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8

todayagogo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周易文化研究论文目录模板下载安装手机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ww0825

已采纳
《周易》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提取码:d86i《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1]。《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文化研究论文目录模板下载安装手机版

301 评论(11)

lyttj66

《易经》讲的是占卜内容,讲述天干地支等学术知识。《易经》最初用于占卜和预报天气,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是一部无所不包的巨著。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传统历史的说法——“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原称《周官》,约成书在战国时代)。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传说远古的伏羲创八卦、夏禹将其扩充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记载在《连山》一书,《连山》以“艮”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记载在《归藏》一书,以“坤”为第一卦。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后人因此认为《周易》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是周文王奠定了《周易》以“乾”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下“卦辞”(卦象的解释)。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的历史,也影响到“诗经”的文学风格。扩展资料:周易——《易经》包括狭义的《周易》与《易传》。《周易》相传是依循周文王主编《易》的著述而来,成书大约在西周时期。由于随时代演变,《周易》文字含义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不便读懂,因此孔子撰写了“十翼”,后世又称为《易传》并列入《易经》。《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易》主要有8卦:乾卦、坤卦、震卦、艮卦、离卦、坎卦、兑卦、巽卦。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易经
136 评论(12)

风断了清角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全六册)》(刘君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tp8k书名: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全六册)作者:刘君祖豆瓣评分:0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年份:2015-11-1内容简介:《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作者简介:刘君祖1952年生,祖籍湖南宁乡。台湾周易文化研究会创会理事长,中华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奉元学会常务理事。刘君祖先生精研传统经典近四十年,尤其深修《易经》,为近年来享誉海内外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于书院讲授传统经典近三十年,授课内容涉及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以及佛家经典。他讲授的传统经典,注重依经解经,体贴经义,将深奥难懂的义理,转化为切实有用的人生智慧,呈现了传统文化的真味道,开启了现代中国人真正读懂中华传统经典的方便之门。多年来,他一直孜孜致力于两岸的文化交流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工作。
289 评论(14)

fxsh2005

《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丁四新)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密码:az5t书名: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作者:丁四新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年份:2011-4页数:559内容简介:《楚竹书与汉帛书 校注》主要内容简介:帛书《周易》和楚竹书《周易》的发现,是易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为澄清千百年来易学研究上的诸多疑案提供了可能。其中帛书《周易》的校注、注译,目前已有张政烺《马王堆帛书周易校读》和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等多种,然均未以楚简本、阜阳汉简本等作校勘。而对于楚竹书《周易》,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的释读和特殊符号的讨论上,文章众多;而相关校注,学界尚未见成果面市。《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作者丁四新长期从事简帛文献的相关研究,先后出版了《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和《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其中《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简介:丁四新(DING Sixin,1969年11月—),[1]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简帛研究中心、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成员,哲学学院哲学系系主任兼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简帛》、《儒家文化研究》、《哲学评论》等集刊编委。厦门大学哲学系1989—1993年本科生,武汉大学哲学系1993—1999年研究生,1999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萧萐父、唐明邦、李德永、萧汉明、郭齐勇等先生。学位论文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首篇中国哲学专业百优博士论文)。2002—2003年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2010年5月)等。曾赴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美国及港台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或做学术演讲、访问研究。出版专著及个人文集《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玄圃畜艾——丁四新学术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9年)、《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楚竹简与汉帛书〈周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四部,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等70余篇。此外,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等论文集多部。近年代表性论文有《生、眚、性之辨与先秦人性论研究之方法论的检讨——以阮元、傅斯年、徐复观相关论述及郭店竹简为中心》、《〈易传〉类帛书札记十六则》、《〈墨子·墨语〉成篇时代考证及其墨家后学的鬼神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王安石性命论思想研究》等。【研究领域】古代中国哲学、出土简帛和易学(《周易》与易学史)研究。
113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