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1

huanglian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勇于探索的议论文45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柠萌粉

已采纳
孔子对知识的探索: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身处乱世,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了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他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勤奋好学。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但依然谦虚的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学无常师,谁有他不知道的知识,他就拜谁为师。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在老年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安贫乐道,他认为,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生性正直,主张直道而行:“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孔子始终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孔子读书勤奋刻苦,深入研究《易》的精髓,翻阅数遍,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磨断多次,演绎了韦编三绝的佳话。曹操对事业的探索:在官渡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战后,从缴获的书信中发现有很多自己的部下和袁绍有来往,亲信建议彻查,把有二心的人全部抓出来除掉。但是曹操当众销毁了那些证据,让大家放心,跟着曹某,只要忠诚,以前的事他不知道。曹操很会装糊涂,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得人心,得天下。(作文句子总结:官渡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装糊涂,宽容人,从而得人心,得天下。)在北方屯田,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赤壁大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作文句子总结:赤壁大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下《求贤令》,不拘品行,唯才是举。)曹操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鲁迅对救国道路的探索: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锒铛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致死亡,家境败落了下来,因此卖了房子。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小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就这样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自他家变穷了,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好朋友也不和他说话了,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对于他幼小的心灵的打击很大,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事物的。多年以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互友爱。鲁迅一生都把他与农村小朋友这种朴素真诚的关系当作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描写着。 求学时期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的。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弃医从文 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极大的刺激。这时他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剧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的,则首先是文学和艺术。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留学日本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为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的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的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勇于探索的议论文450字

136 评论(11)

酒窝诺言

收藏本站首 页 期刊全文库 学位论文库 会议论文库 学术百科 吾喜杂志 注册|登录|我的账户 发明专利获取最新学术期刊 (前10篇) 更多> ’93中国授权电子发明专利 从专利申请看我国技术创新之 专利申请中的几种类型 利用发明专利技术 提升经济 我国中医药发明专利申请十年 近五年来《中国专利公报》信 中国包装专利目录 中国专利 企业的专利申请策略 专利文献统计分析研究——我 日本第52届注目发明—— 硕士论文 (前10篇) 更多> 农林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特征与 发明专利授权标准研究 生物技术专利研究 论发明专利申请的“修改不得 发明专利创造性的相关问题研 发明专利的创造性判断案例研 生物技术发明专利制度研究 Strategies of Chinese C 发明专利的期权定价研究 美国软件发明专利创造性标准 会议论文 (前10篇) 更多> 2009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农机行 医药发明专利的价值评估要素 国内首批保护期限届满发明专 对故意侵犯发明专利行为的新 等同侵权、专利发明的“本质 高影响力中国海外发明专利的 基于专利持有模型的中国有效 专利法与三种专利 我国部分农机企业专利状况分 2008上半年我国部分农机企业 博士论文 (前10篇) 更多> 中国银行业创新活动中的专利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反 WTO背景下技术标准中专利并入 中德企业软件专利申请行为及 专利实质条件研究专利性 专利维持制度及实证研究 药品专利侵权判定规则研究 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 面向产品概念设计的专利地图 专利等同侵权研究 发明专利 所谓发明专利是指依法授予发明创造者 (公民或法人) 以专利。发明是一种从创造活动中产生这两个概念时常不相一致。因为,有的发明仅从技术意义上讲是一项发明,而从专利法的角度来讲,并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发明,即不能成为专利权的客体。比如,某 更多解释>> 与"发明专利"相关的文献前10条 更多文献>> ’93中国授权电子发明专利 中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中国授权发明专利,是由发明项目所有者提出专利申请,经国家专利局形式审查予以公开,再经实质审查予以公告和公众异议确认其具有新颖性、先进 详情>> 电子天府 1994年04期 下载下载 从专利申请看我国技术创新之短 最近 ,有关“外国专利在我国跑马占地”、“我国高新技术流失严重”等话题 ,在知识界引起关注。专利数据有易得、完整、准确、时间序列长的特点 ,常常被用来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 详情>> 瞭望新闻周刊 1999年47期 下载下载 专利申请中的几种类型 正 1、开拓性发明可构成发明专利的申请开拓性发明是指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技术史上未曾有过先例,在某个时期开创新纪元的技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激光、电灯、雷达、蒸汽机、在化 详情>> 乡镇企业科技 2004年08期 下载下载 利用发明专利技术 提升经济发展技术含量 正 我国专利法保护三种专利,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而发明专利的技术创新点高,专利的稳定性强。发明专利的数量多少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力量和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什 详情>> 天津经济 2000年11期 下载下载 我国中医药发明专利申请十年回顾 正 专利是保护发明创造的极为重要的一种手段,1985年4月实施的《专利法》对药品不授予专利,但对药品的制备方法可以授予专利,因为用方法专利保护发明创造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医药行 详情>>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7年02期 下载下载 近五年来《中国专利公报》信息技术发明专利的统计分析──兼评我国信息技术的现状与特点 本文统计了近五年(1989~1993年)《中国专利公报》有关信息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并据所得数据分别从专利内容、专利申请人以及专利专献数量等分析了我国信息技术的状况与特点. 详情>> 图书与情报 1995年01期 发明专利; 计算机; 通信; 信息技术; 下载下载 中国包装专利目录 中国专利局发明专利公报公开的发明专利 1996年5月8日~1996年7月3日 中国包装专利目录中国专利局发明专利公报公开的发明专利1996年5月8日~1996年7月3日96076公开日:1996.5.8国际分类专利号:B65D81/34A23L1/00公开 详情>> 中国包装 1997年03期 下载下载 企业的专利申请策略 正 一、在选择专利类型上的策略 专利类型的选择,一是要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二是要根据发明创造对企业的重要性来确定。 发明专利申请的选择 发明专利的特点是:第一,保护所涉及的领域 详情>> 广东科技 1996年12期 下载下载 专利文献统计分析研究——我国发明专利中最活跃的研究分支 在独立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对我国发明专利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运用综合评判法评选出我国发明专利中最活跃的研究分支。 详情>> 情报杂志 1999年04期 发明专利; 中国专利; 专利研究; 综合评判; 下载下载 日本第52届注目发明——1993年优秀电子专利 正 日本每年公布新的发明专利(公开特许)约30万件,数量之大令引进专利实施者望洋兴叹。为了促进优秀专利的实施和推广应用,更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挑选引进优秀专利,日本科学技术厅于平成5 详情>> 电子天府 1994年01期 下载下载更多文献 >>
353 评论(9)

18214252377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英国)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12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