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鹿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4期,发表论文《“回归”之我见》中国翻译2008年1期,发表论文《从翻译“世乒”到翻译“奥运”——兼评实用翻译理论十余年的发展》上海翻译2008年1期,发表论文《英文语文词典翻译原则探讨》中国外语2008年1期,发表论文《翻译的规范研究和描写研究》中国外语2007年4期,发表论文《外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不妨由教师命题》上海翻译2007年3期,发表论文《从信达雅、看易写到模仿-借用-创新——必须重视实用翻译理论建设》上海翻译2006年4期,发表论文《法律文件宜先“看”后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1期,发表论文《从对意义认识之嬗变看翻译研究之发展》中国外语2005年4期,发表论文《试论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上海翻译2005年S1,发表论文《“喜新”不必“厌旧”——试评翻译理论学习中的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中国翻译2005年3期,发表论文《增亦翻译,减亦翻译——萧乾自译文学作品启示录》上海翻译2005年3期,发表论文《Memo一词翻译引发的思考》上海翻译2005年1期,发表论文《翻译研究期待百花齐放》中国翻译2004年3期,发表论文《隐性翻译不是翻译吗——兼与张春柏先生商榷》上海翻译2004年4期,发表论文《法律文书翻译“三部曲”》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3期,发表论文《 严复-奈达-严复? 》探索与创新2003年4期,发表论文《试论翻译研究生的理论课设置》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3期,发表论文《 应用翻译呼唤理论指导 》,6000字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1期,发表论文《 翻译需要理论指导 》,2000字中国翻译2003年4期,发表论文《 外国翻译理论 之适用性研究 》,8000字中国翻译2003年1期,发表论文《 从语境宏观把握 于词义微观入手 》上海科技翻译2002年3期,发表论文《 法律文书中“的”字结构翻译研究 》,5000字中国翻译2002年3期,发表论文《翻译教学的盲区——实用英语翻译》上海外国语2002年1期,发表论文《 提倡读原著 》,7000字外语与翻译2000年2期,发表论文《 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 》上海科技翻译2001年4期,发表论文《 世纪之交的译届盛会 》,6000字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1期,发表论文《 语境热中话词义 》中国翻译2001年4期,发表论文《 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 》,7000字中国翻译2001年1期,发表论文《 为翻译术语正名 》,6000字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2期,发表论文《 文化翻译 研究的一部力作 》,7000字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1期,发表论文《 红楼梦人名翻译艺术欣赏 》,6000字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3期,发表论文《 且看外国人怎么说 》,3000字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1期,发表论文《 汉英翻译多蛇足 》,3000字中华翻译丛书2000年11期,发表论文《 翻译教学在国外 》辞书研究 2000年3期,发表论文《汉英翻译与词典条目——兼谈<新闻宣传英语>》上海科技翻译1999年4期,发表论文《 何必一“路”到底——街道名称翻译小议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4期,发表论文《 美国大学翻译课 》《福建外语》(季刊)1998年1期,发表论文《 翻译理论教育纵横谈 》《中国翻译》1998年6期,发表论文《 对理论沉寂期的反思 》 
你好,四川外国语大学只是一个普通的本科学校,并非是211院校
四川外国语大学盲审是外审。论文形式审查和查重通过后,邀请校外专家对提交论文进行盲审,每篇论文3位评审。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文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