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3

qiaoyi0181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夫妻和睦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rsjh

已采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原始出发点。中国有句古训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深刻阐述了家庭建设对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家庭和睦是保证社会稳定和事业成功的基础。那么和谐家庭的标准是什么?本人认为和谐家庭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尊老爱幼、夫妻和睦、民主平等、遵纪守法、邻里团结、勤劳致富等等。 从目前我市城乡家庭的整体情况来看,崇尚文明、追求和谐、倡导美德是主旋律,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意识出现了许多多样化的趋势。反映在家庭领域,表现为家庭成员思想意识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给婚姻家庭领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现实问题,一些家庭出现了价值观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子女教育有误、婚姻稳定性下降、家庭暴力加重等问题。 一、离婚率趋高。虽然有专家指出,离婚率适当提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离婚率提高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家庭的不稳定、不和谐。据调查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我市家庭离婚率不到5,而现在竟达到18左右。去年我市共有96xxxx家庭解体。尽管离异者有各自的理由和“说法”,但有相当一部分人仅仅是借口“性格不和”而草率离婚。 二、家庭教育薄弱。目前大多数家长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与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体制和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有关,也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关。我们市妇联开展的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家长特别是中小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学习问题,虽然近几年在品德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有进一步的提高,但孩子的成绩仍然在家长的心目中占据第一重要的位置。由此导致的问题多不胜数,如许多孩子在品德、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出任性、自私、孤僻、粗暴、自大、缺乏爱心等多种缺点和问题。 三、传统美德渐失。由于目前社会中家庭平均人口较少,比较多的是三口之家,传统的大家庭已不多见,加之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个别年轻人又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传统美德如尊敬老人,勤俭持家等等渐渐淡化。个别年轻人竟然不以不赡养老人为耻,城市里生活无着的老人将富有的儿女告上法庭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四、家庭暴力不断发生。 从市妇联最近几年接待的信访来看,目前我市“家庭暴力”主要有二类。一类是肉体暴力,这是一般情况下的暴力。第二类是精神暴力,比如长期不沟通交流,精神上忽视歧视漠视,对对方造成心理重负和压力。这种暴力看起来没有肉体伤害,但对配偶的刺激很厉害,有时甚至超过第一种。来自法院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市大约有35的离婚案都涉及家庭暴力。我们市妇联最近几年信访接待的情况统计,家庭暴力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虽然不能排除女性随着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其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而增加投诉的因素,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家庭暴力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的和谐。 那么,当前我市怎样开展和谐家庭的创建活动呢?本人认为: 一、要加强宣传,不断增强人们创建和谐家庭的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的转型,家庭的凝聚力不如以前传统的大家庭了,三口之家甚至两口之家的增多,使家庭矛盾也趋于分散和隐蔽。加上人们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不断变迁,许多人对家庭的关注也慢慢减少了。人们为了生存发展整天在外奔波,回到家里有时连话都懒得说。许多外出打工的人,有时一连几年都不回家。相当比例的人越来越看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却忽视了对家庭的责任。这些情况都是造成人们形成或忽视家庭问题的原因。因此,应该加大和谐家庭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在重视事业的同时关注家庭、热爱家庭,使和谐家庭成为大家温馨的港湾,也成为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

夫妻和睦论文

185 评论(9)

