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holmes
生命对我的意义竟是让我如狂浪中的浮木,被潮水吹翻到海的中间,只知道生命于我而言,确实很重要。生命的伟大在于人们心灵的反映,然而只有善待生命,才会星光溢彩。 善待他人,给自己心底留下一丝清明。 生命让一代枭雄迷离了双眼;生命让一代女皇融化了铁石心肠;生命让飘然俊逸的诗人洒下了热酒。《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语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史书有鉴,善待老幼,是为人之务,更何况乎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在呢?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也许我们早已被世俗冲击的麻木了心灵,从“小悦悦”到“扶不起”,我们慨然而叹,是时候呼唤起那些沉睡的心灵了。善待他人,便是初雨化晴,天边的魅力彩虹是洗净铅华后的华丽展示。 善待自己,用画笔为自己的生命描绘出绚丽色彩。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思一天地,一人一永恒。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的高洁品行,但善待自己却是必不可少的。在英国,一个叫斯尔曼的残疾青年为了实现父亲的遗嘱,19岁登上了珠峰,21岁登上了阿尔卑斯山,22岁登上了乞力马扎罗山,28岁之前他登遍了世界各大洲所有的高峰,正当他壮年而且事业如日中天时却自杀了。难道这不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若言之“生命诚可贵”而后“若为自由故”,更是我们不敢苟同的。善待自己,生命需要绚丽颜色。 善待绿叶,为大自然的语言添加更多的生动点缀。 我不曾一次思考过人类活在世界上的意义最后望着无尽的星海,彻然醒悟,人类从敬畏自然到如今的保护自然,不就是自然对我们的回应吗?地球的眼泪让我们坚硬的心划开了裂痕,从此以往,绿叶失去青葱,花朵失去笑颜。《寂静的春天》让人类的心底亮起光芒,顿时云开月明,万物皆醒。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最后得到的不过是自然的垃圾。 善待生命,远处的方舟缓缓驶来,上面还有清新的草藤,一轮明月照耀一方。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