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8

ps16978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海南医学院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胡想成

已采纳
关于生物统计学专业详细的就业出路以及就业前景,生物统计biostatistics专业的主要去处是制药公司以及生物技术公司,还为大家奉上制药行业的详细信息。希望能与更多同学分享借鉴,使大家尤其是这个专业的同学得到启发。  生物统计学biostatistics这个专业的主要去处是制药公司(Pharmaceutical industry/companies,俗称药厂)和biotech(生物技术公司)。life science, biomedical的科研机构也吸收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生物医学器械公司比如Boston Scientific,Royal Phillips(飞利浦)等的一些部门也需要接受生物统计培训的人。或者简单点的说,只要有significant amount of biomedical data需要统计分析,就需要biostatistian。这里面药厂是主要出路。  中医开的药,是医生告诉你这个方子好(比如说打祖传秘方的牌子),同时可能会有少数以前的患者跟你讲很管用,至于为什么管用很少有人能讲清楚,信不信由你,信的话吃药吧。美国这里不行,医生开的药,必须是科学方法证明有效的才行。管理这些事情的机构叫FDA(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食物与药品管理局)。FDA制定了各种规定(regulations),如果哪个公司想生产药物,就必须按照规定,经过FDA审批了才可以上市,然后医生开药。  满足这些规定是非常复杂的事情。一个药物要被FDA批准上市,除了早期的动物实验(pre-clinical studies),后面还有4期( four phases)的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s)。前者是试管实验或者动物实验比如神勇小白鼠,后者是人。通俗的说,第零到一期是给少数人尤其是健康的人吃药物(compound,药物都是化合物),看看能不能吃死人;第二期是在一定数量的病人身上做实验,主要看看是否管用啥的;第三期是推广在更多病人身上做实验,这个时候也可以确定 dose(药物用量);最后一期就是投入市场以后的跟踪了。每一步FDA都要详细审核,批准了才可以进行下一步。  另外,再附上海南医学院统计学专业(生物统计方向)的教学计划:  海南医学院统计学专业(生物统计方向)教学计划(四年制本科)  一、专业概况  学科门类:理学  专业名称:统计学(生物统计方向)  专业代码:071601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标准学制:四年,高中起点普通高等教育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实践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有生物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编程及国际权威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能在卫生行政机关、卫生防疫及医药相关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工作,或在医药卫生、教育机构从事科研与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与特色  (一)培养要求  2、业务要求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毕业生应达到如下几方面的基本要求:  1熟悉基本的医学、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知识。  3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统计学思维方式。  4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工作。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  5具有较广泛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  7掌握一门外语及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培养特色  具有应用计算机编程及国际权威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生物领域数据;具有医学、经济学、管理学及统计学等知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主干学科  统计学、医学、数学  五、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理统计、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率论、抽样调查、多元统计方法、统计预测与决策、卫生统计学、试验设计、统计建模、广义线性模型及统计软件等。  六、课程设置及主要教学环节安排  (一)课程设置  必修课33门,共2550学时(含自主学习264学时),其中通识教育板块866学时,专业基础板块1138学时,专业教育板块546学时。选修课分为三个板块。其中专业限选板块10门,共368学时;特色选修板块,共8门,需修满2学分;公共选修板块,共112门,需修满5学分。第二课堂需修满5学分。  (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毕业实习共26周,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信息中心、统计局、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实习12周。毕业论文专题实习12周。毕业实习期间不安排寒暑假。  七、毕业及学位授予  在校四年按教学计划修完全部必修课程(含毕业实习和/或毕业论文)合格,并达到规定的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学分要求,品行操行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  在规定时间内,所修读课程及外语考试达到学校要求,且品行操行鉴定合格者,由学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学士学位。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你的采纳

海南医学院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80 评论(13)

山涧晴047

