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关于运输管理的论文摘要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87

pgdhvq13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运输管理的论文摘要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yf98

已采纳
【摘要】铁路运输是当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其运输安全质量不仅关系着铁路运输效率,也将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生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现如今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与落实脱节的现象,铁路运输安全又是运输管理部门运输管理不变的主题,本文以一部分规章制度为切入点,以完善规章制度为基本点,以提高人员素质为关键点和以强化设备质量为根本点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如今许多工区把安全生产搞成形势主义,盲目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工区设施管理,线路设备调查,弄虚作假。心里想得都是如何蒙混过关,缺乏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主要表现:①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基本准则认识度不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对待安全工作总抱有侥幸的心理。②基层管理人员做事不务实。有些人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生产上。没能对安全生产方面所涉及的问题做全面高度的分析。作业过程过于简化,盲目更换失效设备,结果适得其反,造成严重浪费劳动力的后果。管理者脱离职工队伍的思想越走越远,没有安定团结的工作环境,想搞好安全生产简直是无稽之谈。  二、铁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脱节现象。各级领导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比较高,安全检查考核要求得也比较严,但基层的一些管理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主动性不够,处理问题时仍然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  (一)需要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班组管理有待加强  有些干部管理的思路不清晰,缺乏创新意识;还有相当数量的职工文化素质不高,对遵章守纪不够自觉。班组领导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导致安全管理在车间、班组领导与职工三者之间两两产生断层。检验一个人的素质是否过硬,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管理能力都是关键。  (二)行车主要设备投资和维修保养的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行车设备没被修理是因为维修费用不足,新设备没有较为完善的修、管、用制度,责任制尚未落实,对设备的保障程度也缺乏评估定性和相应措施,对于事故的分析,只停留在表象上,缺乏对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原因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的分析,急于下结论,忙于进行经济处罚,没有对设备原因进行分析,更没有实施解决设备投入、更新、改造的措施。

关于运输管理的论文摘要

226 评论(14)

zystn55

供写作参考。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摘要:分析了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实质及其快速发展的动因, 指出第三方物流配送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物流配送新概念、现代物流特征和发展方向、整合社会存量资源和物流供应链资源、审视物流配送战略等方面对完善我国第三方物流配送手段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中国,第三方物流,物流配送加人后, 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明显加剧, 在快递、零售领域一下出现了诸如, 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巨头。年月, 政府高层主管官员宣布, 中国允许外商有条件地控股商业企业, 并将逐步取消对外方控股的限制外资可以进驻中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世界第三大零售商德国的麦德龙也宣布将在中国新设家分店。而巨头的物流配送无论从方式上、战略上, 还是在物流设施和配送技术上都是一流水平。研究第三方物流配送在物流业中的发展有意于我国企业提升物流整体作业水平, 更好地应对海外企业对我国物流市场的冲击。一、第三方物流配送缘何在物流领域盛行1、消费者行为的变化2、多品种、少数量生产的转变和零售形式的多样化3、无在库经营的倾向4、信息技术的革新5、进人世纪年代后, 流通领域提出3C概念,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传统企业“ 小而全、大而全” 的内部系统不利于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发展2、合同物流理念发展滞后3、合同物流的风险4、专业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5、物流管理的不统一阻碍着全国性综合物流体系的建立。三、第三方物流配送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第三方物流管理思想直到世纪年代才引起我国物流界重视。作为物流业的新兴领域,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刚刚起步, 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1、物流集成商具有特殊功能2、第三方物流的利润空间很大3、客户对第三方物流的依赖性4、优秀的公司寻求为其产品或服务增加价值的渠道, 第三方物流迎合了这种需要四、完善我国第三方物流配送的对策思考1、接受物流配送新概念2、把握现代物流特征, 进行企业再造3、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4、以专业物流企业作为生产企业物流代理发展专业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配送5、整合社会存量资源是我国迅速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重要前提6、整合物流供应链资源7、重新审视物流配送战略运用, 确立我国物流企业应有的竞争位次8、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电子商务, 完善第三方物流配送业务参考文献:[1]文岗,第三方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2]汇田宇,龚国华,第三方物流决策[A],北京国际物流研讨会专刊,[C]:北京北京市商委,2000
19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