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yang2013
_htm中国古典音乐网,里面有很多中国古典音乐 
你是海大的吧,貌似和我选的一样的课,同病相怜啊···
巴赫在音乐律制方面的巨大贡献——《平均律钢琴曲集》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以创作实践来证明十二平均律的的优越性和实用 价值的划时代作品,常被称为“全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钢琴音乐 的《旧约全书》”,而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则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 》”。 在此以前,键盘乐器大多按“中庸律”调音,能够演奏而不会走调的音阶,只 有降B,F,C,G,D,A等大调和g,d,a等小调,因此作曲家在选调和转调上受到很 大的限制;而采用了十二平均律,就可以自由选用大小二十四个调,并自由转调。 所以说,没有巴赫对平均律的实践,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要延迟很长一个时期。 巴赫很早就把自己的键盘乐器调成十二平均律,并写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 一集,包含以大小二十四调为序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22年)。晚年在 莱比锡又写了第二集,包含另外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1744年)。 巴赫写作《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受了先辈作曲家费歇尔(约1665—1746)的 启发。费歇尔在1702年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二十首前奏曲和 赋格曲,分属二十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的标题起源于希腊神话,阿莉阿德尼是古 典神话中克里特岛国王米诺斯的女儿,她的母亲帕西法厄生了一个牛头人身的怪物 ,米诺斯把它幽禁在一座迷宫里,并命令雅典人民每年进贡七对童男童女喂养这个 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发誓为民除害,依仗阿莉阿德尼给他的线球和魔刀,钉死了 这个怪物,然后顺上路的线走出了迷宫。“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意思就是 指示风琴演奏家通过五花八门的大小调迷宫的引路人(因此西方有句成语“阿莉阿 德尼的线”来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部作品用了大小二十四调中的十九个调, 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而e小调用了两次。所有的前奏曲 和赋格曲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主题和《平均律钢琴集》中的主题很相似。巴赫吸收 前人经验谱成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运用全部大小二十四调,写成有高度艺术价值 的作品,是音乐史上的第一例。 很多人谈论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必然想到他的音乐结构,巴赫的音乐织 体和对位有精密的数学比例,对配器的发挥,亦是给演奏者加深难度。 巴赫的音乐深深地影响整个欧洲乐坛,他一生写过很多教堂音乐。人们爱把巴赫的 精神象徵对上帝的奉献,他的音乐艰深、神圣、严肃,心灵与上帝同在。 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就有这样的说法:「巴赫被基督教精神束缚,常常匍匐在神的 脚下呼号,忏悔,诚惶诚恐的祈求。」这是傅雷对巴赫的偏见。 巴赫的与贝多芬的音乐,同样是「力」的表现,巴赫的「力」,建立在高度与深度 ,心灵与上帝同在的同时,亦把人生的七情六欲,苦难、恐惧与痛苦升华。苦中有 欢乐,有疲倦,而更大的精神是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得坚持。 贝多芬的音乐,纵横交错,乐句与乐句之间并发出的「力」,气魄磅薄,完全是大 宇宙,大人生,他没有家庭,没有子女,所以连痛苦都是大人生的痛苦。很多乐章 ,都流露出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本色。 说巴赫的音乐太富哲理,太多宗教思想,那倒不如说巴赫经历了人间的极苦以及看 破官场虚伪。然而,他把这些大是大非都升华了。 他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BWV1041写于1720年,据说是巴赫写给他自己的,三十 五岁的他,意气丰盛,却遭受生活之苦与家人的死亡之痛。巴赫一共生有十二个儿 女,排在前面八个,其中有六个死于孩提时候。第一任妻子死于一七二○年夏天。 乐曲分三部份,第一快板,第二行板,第三部份是非常快板,全个作品很富乐思乐 味,是对巴赫作深入了解的一个乐章。
1 “音乐之父”——巴赫 2 巴洛克音乐大师——亨德尔 3 “交响乐之父”——海顿 4 “音乐神童”——莫扎特 5 “乐圣”——贝多芬 6 西欧浪漫乐派歌剧的创始人——韦伯 7 杰出的歌剧作家——罗西尼 8 “歌曲之王”——舒伯特 9 “音乐怪杰”——柏辽兹 10 “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 11 标题交响音乐作品的创始者——门德尔松 12 “钢琴诗人”——肖邦 13 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 14 “钢琴之王”——李斯特 15 “歌剧革新者”——瓦格纳 16 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斯美塔那 17 “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 18 有着化学博士学位的作曲家——鲍罗丁 19 德国古典乐派的最后代表——勃拉姆斯 20 “地中海艺术的太阳”——比才 21 俄罗斯现实主义作曲家——穆索尔斯基 22 俄罗斯民族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 23 朴实的爱国音乐家——德沃夏克 24 北欧的音乐巨星——格里格 25 杰出的管弦乐配器大师——柯萨科夫 附:欧洲音乐史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