‍新证据显示:多国最早新冠病毒感染时间提前关于新冠病毒的最早感染和传播病例,近期各国出现了多例时间提前的研究和报道。昨天,美国一位市长自曝去年11月已感染新冠,检查出体内已有IgG抗体的消息还牵动着人们的视线;今天,又有论文证实法国去年12月已出现病例的报道在各大媒体“刷屏”,引发舆论关注。研究:新冠病毒已在美国和欧洲衍生出“超强突变株”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吸引了“紧急关注”的新冠病毒突变,因为它使该病毒更具传染性,并且已经在其到达的地方(包括美国的部分地区)占主导地位。研究表明,使冠状病毒更具传染性的突变株已经“统治”了美国和欧洲,而研发中的疫苗可能对它起不了足够的“抵御”作用。《自然》:欧洲根据已知基因序列合成新冠病毒当地时间5月4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在线发表了来自瑞士、德国、俄罗斯多家科研机构的一项研究。团队在已知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的基础上,首次在试验中通过反向遗传学手段在酵母菌中快速构建出了活的新冠病毒。人体基因差异可预测感染新冠病毒的严重程度美国俄勒冈州健康科学大学研究员里德·汤普森和同事发现特定HLA基因与新冠病毒感染程度存在密切关系。汤普森称,携带一种叫做“HLA-B*46:01”的突变基因更容易感染SARS病毒,就像之前证明的新冠病毒易感情况一样,相比之下,HLA-B*15:03突变基因可能提供一些保护。通过识别某人的HLA基因特征,可以快速、廉价地完成测试,可能有助于更好地预测疾病感染程度新冠病毒感染者或容易出现脑梗塞?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一篇报告表示,今年3月23日到4月7日的2周多时间里,在对被确诊为脑梗塞的33岁至49岁的5名男女进行检测后,发现5人均感染了新冠病毒。研究小组认为,新冠病毒侵入心脏及肺部血管的细胞,引发炎症等,使血液中容易形成血栓,这很可能是造成脑梗塞的原因。新冠患者恢复两周内持续产生抗体 免疫反应各异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感染病毒后恢复的新冠患者显示出广泛的免疫反应,目前研究中约有一半在两周之内显示出持续的抗体产生。他们发表的结果,表明了病毒的哪些部分最有效地触发了免疫反应。具体而言,研究人员们发现,刚从新冠肺炎中康复的大多数新出院患者会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但不同患者的反应却并不完全相同。吉利德:将在多国产销瑞德西韦当地时间5月5日,吉利德科学公司宣布,将与其他制药公司一起在美国以外的地区生产和销售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瑞德西韦,以确保该药供应能满足全球需求。吉利德称,公司正在与多家制药和化学制造公司进行商谈,希望能在至少2022年之前获得欧洲、亚洲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瑞德西韦生产许可。俄载人航天总设计师患新冠肺炎病逝据俄罗斯媒体5日报道,俄载人航天系统总设计师、能源火箭太空公司第一副总经理米克林因患新冠肺炎,救治无效病逝。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裁罗戈津说,米克林于4月中旬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采取了隔离措施并接受了必要的治疗。虽然医生全力抢救,但没能挽救他的生命。新研究将揭示美国儿童新冠肺炎感染率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网站4日报道,该机构下属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当日启动了一项新研究,旨在确定美国儿童新冠肺炎感染率。这项名为“人类流行病学和对新冠病毒反应(HEROS)”的研究将从美国11个城市招募2000个家庭,共6000人。为加快招募工作,NIAID将从NIH资助的其他儿科研究中挑选试验对象,包括健康儿童以及患有哮喘或其他过敏疾病的儿童。科学家首次发现人源性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近日,来自乌得勒支大学等多家机构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他们首次发现,一种完全人源的单克隆抗体可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培养的细胞,他们将之称作是开发治疗或预防由新冠病毒全人源化抗体的第一步。这一发现于5月4日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网站上。辉瑞和BioNTech联手合作开展新冠疫苗试验5月5日,辉瑞和德国制药公司BioNTech联合宣布,他们的新冠病毒疫苗5月4日起在美国开始人体测试,测试将在健康的志愿者身上进行。如果试验成功,该疫苗最早将能于9月做好在美国紧急使用的准备。科学家发现新冠病毒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关键特征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在新冠病毒用以和细胞结合进而侵入人体的S蛋白中发现了一种结构循环,这个循环的4个氨基酸序列不同于其他已知的人类冠状病毒病毒谱系,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得如此之快。此外,他们还指出,在灵长类动物外,猫、雪貂和貂是最容易感染病毒的动物种类。抗病毒智能手机屏10分钟内可杀死90%冠状病毒2020年5月5日,一家屏幕保护膜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Nanoveu宣布,其含有抗病毒分子的智能手机屏幕和手机壳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可在10分钟内杀除90%的存活或感染性冠状病毒颗粒。此次的试验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杨潞龄医学院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进行的,该公司也在美国进行同样的对比试验。学术期刊Chest首次发表中国医生抗疫诗北京时间5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Chest(《胸》)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主治医师李佳的现代诗“Fighting the novel coronavirus together with you”(和你一样)。这也是Chest首次发表中国医生创作的抗疫文学作品。美卫生高官举报“羟氯喹治疗新冠”推广细节:存在官商勾结5日,美国联邦政府高级科学家瑞克·布莱特说,政府高官多次向他施压,要求他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合同交给一名人脉广泛的咨询顾问。上月,布莱特被解除了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署主任职务。