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年
首先纠正一下错误,地基与基础的概念问题。地基指的是用来承受建筑物的土体部分,是自然的;而基础是把建筑物荷载传递给地基,是人工的。所以地基根据土质情况而划分;而基础一般有桩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箱形基础、筏板基础 
地基分为自然地基与人工地基两种类型。天然地基: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础的天然土层;当土层的地质状况较好,承载力较强时可以采用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天然土层的土质过于软弱或不良的地质条件,需要人工加固或处理后才能修建的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 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
基础按照受力特点和材料性能分: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基础按构造方式分: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型基础等。 适用条件: 1、刚性基础。所选用的材料如砖、石、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但抗拉抗剪强度偏低。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α称为刚性角,设计时应尽力使基础放大角与刚性角相一致。以保证基础地面不产生拉应力,最大限度的节约材料。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的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要求。 2、柔性基础。在混凝土基础底部配置受力钢筋,利用钢筋受拉,基础可以承受弯矩,不受刚性角限制,所以钢筋混凝土基础也称为柔性基础。 3、独立基础(单独基础) 1)柱下独立基础。 2)墙下单独基础。上层土质松软,下层深处有较好的土层时,为节约材料和开挖 方量而采用,砖墙砌在单独基础上边的钢筋砼地梁上,地梁跨度3-5m。 常用砖、毛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 4、条形基础。指长度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 1)墙下条形基础;常用砖、毛石、三合土、灰土建造。 2)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只在一个方向设置。 5、柱下十字交叉基础。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物,土质较弱,为增强基础整体刚度和不均匀沉降,柱下纵横设置条形基础。 6、片筏基础。地基基础软弱而荷载很大时采用。 平板式:在地基上作钢筋混凝土底板,柱子直接支撑在底板上 梁板式:一是在底板上做梁,柱子支撑在梁上。 二是将梁放在底板的下方。 6、箱型基础。适用于地基软弱土层厚、荷载大、建筑面积不大的重要建筑物。高层建筑物多采用箱型基础。
地基基础有条形基础、桩形基础。条形基础:地基基础该被普遍使用,基础梁具有比较大的抗剪、抗弯、抗冲击力,当柱子的荷载比较大而土层的承载能力又很低的时候,做独立基础需要很大的面积,就可以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同时,基础梁整体刚度大,可以调节不均匀沉降。桩形基础:这种类型的基础使用在河道,沼泽附近以及雨雪比较大冻融沉降严重,地质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做好桩形基础之后再在上面做一个条形或者是筏形基础,这种基础一定要专业的单位施工,可以机器打桩也可以人工打桩。设计要求: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2)、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3)、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作变形验算。①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②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③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④相邻建筑距离近,可能发生倾斜时。⑤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性验算。6)、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