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好汉
工业设计是一个外来名词,由英语Industrial Design直译而来。在我国曾被称为工业美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等。近年统一称为“工业设计”。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为工业设计下的定义为: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凭借训练、技术、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产品以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质量和性能。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市场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 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无论是日常生活消费品还是生产资料,都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如:日用陶瓷、玻璃器皿、文具、家具;各类家用电器;机床、医疗器械、计算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建筑物及其内外装饰等。 工业设计是工业现代化和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其设计对象是以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的产品,工业设计对现代人类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又受制于生产与生活的现实水平。 工业设计过程可分为收集和选择信息、选择产品目标、构思产品形象、制定研究开发计划,产品具体设计这几个阶段。工业设计不仅涉及到一系列传统学科,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强度理论等,还涉及到许多新兴学科,如人机工程、价值工程、仿生学、设计美学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成为现代工业设计的最重要的手段。 工业设计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创造性原则;市场需求原则;使用者优先原则;企业目标原则;易于掌握原则;美观性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原则。 美、日、德等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师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高,设计理论与设计手段均属世界先进水平,其工业发展亦因此而多方受益。 我国现阶段工业设计的对策是:一方面,对那些已经拥有先进机器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批量生产的企业,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对其产品进行开发、设计;另一方面,对那些技术装备较落后,手工劳动比重较大的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产品加强常规设计与技术转移,使其产品获得一定程度的技术进步。这样做不仅符合我国目前的发展水平,也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学校简介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江苏省惟一独立设置、国内较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省属本科院校,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教师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贵金属深加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贵金属再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1992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教育部确立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 学校坐落于江南历史文化古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腹地——江苏省常州市。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精华元素。 学校占地近1440亩,校舍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动漫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理学院、中德国际学院、体育部等15个院(部)。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教育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应用化学和会计学等37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文学、法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点)6个,省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3个,省级精品(优秀)课程12门,江苏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 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3405人,教职工1100余人。有专任教师71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10人,具有博士学位81人、硕士学位349人,在读博士40人。教师队伍中有45人被东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生导师或兼职教授,有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8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30多人次获得“江苏省教学名师”、“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此外,学校还聘请邱定蕃院士等4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全职教授或兼职教授。 建校20多年来,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和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以质量求发展,以科研促教学。坚持“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坚持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三性”和谐统一,实施毕业证书、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证书“三证书”毕业制,培养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双能型”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效。学校教师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6本教材被评为江苏省精品及立项精品教材。 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向社会输送了2万多名本专科毕业生。他们以优秀的品德、厚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学校鼓励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等工作。近五年来,学校教师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500多篇,被SCI、EI、ISTP等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近200篇;出版专著、译著、编著和教材近200部;申请国家专利48项,其中已获授权24项。学校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0多项,其中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在研经费4000多万元。教师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4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市厅级科研奖54项以及其它各级各类科研奖200多项。多年来,学校重视产学研合作,倾力支持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教授、博士下企业寻找课题开展研究,先后完成各类应用研究课题和技术开发150多项,成果转化和被采用100多项,在很多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23亿元。在建好江苏省重点建设实验室、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同时,学校先后通过各种途径或自建或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的研究平台(研究所、室以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搭建了良好的学术研究平台。目前,学校建有5个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各类以学术研究为主的研究所(中心、室)以及各类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近40个。