didiniao2005

真爱点燃生命 平凡铸就辉煌——记 万安县肖银凤“和谐家庭”事迹材料 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发生,每天都有一些人默默地做着令人感动的事。今天,我想记录这样一份感动,也将这份感动呈献给您,一位平凡的母亲,用真爱点燃生命,用平凡铸就辉煌。世界的伟大正是因为人类有了坚强而慈爱的母亲,肖银凤正是一位这样的母亲。 1976年与丈夫张传志结婚以来,一直在家从事繁重的农业生活,随着三个儿子相继出生,家庭负担自然加重,从早摸黑在家干农活,使孩子们从“低标准”的生活中获得乐趣。她白天下田劳作,晚上为人家缝衣补扣,用那么微薄的收入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入知识的殿堂,她操持着上有老下有小的七口之家。昔日窈窕的身躯慢慢变得拖沓,额头上增添了许多皱纹。在窘境中她与丈夫携手共创,相敬如宾,小日子过得虽然紧紧巴巴,但却从未因此相互埋怨过。 如今,两个儿子早已成家立业,小儿子还在读书,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还是很窘迫。经过近十年的艰辛劳作,生活条件日渐改善,可孩子们都均已到了相继入学的年龄。一家五口的吃饭问题暂且不说,可孩子们的读书是大事。肖银凤明白事理,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由于丈夫在外干泥匠活,农忙虽然家里没有男人的窘迫,她就不敢直起腰歇自己一会儿。长年累月,饱经风霜的夫妻感情却不断升华,可岁月的痕迹却提前刻画在了银凤的脸上。在母亲坚毅的性格下,孩子们都非常懂事,人穷志不穷,他们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让父母过好日子。 死亡线上的阴霾 随着岁月的流逝,肖银凤辛勤汗水没有白流,几年过后,老大学得机电技术,并开设了一家维修部,老二也谋业在外,小儿子考取了九江医学院,眼看苦日子熬到头了,银凤的脸上也逐渐舒展开来,看到幸福的曙光,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4年12月在家做农活的张传志突然感觉脚痛,开始还以为是原来的痛风病发作了,可医院的诊断却是:尿毒症。突如其来的病魔如飙风般铺天盖地而来。一纸诊断,犹如一湖平静的秋水,投进了一块大石,一石击破水冲天。给整个家庭蒙上一层阴影,原本家庭经济拮据的状况,再次紧张起来。医生说,救命的路只有两条:一是保守治疗,靠透析维持现状,生死由命;二是寻找移植手术。望着风雨相伴几十年的丈夫那种从未有过的失望眼神,和孩子们那种刚脱离家庭襁褓的无奈情形,肖银风哭了,她的眼泪是浑浊的,这位以住倔强的农家女子平生第一次以泪洗脸,第一次发出暗淡的眼神,选择前者,意味着夫妻情缘由天定,如同刀绞;选择后者,20多万元的天文数字,无法读懂。 母爱抉择 创造生命奇迹 母亲的爱是最无私的,母亲的心是最善良的,母亲的人格是最伟大的,是只图奉献不图索取的人格。 生与死的抉择,情与爱的份量,使肖银凤没有过多时间徘徊,几天过后,她毅然选择后者。为尽快控制丈夫的病情,她一边送丈夫到医院治疗,一边不分昼夜在亲朋好友间奔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筹足费用,挽救心爱的丈夫,挽救这根家庭的顶梁柱。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治病的钱依然没有筹足,人却愁病了,肖银凤彻夜难眠,茶饭难咽。想到被病痛折磨的丈夫,她心如刀绞,形如枯草。作为丈夫的妻、孩子的母亲,她时刻用一个爱字来支撑自己,拖着疲惫的身躯继续奔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肖银凤执着的感动下,亲朋好友都伸出了同情的手,虽然费用还远远不够,但挽救计划还是前进了一步。2005年2月23日,肖银凤用爱的召唤,感应丈夫那颗宁死不医的心,带着丈夫前往九江接受治疗。事违人愿,到医院后,院方检验结果出来:眼下没有可以配对的肾源。最大可能只有在直系亲属中寻找,这就意味着要在三个儿子中寻找,但想到儿子们正值青春年少,前程似锦的大好年华,想到手背手心都是肉,她担心儿子们的健康,不忍心告知他们。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要求院方对自己进行检测,奇迹竟出现了,她和丈夫血型一致,并且淋巴细胞试验和群体反应完全一致,配型完全成功。于是她执著要求,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心爱的丈夫。张传志,这位血性刚烈的汉子也平生第一次流下第一滴眼泪,曾多次拨掉点输液以示拒绝接受治疗。他望着爱妻憔悴的身影,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望着妻子坚定的眼神,多次苦苦相求,张传志才勉强接受。 3月19日,两人同时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室的门打开了,这是希望之门,在那一刻所有的言语都是那么的空洞,他们相视着,两颗生死相连的心在那一刻凝聚得更紧。手术室外,三个儿子围在一起忐忑不安,手术室内医护人员也觉得今天的手术刀格外沉重,他们知道这次手术承载了太多的情感,太多的期待。直到下午,两人先后被推出了手术室。肖银凤的肾被植入丈夫体内,吻合成功。肖银凤清醒过来后,头一句说是:“传志没事吧?” 手术很成功,移植后发挥作用,张传志术后第一天尿量就近1万毫升,血肌酐值降了一半,第二天,接近正常,第三天完全正常。爱情让上帝也感动了,肖银凤用自己的爱把丈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幸福的笑容流淌在两人脸上,这种经过生死之后,发自内心的笑已让病魔望而却步了…… 生活窘境 自强不息 残酷的灾难与现实面前,在伟大的母爱的支撑下,三个儿子非常懂事。由于治病,家中已是一贫如洗,大儿子海荣将自己开设的维修部转手给他人,三儿子海峰面临缀学的困境,孩子们默默承受着一切,没有告诉他们的母亲。他们深爱着他们的母亲,不愿再让母亲那虚弱的双肩承担着不堪的重负。可银凤还是知道了,坚毅地对孩子说:“我只要有一双手,就不会让你们受苦。” 风雨飘摇的夜晚,银凤在屋檐下失声痛哭,但是到了早晨,这位坚强的母亲带着还未初愈的身体,继续在田间艰辛地劳作,她打定主意,要用一个女人的肩膀支撑起整个天空。 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心里总是装着自己的儿女,总是装着家庭,把自己的肾献给自己的爱人,把自己的一身无私奉献给自己的儿女。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县委、县政府、村委的倡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爱心行动下,共捐献费用6万元。同时,她教导儿子要勤奋学习和工作,并将捐献名册装订成册视为家宝,时刻提醒和激励孩子们不忘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恩情,时刻不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肖银凤,一位极其普通的农家女,一位平凡脱俗的母亲,她有着一颗传统的善良的女人心,金子般的母爱心,正是因为这颗心感动了千家万户,感动了社会。出院后她重新用虚弱的身躯挑起照顾丈夫,供养小儿子读书的重担,继续操劳着丈夫三年间所需的十多万元治疗费用和欠下的十几万元的医疗费。 如果这样的人物感动了您,那么就像歌唱中的那样: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他们唱一首歌,用第一轮初升的太阳为他们祈祷。字数多的话你删点,记得加分啊
23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