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82

zlq22slx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环境工程研究生论文范文大全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weiyi

已采纳
引论、国际政治学家眼中的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生态环境问题 依国际政治学家眼光看,生态环境问题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依不同兴趣研究的环境保护论文范文,哪怕从国际问题研究(而非国内问题研究)这样一个大范围来看亦是如此。 第一个主要的角度,主要从经济出发,更多反映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兴趣,叫作“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它要求在考虑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力求实现一种比较协调、均衡、有连续性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和认识,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两个世纪以前写下的《人口原理》,简单说,作者的预测是,如果听其自然,人口增长会呈现几何图式(2、4、8、16……),而人类所需的食物的增长最多是算术方式(1、2、3、4……),最后的结局当然十分悲惨。到本世纪50至60年代,欧美一些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开始研究人类的生产活动、科学技术改进和资源消费方式之短期和长期的不同后果,其中最有名的是60年代末提出的名为“增长的极限”的《罗马俱乐部报告》,这份报告及其他类似的文章、专著的一个共识是:如果人类继续现有的科技开发方式、人口增长速度和资源消耗结构不变,那么,地球的生态环境将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有可能耗尽,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也将最终发生非常突然、无法控制的崩溃。8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莱斯特·布朗出版的名著《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观首次做了系统阐述,它分析了经济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土地沙化、资源耗竭、石油短缺、食品不

环境工程研究生论文范文大全

182 评论(10)

indecision

本文结合人机与环境工程中不同研究方向上的几个主要问题,研究了人机与环境工程中的数值模拟方法,并用数值模拟方法解决了目前国内尚无试验研究条件的一些关键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尚处于起始阶段,本文的工作对于推动人机与环境工程中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解决人机环境工程中的工程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介绍了人机环境工程中的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状况,并对湍流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2)在对湍流流动与传热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人机与环境工程中数值模拟所采用的网格生成技术、对流扩散项的离散格式、压力修正与速度修正方法、湍流模型和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方法。3)提出了加压供氧面罩呼气活门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呼气活门静态特性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提出了用呼气活门板的运动方程和非定常流场计算相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加压供氧面罩呼气活门动态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引起活门板颤振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4)编制了通用的座舱气流组织数值模拟软件,使用该软件对某型飞机工作舱内气流组织的设计计算中,采用二维模型研究了座舱内自然对流和供气口位置对气流组织的影响,初步确定供气口的气流速度、温度及其在展向的位置。最后采用三维模型设计计算了工作舱的气流组织,确定了供气口在航向的位置。5)在对国内外结冰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冰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多连续介质模型在欧拉坐标系下建立了空气—过冷水滴两相流动的控制方程,并在一定的结冰条件下对控制方程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在不同攻角、不同水滴有效直径情况下,数值模拟了结冰表面的水收集系数的分布情况。应用本文提出的移动边界技术,模拟了结冰过程,得到了翼面结冰后的冰型并分析了结冰对机翼气动力的影响。6)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1] 杨倩,常士楠,袁修干 水滴撞击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J] 航空学报 2002(02)[2] 范纬强,庄达民,袁修干,李德刚 座舱瞬态热载荷的计算与仿真[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1(06)[3] 吴宏,李娜,梁新刚,过增元 空间站实验舱进出风口大小影响的数值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1(04)[4] 吉洪湖,张靖周,梁波 封闭转静盘腔中紊流的数值模拟[J] 航空动力学报 2001(01)[5] 吴群刚,梁新刚,任建勋,过增元,陈泽敬 方形空间通风换热的气流组织性能数值分析[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0(03)[6] 吴玉庭,林国华,袁修干 空调座舱热舒适性计算[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0(01)[7] 傅见平 直升机防冰技术研究[J] 飞行力学 1999(04)[8] 林国华,袁修干,杨燕生 人机环境系统中CFD的研究[J] 航空学报 1999(S1)[9] 陈婉莹,李克清,王顶忠,郑晓惠,付丽珊 飞机环控系统供气温度、流量和湿度对座舱热负荷的影响[J] 航空学报 1999(S1)[10] 张学学,刘静,蒙毅 载人飞船座舱内空气对流换热地面模拟[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6)
294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