他宣称,这是因为他不愿意将未被证实有效的羟氯喹等药物推广给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日媒:安倍称日本政府抗疫援助规模“世界第一”引发争议近日,安倍晋三有关日本政府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商户提供援助的言论引起争议。安倍晋三称,日本政府提供的援助措施“在世界上是最优厚的”。共同社指出,日本网络上接连出现对该言论的批评声音,共同社也未找到日本官方援助“世界第一”的明确证据。35亿人或将在50年后深陷“高温烘烤气候”5 月 4 日,中、美、欧科学家在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新研究中指出,除非温室气体排放下降,否则在 50 年后,35 亿人居住环境将不宜生存。研究认为,若碳排放持续增加,截至 2070 年,普通人生活环境的气温将上升 5℃。气温快速上升和全球人口变化意味着 50 年后全球约 30% 的人口将生活在平均气温将超过 29℃ 的环境下。血管为何会衰老?长寿基因在作祟血管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第一大杀手”,据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超9亿人。血管衰老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导致血管衰老的原因又是什么?5月5日,中国学者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的一项研究首次绘制了灵长类动脉血管衰老的单细胞基因表达图谱,揭示了长寿基因FOXO3A的表达下调是血管衰老的驱动力。华东理工大学科学家提出“分子拉链”独特概念高性能弹性体因其在柔性电子、人工致动器和刺激响应材料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而受到广泛关注。近期,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曲大辉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分子拉链”的独特概念,在超分子聚合物弹性体领域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新研究助力破译植物细胞壁形成机制多糖氧乙酰化在植物细胞壁发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对这一过程的具体机制知之甚少。来自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Yingqi Cai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木聚糖特异性氧乙酰转移酶(XOAT1)的结构信息和工作机制,为破译植物细胞壁形成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相关成果4月30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杂志。MIT:对外星生命的想法应更大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虽然我们的地球大气中氢气含量微乎其微,但微生物可以在100%的氢气氛下生存和生长。因此,可能孕育外星生命的系外行星环境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加丰富多样。他们将培养的大肠杆菌和酵母暴露在100%的氢气氛下,发现二者可以正常繁殖,只是繁殖速度比在空气中慢。相关论文发表在5月4日的《自然-天文学》上。中国科学家找到实现高阶拓扑绝缘体的理论依据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乔振华教授课题组与其合作者合作,在理论预言低维体系高阶拓扑绝缘体方面取得新突破。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科学家发现乙酰胆碱调控大脑学习记忆新机制学习记忆是大脑最迷人的智能活动之一,在清醒时,大脑进行学习记忆活动,在休息时(主要是在夜晚的睡眠阶段),大脑对所学的内容加以记忆的巩固。5月6日,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获悉,该校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龙年教授团队在最新研究中阐述了乙酰胆碱调控大脑学习记忆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利用引力透镜“称重”宇宙总质量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消息称,宇宙学家们利用引力透镜,重新确定了宇宙物质的密度和结构,进而可以为宇宙的总质量“称重”。而目前表现出和以往的较大差异,可能预示着宇宙学标准模型的缺陷。该成果属于欧洲的“千平方度巡天”计划,相关报告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上。陈发虎团队揭示晚渐新世中亚干旱环境分异机制传统观点认为,亚洲内陆干旱化、全球环境事件如新生代全球降温等,与区域构造事件(如青藏高原隆升、副特提斯海的退缩)有关联,而这种联结的纽带是亚洲季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王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发虎院士等人的一项最新研究认为,帕米尔-天山的构造抬升及其对西风环流的机械分流是亚洲内陆气候环境格局形成的主因。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地质学》杂志。揭示乡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徐蕾、苏丰硕士等在王发国、庄萍副研究员等的指导下,在乡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取得新进展。该研究表明,乡土水生植物水龙和菱角是可作为亚热带地区猪场养殖废水等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备选植物;作为水体修复工程的常用植物,水葫芦的生态风险值得进一步评估;槐叶萍和野荸荠组合可以有效地去除轻度受污染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从而建议此植物组合可以运用到富营养化废水的植物修复。秋季物候决定青藏高原植物生长季长度变化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研究团队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植物春季物候变化并不显著,秋季物候显著延迟,生长季长度显著延长;黄枯期对生长季长度变化的贡献为3%,是返青期贡献的2倍多,秋季物候而非春季物候决定了青藏高原植物生长季长度的变化趋势。相关研究结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农业与森林气象学》上。