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议论文苏轼的人生态度及其作用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4

手机用户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议论文苏轼的人生态度及其作用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只好语文

已采纳
苏轼是古代的那个一个著名的诗人,他曾学过很多的事,也写过词,他的诗让给我们世人留下了很多的警惕。

议论文苏轼的人生态度及其作用

121 评论(10)

不会睡觉的猪

苏轼的人生态度是豁达。寄情山水,力求超越,虽遭贬谪,苏轼并没有把自己封闭起来,常常登山临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美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
261 评论(10)

路遥还有谁

启示:我们要学习他那种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我们只是一介凡人,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以天下 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而已
98 评论(11)

聆听者。

苏轼的人生态度,应该是豁达。即使在逆境中,也能自得其乐。 现代意义:他的这种态度值得后人学习。
35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