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ENGR
经济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 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是结束在校学习过程的最后步骤。在两年或是三年的时间里,我们系统地学习了经济类类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和相关的技能课程。这些课程是一个紧密联系、密切相关的一个统一整体。了解课程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也是教学计划所要求的。而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实际上正是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能否顺利地完成毕业,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是否具有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也是我们进行自我检查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吸收过程,但吸收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知识的输出——将所学的各种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解决社会实践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所解决的问题越多,社会就会更多地承认我们的价值。反之,很难接受我们。完成毕业论文,正是我们对社会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是我们接受社会检查的最佳途径。一篇文章的写作无非是两个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应如何去进行经济类专业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提笔写文章的同学来讲,毕业论文的写作往往使他们感到手足无措,在此,我们针对经济类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以利于毕业论文写作顺利完成。 一、毕业作业的形式 总的来讲,经济类专业的毕业作业的文体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对于经济类专业来说,学术论文主要是阐述作者在研究经济类理论、方法等方面所获得的新见解。若只是重复别人的观点,就不称其为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在写作上要求很高,它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因此,它需要具备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占有较详细、充足的第一手资料。 2、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出来的反映客观事物的书面报告。它通过对某一工作、事件、问题、经验、教训等进行周密的调查,在占有充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引出正确的结论。选择此种形式的毕业作业文体,是以占有较充分的实际资料为前提条件的,同时写作时还应注意: ⑴所调查的单位或事项应具有普遍代表性。 ⑵调查报告必须要反映问题,总结出经验教训。 写调查报告时,不仅要叙述某一单位在某一方面是如何去做的,更要总结出有什么先进经验值得推广,有什么教训值得吸取。若只是叙述流水账,那么,该调查报告是没有意义的。 3、经验介绍 经验介绍类似于调查报告,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作者阐述的角度不同。调查报告通常是以第三者身份进行阐述的。经验介绍通常以当事人的身份进行阐述,可以介绍成功的经验,但要进行总结,也可以介绍失败的教训,但要找出原因,并探求对应的措施。至关重要的是,经验介绍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切忌空洞、无意义。 二、写作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要以三个代表思想理论为指导 在写作毕业论文时,应探讨中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类理论和方法。 2、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写作中应注意克服下面几种倾向: ⑴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只是对实际情况的罗列。 ⑵缺乏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空谈。 ⑶理论与实际的简单相加。 3、应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⑴在立论上不能带有个人的好恶偏见,不能主观臆造,而应老老实实地从实际出发,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 ⑵论据要建立在周密观察、充分占有各种所需材料的基础上,以此做为立论的依据。 ⑶在论证上要经得起推敲,使其严谨而富有逻辑性。 4、要有一定的创建性 在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时,我们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借用别人总结的现成资料,但应当注意:借用并不意味着照抄照搬,而是要灵活运用,有所继承、有所舍弃,要有一定的创见性。即在毕业论文之中要有自己的见解,其出于所学的理论知识,源于借用的各种资料,但又有独到之处。 5、要保证真实性 真实性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必要保证。这里所讲的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⑴各种资料必须要真实可靠,不能自己编造。 ⑵切忌照搬抄袭。 
工商企业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该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学术堂整理了20条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 2、我国快速消费品行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3、基础设施产业反垄断问题研究 4、我国网游产业开展网络营销的策略分析 5、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6、企业信息化与营销创新 7、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创新 8、WTO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影响 9、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 10、企业电子化与商务整合策略研究 11、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子化企业中的应用 12、企业间信息系统平台的开发与构建 13、物流管理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实施 14、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问题 15、企业购并扩张研究 16、浅议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17、浅析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18、探讨深化国企改革与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 19、论企业的激励机制 20、论中国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学术堂整理并提供了96条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的题目:1、现阶段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3、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间合作网络 4、企业中个人的绝对权力与企业衰败 5、项目管理:大学生社团管理的创新模式 6、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措施 7、德鲁克论管理的新范式 8、税收精细化管理刍议 9、政府治理与公司治理中委托代理问题比较及其启示 10、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案例教学模式及其评析 11、政府执行力研究现状 12、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13、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4、成都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流向调查 15、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6、我国工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思考 17、浅析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18、改革人力资源管理课程 培育实用型应用性人才 19、中美工商企业管理文化比较研究析论 20、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研究 21、试论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基本理论与构成因素 22、“案例教学法”及其对管理学教学的启迪 23、基于定货合同的供应商柔性分析和选择模型 24、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25、浅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问题 26、国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法及其借鉴 27、宽就业口径下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群构建 28、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探讨 29、实证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0、基于专业群理念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改革探讨 31、基于就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施 32、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33、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34、基于供应链管理(SCM)思想的中高职衔接 35、适应企业需求,培养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人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36、论公共组织战略管理的核心 37、商业医疗保险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38、九型人格与政府领导力重塑 39、浅谈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 40、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创新教育探索 41、绩效管理在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和缺陷 42、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43、高职高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44、九型人格模型和政府领导力构建 45、电力企业应提升供应链管理战略 46、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47、实践导向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48、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49、综合职业能力视角下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 50、管理者社会责任观教育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 51、库存管理技术综述 52、中国成功企业家的素质特征 53、政府企业化管理若干问题探析 54、新时期管理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兼论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 55、管理类学生职业胜任力结构模型研究--以浙江台州地区为例 56、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57、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利用率提高探讨 58、高职院校校中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59、高职工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0、浅谈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功能转变的启示 61、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动态模块化教学探讨 62、以模拟公司为载体的人力资源课程项目化设计 63、沙盘模拟演练在高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64、以能力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5、高校专业建设如何避免同质化--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 66、我国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67、工商管理发展趋势与高等学科教育 68、近代中国民间工业会计核算的改革与发展 69、一种永续经营的思维观 70、工商管理专业创新研究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71、基于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 72、艺术管理与设计管理 7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7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75、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途径 76、营销专业“实验、实训、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7、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 78、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课考核方式探讨 79、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0、浅析中美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 81、基于职业经理人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 82、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83、工商管理培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84、高职教育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85、儒学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兼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86、探析工商管理应怎样推动经济的发展 87、关于管理沟通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的思考 88、制造企业预算控制系统的构成 89、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90、基于ERP沙盘模拟企业管理课程实训教学浅析 91、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92、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创建有特色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体系 93、创建经管类综合实验教学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94、试析MBA教育的基本特点 95、“工学结合”模式下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96、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