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将于8日返回5日晚,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随后召开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季启明表示,被长征五号B送入太空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将于8日返回,为充分发挥首飞任务的综合效益,火箭搭载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以及10余项实验载荷。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安排3D打印等三大科研项目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5日傍晚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送入预定轨道。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消息说,本次任务中,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在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上安排有在轨精细成型实验、材料摩擦行为实验、微重力测量试验等三项科学实(试)验,旨在为未来中国空间站建设运营以及走向更遥远的深空,进行前瞻科学研究和技术验证。我国将于2022年前后发射4艘载人飞船 航天员乘组已选定在5日晚召开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透露,我国计划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其间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目前,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靠“脑补” AI将卫星“废片”变成高分辨率地图资源近日,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宫鹏介绍,在高性能云计算的支持下,通过数据建模、人工智能算法等手段,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制作完成了首套中国30米逐日无缝遥感观测数据集,以及逐季节土地覆盖和逐年土地利用的数据集,让“拼图无解”的卫星“废片”能够成为高分辨率的地图资源。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5月6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获悉,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结束,取得圆满成功。“海洋动态压井混合装置”和“储层改造地面试验与工具现场技术服务”课题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相关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高度认可,为试采成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云端”揭晓5日下午,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线揭晓。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广东交通集团:虎门大桥振动系涡振现象广东省交通集团6日凌晨通报称,专家组判断,虎门大桥5日发生振动系桥梁涡振现象,并认为悬索桥结构安全可靠,不会影响虎门大桥后续使用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6日凌晨,记者在虎门大桥管理中心实时监控画面看到,大桥仍有肉眼可见的轻微振动。中国气象事业步入“芯”时代“十年磨一剑!数值预报中心成立十年来,终于有了我国自主的可为全国和全世界服务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是中国成为世界气象中心之一的主要科技支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说。数值预报是基于数学物理学方法客观定量计算未来天气演变的预报技术,是业务天气预报的支柱,作为气象业务的核心科技,被誉为气象事业的“芯片”。“中国智造”预警技术“出口” 印尼首次预警破坏性地震记者6日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高新减灾所获悉,当地时间5月3日14:06分印尼巽他海峡附近发生3级地震后,安装在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BMKG)的地震预警接收终端发出23秒倒计时预警。这是该所地震预警技术支持建设的印度尼西亚地震预警系统首次实现破坏性地震预警。“四新”教学资源建设撬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启动部分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称,经研究,决定启动部分领域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探索基于“四新”(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理念的教学资源建设新路径,旨在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中科院2020年第1季度两类亮点工作筛选结果发布中科院2020年第1季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已最终确定。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共6项,包括“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首次实现类星体几何距离测量、多类信息服务平台支撑新冠病毒研究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共3项,包括全球首套规模化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试车成功、“托珠单抗+常规治疗”进入新冠肺炎第七版诊疗方案,中科院研发新冠病毒体外诊断试剂获批上市。中科院与安徽省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4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与安徽省在“2020年安徽省‘抓创新、抗疫情、促六稳’科技成果发布暨线上交易会”上举行共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签约揭牌活动。