致。孩子们往往一个故事可以想象出不同的结局,还可以想象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是我们成人无法想到的。例如在《爷爷一定有办法》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孩子欣赏故事时,有意的在爷爷想的办法之前停下来,让孩子先来说说自己的办法,然后和爷爷的办法比比,看看谁的办法更好些。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而且在不断的提问过程中,引起孩子的注意,让孩子专注的进入故事,直到故事结束,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最后,挖掘故事中的情感目标,教育孩子学会爱,接受爱。绘本和其他故事的区别还在于:绘本中有许多故事是教给孩子大胆表现自己的爱以及体会父母和周围人的爱,孩子通过阅读绘本体会到这些爱,教孩子做一个能感受到爱,爱别人的人。在绘本教学《猜猜我有多爱你》中,通过兔妈妈和孩子的对话,孩子体会到自己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可以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有多爱自己的父母。有的孩子会说:爸爸,巧克力多甜,我就有多爱你;妈妈,大海有多大我就有多爱你。孩子们通过故事体会到父母的爱,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爱。让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情感健全的人。以上是我在绘本教学中的一些小小体会,希望可以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329 评论(14)

xiexin_52

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经常热衷于与人探讨如何引导孩子读书的话题。的确,良好的读书习惯无论是对于孩子当下的学习,还是长远的人生,都具有非凡的意义。那么,对于幼小的孩子而言,与被称之为“读书的入口”的绘本结缘,无疑是迈向读书之路的第一步。 打造读书氛围拥有良好的读书氛围,对于引导幼小的孩子读书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家庭中,如何打造读书的氛围呢?首先,要给书柜留一个空间。比如家中有一个“直达天花板的书柜”,在书柜下层靠边的位置放着许许多多绘本,从孩子会爬开始,就以从书柜中抽书为乐,以后的站立和走路,都与书柜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和书本朝夕相伴”。这种情况下,与绘本结缘是早晚的事。,发现凡是爱读书的孩子,家里基本上都有一个藏书极多的书柜;而不爱读书的孩子则相反,要么家里的书柜成了一种摆设,放满了其它的东西,要么根本就没有书柜。所以,为了孩子能够与书结缘,给书柜留一个空间吧,那怕是极其简易的书架,只要充分利用起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选择优质绘本为了让幼小的孩子能够持续不断的阅读,还要选择适合孩子的优质绘本供孩子去读。如何给孩子挑选优质绘本呢?要站在“给孩子看的绘本的立场”。第一,给孩子的绘本应该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作品,如果远离孩子的生活,令孩子无法理解,那他们就不会感兴趣。第二,给孩子的绘本应该是可发挥想象的,“把头画得很大,还有色彩过于繁杂,或是画面模糊不清,这些绘本无法让我发挥想象,所以会觉得无聊。我那时喜欢准确的画,幼小的孩子们应该也是如此。第三,给孩子的绘本应该是满怀爱意的、质朴而温暖的绘本。第四,给孩子的绘本应该是可以塑造强大内心的绘本。日本著名童书作家中川李枝子说:“幽默、正义感、同情、爱、希望、信念、自信等等,这些总括起来,不就是强大的内心吗?”对,能够传达这些正能够的绘本当然属于优质的绘本,如《爱心树》讲述了“一个由一棵由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伤感的动人故事。第五,给孩子的绘本应该是好的作家的作品。中川李枝子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在创作的时候,我了是以面对着孩子们时的心情,保持着高度的集中。无法在脑海中形成画面的表达就不能用,模棱两可的故事绝对禁止。从头到尾,都是为了能让孩子们理解,避免被孩子们置之不理,于是挑选出最可靠的词句来表达。”好的作家的作品都是这样站在孩子的角度,精雕细琢而成的,所以,应给孩子挑选好的作家的作品。第六,给孩子的作品还应该是好的译者的作品。改写、删减或者随意篡改、粗造翻译的绘本都会抹杀幼儿阅读的兴趣,保持原作趣味性、艺术性的翻译并不容易,所以我们尊重优秀的翻译者。据我的经验而言,任溶溶、彭懿、梅子涵等几位大师翻译的绘本都值得一读。第七,绘本领域专家的建议值得参考。3、遵从孩子内心首先,遵从孩子的兴趣。中川李枝子说:“读书的快乐中属于个人的,对书的喜好也是各人各样。自己孩子喜欢的绘本与周围孩子的有所不同,并不奇怪。其次,遵从孩子的体验。成年人看书喜欢从头至尾一页页看下去,但对于幼儿完全不必这么刻板。”孩子的体验是重要的,“比起故事的条理,孩子们更喜欢让故事的内容映在心里变成画,并享受这种快乐。”再次,遵从孩子的习惯。“年幼的孩子喜欢绘本。虽然这么说,却也并不是马上就会流露出喜欢的感情。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感受方式,接受方式也各不相同,无法像发工资那样简单地让所有人都得到满足。对于新的绘本,需要观察、了解的时间”。另外,“年幼的孩子和自己特别喜欢的人在一起看着画,听着故事,是最初享受绘本的方式。在这个阶段,无论哪个孩子都想黏着给他读书的人,膝盖上是最好的座位。”如此等等,只有注意观察,才能了解孩子的习惯,在遵从孩子习惯的前提下,一步步引导孩子阅读。
152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