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ciezou
每一次观看《法眼》的节目,我都为故事的主人公叹惋着。无论是挥起拳头砸碎青春的校园霸王,还是离家出走成为人母的花季少女,抑或是因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的毒品青年,无不因在成长中缺少父母的教导、关爱,缺乏家庭的温暖而变得凶残暴戾、违法为恶,以致在人生的道路上离阳光愈来愈远。十几岁的他们本应在校园内挥洒青春,却因为一次的冲动、一时的贪念让青春之花过早地枯萎在教改所的四方小院内。当罪恶的黑暗逐渐取代善良的白昼时,倘若他们能够得到至亲至爱的援助,让爱的阳光再次照亮阴冷的心灵,或许他们的人生之路就将因此而改变。 古语云:“父母德高,子女良教。”好的父母抵得上一百个教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父母必须对孩子的成长负责。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熟记着《三字经》中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人之初,是并无所谓善恶的。刚出生的我们犹如一张白纸,怎会辨别出善恶?所有的孩子都曾经没有角色的定位,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只有当我们投入大人的怀抱后才…点点地变成了今天的样子。华盛顿、林肯、茅盾都曾坦言是父母对自己的影响造就了他们的成功,由此可见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改变着孩子的品性。所以父母应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为孩子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以自身的良好品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与此同时,父母也应承担起对孩子的教导责任。古有仲永因“父利其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的悲剧,今有李刚因教子无方以致葬子前程、声名狼藉的闹剧。父母既然给予了孩子生命,就也应将其教导成为大写的人,而不是一味地放纵孩子,致使孩子坠入罪恶的深渊。在《走向阳光》一课中,主人公小佳也用自身的经历为天下的父母们敲响了警钟:养而不教只会使孩子因疏于管教而失足成恨。 父母的言行教导就如一支画笔,在孩子的人生白纸上定下基本的色调,而温馨的家庭成长环境无疑会在画纸上增添一抹明亮的色彩。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因而家庭必须对孩子的成长负责。 “温暖的茅屋,胜似无情的宫殿;简单的淡饭,胜于凌乱的盛宴。” 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心灵栖息的港湾,而冷漠暴力的家庭环境则如一把利剑,终将斩断亲子间血缘的纽带。在无际的黑夜,当孩子孤独地面对冰冷的房子,内心的恐惧、幽怨便会油然而生;当暴力成为抑制叛逆的手段,当家在孩子心中已失去其温馨的含义而成为囚牢的代名词时,他们便会想方设法地逃离牢笼。这就导致了一桩桩离家出走事件的发生。 正如《离家的冲动》中的女主人公小敏所说:“假若他们当时对我能少一点打骂,多一点关爱,我也许真的会改。”但人生是幅水彩画,无法像素描一样可以擦去重来。人生之路一旦走过就无法回头,而这个十七岁的少女成为两个女儿母亲的事实也无法改变。因为一次冲动的离家出走,让原本光明的前途从此变得暗淡无光,而这一切竟是由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家庭温暖所致。我们怎能不为这样一个家庭悲剧而惋惜?“宝贝,回家吧”这是众多经历着骨肉分离的家长们的心声,但在这声声呼唤的背后我听到了另一个声音,那是许多孩子未曾说出口的请求:“爸爸妈妈,请再多给我们一点关爱!” 与小敏相比,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大多数是沐浴在父母爱的阳光下。有了这份爱的守护,我们便能健康地成长,便能驱散阴霾,让人生不偏离航向。而在这份爱的守护下,我们就更应该珍惜在太阳下散步的权利,与阳光同行,用自重自爱和拼搏奋斗,让青春在阳光下无悔! 
最近其实一直没有去看书,或许没有时间,或许琐事太多,总是如果找理由会有很多很多,但是那些其实都是自己找的借口。于是终于月底了,还是需要看些书来提升自己的,于是精挑细选了《好父母胜过好老师》这本书。 这本书我读的是电子档,因为时间问题,我没有精读,但是泛读之后,也觉得受益颇多。 当代世界教育的潮流是“少教多学”——父母和教师只是引导孩子学习,对孩子直接的教导要尽量少一些,而孩子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则要尽量多一些大一些。 从这个角度来看,“好老师”也许较容易获得,因为他们有专业学习的机会,有更好的领导和业务督导。可“好家长”就不容易了——谁来教他?他有没有学习机会?有学习机会的肯不肯学?学了是不是就能落实在应用上?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一句话,原话的大概意思是我们的家长手中有若干把刀,家长往往就是用这些刀把孩子身上一个个可圈可点的特点给砍掉的。 因此,严重有问题的不是教育孩子,更不是老师,而是家长! 正是从这种认识高度上,《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一书为我们的社会和家长们补上了这一课。 有位哲人曾说过:经验是什么呢?经验就是当头发秃光了以后才得到的那把梳子。 仔细想想,这句话实在精辟。有时候我们总是天真的想,要是时光可以倒流就好了,那样就可以弥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可是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无法从头再来的,比如教育子女,如果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养成了一大堆的坏毛病再来反思,未免为时已晚?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教育失误更令人痛心疾首的呢?孩子的成长是转瞬即逝的事情,如果父母没有远见卓识,不能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那么他们永远是被动的父母 在《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一书中,16位教育专家为我们的家长贡献了他们的最新发现,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的角度,剖析了我们子女教养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在告诉家长们一个个纠偏除弊方法的同时,也坦诚地地阐述了“好父母”比“好老师”更加重要的理念。不仅在“教”——讲方法、下大力气地教,也告诉我们“育”——不仅是生理上的育,更是精神、心理和智能上的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