图书馆藏书近120万册,年订购中外文期刊1761种,电子图书56万种,拥有中国学术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EI工程文摘数据库、EBSCO-HOST等中外文数据库24种。 作为首批全国职教师资重点建设基地,“十五”以来,培训基地为全国和江苏省培训职业学校校长、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近万人,还承担了培训国外职教师资的任务。 学校注重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每年选派多位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乌克兰等国专家来校讲学任教。积极主办和协办国内、国际高层次学术会议。学校成功主办(承办、协办)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双清论坛”,中国物资循环利用高层学术报告会,WORLD RECYCLING’SHANGHAI,“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启动会暨项目专家论证会等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在业内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学校还先后与德国、加拿大、美国、乌克兰、韩国、挪威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与德国国立梅泽堡应用科学大学进行“2+2”跨国本科人才培养;与德国F+U集团萨克森职业培训学院等合作建立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基地,接轨德国汽车行业和职业培训,培养我国职业教育急需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和汽车维修领域高端技术人才;与挪威、德国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始终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用党风促工作作风,促教风,促学风,引领和保证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30多项荣誉称号。
答:工业设计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设计表现基础、设计基础、设计理论、人机工程、设计材料及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有较强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及美的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艺术学。 主要课程: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业美术、造型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人机工程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或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业设计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汽车服务工程 机械类 车辆保险与理赔专业 ====推荐图书===高考专业详解与填报指南 开办院校 北京 [比较]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比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比较]中国农业大学 [比较]北京理工大学 [比较]北京科技大学 [比较]北京工业大学 [比较]北京化工大学 [比较]北京邮电大学 [比较]北京林业大学 [比较]北京联合大学 [比较]北方工业大学 [比较]北京服装学院 [比较]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比较]北京印刷学院 天津 [比较]天津大学 [比较]天津工业大学 [比较]天津理工大学 [比较]天津科技大学 [比较]天津商学院 [比较]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比较]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比较]天津美术学院 上海 [比较]华东大学 [比较]复旦大学 [比较]上海交通大学 [比较]同济大学 [比较]华东理工大学 [比较]上海大学 [比较]东华大学 [比较]上海理工大学 [比较]上海海事大学 重庆 [比较]重庆大学 [比较]重庆工商大学 [比较]重庆工学院 [比较]重庆交通学院 [比较]四川美术学院 河北 [比较]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比较]燕山大学 [比较]河北工业大学 [比较]河北农业大学 [比较]河北科技大学 [比较]河北工程学院 [比较]石家庄铁道学院 河南 [比较]郑州大学 [比较]郑州轻工业学院 [比较]中原工学院 [比较]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山东 [比较]山东大学 [比较]石油大学 [比较]中国海洋大学 [比较]青岛大学 [比较]山东科技大学 [比较]济南大学 [比较]山东理工大学 [比较]山东建筑大学 [比较]山东轻工业学院 [比较]潍坊学院 山西 [比较]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比较]太原理工大学 [比较]中北大学 安徽 [比较]合肥工业大学 [比较]安徽工业大学 [比较]安徽理工大学 [比较]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比较]合肥学院 江西 [比较]南昌大学 [比较]江西农业大学 [比较]江西理工大学 [比较]华东交通大学 [比较]东华理工学院 [比较]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江苏 [比较]东南大学 [比较]中国矿业大学 [比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比较]南京理工大学 [比较]南京农业大学 [比较]河海大学 [比较]江苏大学 [比较]江南大学 [比较]徐州师范大学 [比较]淮海工学院 [比较]盐城工学院 [比较]南京工程学院 [比较]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比较]常州工学院 浙江 [比较]浙江理工大学 [比较]浙江大学 [比较]浙江工业大学 [比较]宁波大学 [比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比较]浙江林学院 [比较]中国计量学院 [比较]中国美术学院 [比较]嘉兴学院 湖北 [比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比较]华中科技大学 [比较]武汉大学 [比较]武汉理工大学 [比较]长江大学 [比较]武汉科技大学 [比较]湖北工业大学 [比较]江汉大学 [比较]武汉科技学院 [比较]湖北师范学院 [比较]武汉工业学院 [比较]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南 [比较]中南大学 [比较]湖南大学 [比较]湘潭大学 [比较]长沙理工大学 [比较]南华大学 [比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比较]湖南工业大学 [比较]湖南工程学院 广东 [比较]华南师范大学 [比较]广东工业大学 [比较]广州大学 [比较]湛江海洋大学 [比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比较]五邑大学 [比较]湛江师范学院 [比较]韶关学院 [比较]茂名学院 [比较]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西 [比较]广西大学 [比较]桂林工学院 云南 [比较]昆明理工大学 [比较]西南林学院 贵州 [比较]贵州大学 [比较]贵州工业大学 四川 [比较]四川大学 [比较]西南交通大学 [比较]成都理工大学 [比较]四川师范大学 [比较]西南石油大学 [比较]西南科技大学 [比较]西华大学 [比较]四川音乐学院 陕西 [比较]西安交通大学 [比较]西北工业大学 [比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比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比较]长安大学 [比较]西安理工大学 [比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比较]西安科技大学 [比较]西安石油大学 [比较]陕西科技大学 [比较]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比较]陕西理工学院 [比较]宝鸡文理学院 [比较]延安大学 黑龙江 [比较]哈尔滨工业大学 [比较]哈尔滨工程大学 [比较]东北林业大学 [比较]哈尔滨理工大学 [比较]大庆石油学院 [比较]佳木斯大学 [比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比较]黑龙江工程学院 吉林 [比较]吉林大学 [比较]长春理工大学 [比较]北华大学 [比较]长春工业大学 [比较]长春大学 [比较]东北电力大学 [比较]长春工程学院 [比较]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比较]吉林化工学院 辽宁 [比较]辽宁工学院 [比较]大连理工大学 [比较]东北大学 [比较]沈阳工业大学 [比较]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比较]沈阳大学 [比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比较]沈阳化工学院 [比较]沈阳建筑大学 [比较]大连轻工业学院 [比较]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比较]大连民族学院 [比较]鲁迅美术学院 内蒙古 [比较]内蒙古农业大学 [比较]内蒙古科技大学 [比较]内蒙古工业大学 福建 [比较]福州大学 [比较]华侨大学 甘肃 [比较]兰州理工大学 [比较]兰州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