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出席活动并讲话,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国英主持活动。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相里斌,安徽省领导邓向阳、陶明伦、虞爱华、宋国权,中科院副秘书长汪克强出席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化学家张乾二院士逝世5 月 4 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网发布消息,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化学家张乾二于 2020 年 5 月3 日 20 时 33 分辞世,享年 93 岁。张乾二院士毕生致力于结构化学和量子化学教学、科研工作。在配位场理论方法、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图形方法、多面体分子轨道理论、多电子理论的群论方法、价键理论方法等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345 评论(11)

乐天呆少年

现在发10月杂志,很少了。给你几个杂志,现在可能还能发10海南医学学报成都医学院学报实用预防医学。但是你的文章一定要好,
315 评论(15)

hityongjian

青少年科技活动充满趣味性、探索性、好奇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科技活动是贯彻实施以培养创新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科技小论文是科技活动的总结,是在科技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类比想象、抽象概括,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新规律、新理论、新假设等结论。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了解和学习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科技素质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我在1997年开始从事科技活动辅导以来,就如何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点成效。在我指导学生完成的10多篇科技小论文中,获全国二等奖1篇,广西一等奖1篇,三等奖1篇,地、市级奖励6篇。现将本人的肤浅认识和体会简单介绍如下,以向同行请教。 一、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消除科技小论文的神秘感 首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备课时,选择教学内容要突出科技知识,并及时将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改革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和科技史教育。比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介绍α-Fe2O3和γ-Fe2O3在录音材料上的重要用途,学生往往热情高涨,感到科学技术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其次,通过讲座、板报、科技知识竞赛、科技读书笔记比赛、科技手抄报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巨大影响。例如,在1997年第一届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全国二等奖1人,全国三等将2人,广西一等奖3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2人,我本人获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优秀辅导员称号;在2000年7月广西首届中师科技艺术节的各项比赛中,我辅导的学生均获得优异成绩;在2000年12月第二届全国中师化学科普知识竞赛中,我辅导的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8人,广西一等奖13人,二等奖38人,我本人获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向学生介绍一些他们熟悉的短小精悍的优秀科技小论文,揭开科技小论文的神秘面纱。例如,联系生活实际介绍获全国一等奖的科技小论文《水浮莲净化污水的观察与调查》、《银杏快速培育的实验》、《音乐对某些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等,联系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变废为宝利用柑子皮水解后进行银镜反应的科技小论文《柑子皮的妙用》以及《蓟草可解烟毒》、《禾苗枯萎之迷》等科技小论文。这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说明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同时也为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二、联系实际,选好科技小论文的写作题材 第一、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我们是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这样才能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能独立完成的好题材。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校培养的目标是小学教师。因此,我指导学生选题的要求和原则是:面向小学,立足农村,服务农村,选择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比如,我指导的获奖科技小论文《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龙眼罩网防果蝠实验》、《油茶树抵御砖厂污染的调查》等题材都是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产生活中选择的,其实践结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的结果可使农民种植马蹄每亩增收500多元,在学生家乡已得到广泛推广,并于2000年8月26日被广西科技报在第一版宣传推广。立足农村选择的题材所需实验条件简单易行,适合学生今后在小学教学中开展科技活动。 第二、选择的题材要具有新颖性。选择新颖的好题材意味着科技小论文的写作成功了一半。