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6

dingdingdd86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心理健康论文总结怎么写初中学生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sonfy

已采纳
中学生身体心理健康论文当今的中国,高新技术在加速发展,经济体制在逐步转换,人们不仅要承受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冲突,社会竞争的日益频繁与激烈,而且时刻要感受着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以及越来越大的充满诱惑与控制力的物质利益,这既对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条件,也对人的封闭和稳定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素质提出了挑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自然地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实验课题组的专家、学者对万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后发现,约有32%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现象。 还有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这些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学习压力感:学生基础差,在学习中又不刻苦不求上进的同学,面对成绩好的同学日益拉开的距离,时时感到有巨大的压力感。 2、抑郁焦虑:经常为一些小事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表现为悲伤、孤独、颓废、悲观、恐惧、紧张、沉默寡言、意志消沉、遇到提问、考试、比赛等心理表现异常。 3、敌对、攻击:听不进教师的正确批评,甚至采取相抵触的行为,不遵守校纪校规,故意破坏公物,和同学之间关系也很紧张。 4、自卑:由于学习成绩差或由于家庭环境差或由于自身因素差,做任何事业都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总低人一等,什么事都干不好,害怕同学取笑自己,害怕教师瞧不起自己。 5、嫉妒: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而心生怨恨,对别人的长处进行挖苦讽刺。 6、任性:在家里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惯了,在班子也就表现为想怎样就怎样,常无缘无故地大吵大闹,常有干危险事和做蠢事的冲动。 以上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外乎三个方面:1、生理的原因;2、心理原因;3、环境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有文章分析,这里笔者不展开。那么如何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呢?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列举了10项心理成熟的标准,这里罗列出来供青年学生们参考: 1、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在内。 2、在行为上能够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 3、接纳自己的身体和容貌。不过分炫耀自己的优点,也不过分掩饰自己的缺点,发挥最大的潜能。 4、情绪表达渐趋成熟、独立。凡事不再依赖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支持与保护。 5、有经济独立的信心。 6、能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职业,而且肯努力奋发,为取得该种职业而准备。 7、在知识、观念等方面,都能达到作为一个公民所需要的标准。 8、乐于参与社会活动,也能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9、在个人的行为导向上,能建立起自己的价值道德标准。 (二)身体健康问题 据说,某重点中学在2001年招飞工作中,整个高三年级报名的男生中,视力基本合格的只有9人,这9个人到武汉去复试时,仅有一个同学视力合格。另据调查显示:某班在期末体育成绩考核中,居于C、D等的竟然有35人之多,占全班60人的一半以上。以上情况说明,当今中学生身体健康问题堪忧。虽然当今社会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独生子女不缺吃不缺穿,但由于升学压力大,学业负担过重,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少了,整天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即使有三操(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和体育课、课外活动,也不见得真正落到了实处。 中学生身体健康有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1、视力严重下降。这个问题在中国非常严重,不仅是中学生,甚至小学生,视力普遍严重下降。 2、抵抗一般性疾病差。由于身体素质差,在春、冬季,学生中患感冒和一般性传染病的很多。 3、经常处于紧张与疲劳状态之中。由于学习时间长,学校作息时间不科学,休息严重不足,学生常常感到紧张与疲劳,上课经常出现睡觉、走神的现象。 4、一般性地劳动也不会做。在家里由于家长的宠爱,家务活根本不会干,在学校里,由于身体素质差,大多数同学稍微重一点的劳动也不会做,做起来也感到很吃力。 5、体育成绩测试,很多项目不达标。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很显然存在上述问题的中学生今后是绝对不适应社会的。那么如何做一个健康的人呢?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十大标准,在这里罗列出来,供中学生们参考并努力地去达到。 1、有充沛的精力,有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开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的形势下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感到有紧迫感、责任感,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健康的个性,预防和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引导和带领他们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促进他们的心理、身体健康地向前发展。

心理健康论文总结怎么写初中学生

187 评论(12)

lec123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起因和表现形式可能是(但不限于)暴力。以下列举暴力的几个分类自我暴力自我暴力的起因可能是(但是不限于)学习压力/社交问题集体暴力群体暴力的起因可能是(但是不限于)师生矛盾/学生矛盾战争程度比暴力深非物质暴力非物质暴力的成因可能包括(但是不限于)权利/恋爱/金钱利益/社交利益网络暴力网络暴力的成因可能包括(但是不限于)网络信息泛滥和监管不力/现实生活的矛盾不能得到处理个体暴力(两个人之间但不限于两个人)个体暴力的成因可能包括(但是不限于)交往矛盾/权利分配矛盾性暴力性暴力的成因可能包括(但是不限于)人的欲望/社会压力/性格和认知的畸形经过思考的有目的的暴力这种暴力的成因可能包括(但是不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日常暴力日常暴力的成因可能包括(但是不限于)社会和人的漠视以及认知障碍
34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