我首先是在学生中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积累科技知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眼光观察生活,大胆质疑,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筛选提炼论文题材,确定实践方案。其次,还结合具体例子说明科技小论文选题的方向和规律。例如,《肉桂驳枝繁殖试验》的“驳枝繁殖”、《人工上篱种植绞股蓝试验》的“人工上篱种植”、《生姜倒种优质高产》的“倒种”、《西瓜嫁接栽培试验》的“嫁接栽培”、《竹荪的室内栽培试验》的“室内栽培”、《磁化水对几种花卉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的“磁化水”等等,代表了科技小论文选题的一般方向和规律,都是优秀的选题。 第三、了解不宜选择的题材。除了青少年科技活动规定不宜选择的如药物、药理、药效等题材外,我认为需要时间较长的、不具备实验条件的、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题材也不宜选择。 第四、选题宜早不宜迟。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开展科学实验,查阅图书资料以及论文的写作修改。我指导学生写作的获奖科技小论文的题材一般都是学生提前1年甚至2年就选好了的。 三、明确要求,规范格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严格地说,科技小论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科技实践活动的结晶。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据了解,许多科技小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落选的原因,是内容和格式不符合要求,或者是数据材料不足,尽管学生和辅导员都作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因此,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之前,必须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科技小论文的选题要求、实验数据记录的方法和要求、写作的格式等等。这样才能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作好原始记录,为科技小论文的写作做好准备。此外,还要使学生明确一篇好的科技小论文,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图表和照片等直观说明材料,才能更好的体现真实性,增强说服力。 四、指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归纳,提高科技小论文的质量 如何依据诸多个别的实验考察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结论?这是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至关重要的一步。 首先引导学生根据科技小论文的主题对实验考察的现象和数据学会分辨取舍,去伪存真,归纳出一般结论。其次,指导学生查阅图书资料和运用学到的科技知识进行演绎推理,从一般结论得出特殊的新观点、新发现、新方法、新设想等。最后,指导学生运用类比思维将上述的特殊结论进行推广,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新结论、新规律,运用想象思维对原始的朦胧的观点、设想进行加工、改造,突破时空限制,得出创造性的结论。这样,既提高了科技小论文的质量,又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五、刻苦钻研,认真总结,不断提高辅导水平 刻苦钻研,虚心请教,是提高辅导水平的主要方法 我开始从事科技活动辅导的时候,对科技活动了解甚少。由于我校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浓厚的科技活动氛围激励我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内容、途径和要求。尤其是我校教务科陈勇副科长和贺州市教育局原科技活动专干高兴平老师的热心指导,使我的辅导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1998年我辅导学生写作的科技小论文《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获全国二等奖。这极大地增强了我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信心,同时也有了更强的责任感。为了进一步提高辅导能力,我先后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和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2000年又考取了在职研究生班,现在正在学习中。 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需要有热心、耐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就拿我指导学生完成《流动灌溉——马蹄优质高产试验》一文来说,虽然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但写出的初稿过于简单,尚不足300字。于是,我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数据的记录,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图书资料的查阅,一一指导学生改进,其间八易其稿,整个辅导过程倾注了我大量的心血,花费的精力决不亚于自己撰写一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人问我这样做值得吗?我笑之以答:“这是一名科技辅导员的职责。只有全身心投入辅导活动中,才有可能辅导出好成绩,辅导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勤于动笔,善于总结科技活动的经验教训 1999年,我在辅导学生科技活动中受到启发而设计的一个创新实验,获全国中师化学老师实验大赛二等奖。2000年,我将辅导学生科技活动的一点做法和经验整理成文章参加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比赛,获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对我辅导学生科技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的榜样和动力。 总之,指导学生写作科技小论文是一项艰辛而又繁琐却富有意义的工作。教师虽然不是科学家,但应该是科学家的引路人
23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