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子10
题目:保险有投资功能么?选题原因、研究背景:带有投资性质的保险在国内的保险市场上占了近半壁江山,每每听到别人介绍保险的时候,都会说,这个保险收益如何如何,返还如何如何,红利如何如何。。。保险真的有投资功能么?这个功能怎么样?目的:撕开投资型保险华丽的包装,看透其实质。让更多人认识真正的保险。主要内容:保险和投资其实是两个相辅相乘的动作,理财其实是把它们两个都包括在内的。但是保险真的既能保障,又能投资么?实际上不是的。保险作为投资,因为其风险太低,所以收益也太低。很多时候甚至不能超过民间私人借款的利率。。。保险就是人生中的守门员,而投资却是前锋,你不能指望守门员守门的同时,还再帮你进两个球。。。在保障完全相的情况下,分红投资型的保险与纯保障型的保险,价格大约差了三分一以上,如果买一款纯保障型的产品,而把剩下的资金作一个长达三十年以上的投资(因为分红险就是几十年以后才能拿的到钱的),我相信,这个组合的收益一定会超越分红险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所以,作为一个专业的理财人员,是不应该把保险同投资混为一谈的。就如同战斗部队和警卫连功能是不同的一样。你不能这么要求他们。分红投资险业务对于保险公司就类似于彩铃业务对于中国移动:它们对客户来说,除了浪费客户的钱以外,并没太多实际的用处,但是却可以为公司带来巨额的收益。当然,如果您觉得自己有钱,这个例外。无论是分红险还是彩铃。它们都是有钱人的玩艺儿。。。讨论意义:在国内,很多人认识保险是骗子。为什么?因为保险销售人员在试图跟客户证明,保险的收益是很好的。但是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客户会不认同。目前保险行业的很多错误关念,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就像楼主,要写论文,这说明你肯定是大学生,我估计至少还得是本科,但是,你却认识不到保险跟投资是完全不搭边的两个东西。。。。保险只是为了保障投资的安全。只是一个财务平衡计划,而已。 
钗头凤 目录 【诗词】--定格 【诗词】--名篇 【诗词】--注释 【诗词】--字意解释 【诗词】--写作背景 【诗词】--鉴赏 【诗词】--古籍记载 【京剧】--剧情 • 【京剧】--附记 • 【歌曲】--介绍 • 【歌曲】--说明 • 【小说】简介 [编辑本段]【诗词】--定格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中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韵),〖仄(韵)〗,〖仄(韵)〗。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韵),平平仄(韵),中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韵),〖仄(韵)〗,〖仄(韵)〗。 (按:此即宋词《撷芳词》变体,陆游、唐琬之词皆在正体中凡用三叠字。余平仄悉参同。) [编辑本段] 【诗词】--名篇 一: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二: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 瞒,瞒。 [编辑本段]【诗词】--注释 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 ,他们“ 伉俪相得”,“ 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 ,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 节来写 。“ 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而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春情,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门,无可遏止地宣泄下来 。“东风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因此说它“ 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 。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是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美满姻缘被迫拆散 ,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 ,“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 不敢逆尊者意”而终“ 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对“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 ?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语)留给了我们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 ;但又不是一泻无余 ,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而如今的她 ,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 。“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 。象词人一样 ,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象词人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怎么会消瘦呢?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的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 使君自有妇 ,罗敷亦有夫 。”(《古诗•陌上桑 》)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 。“ 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 。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但词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 ,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个“透”字,不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变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深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 。“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不是么?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象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么?词人自己的心境,不也象“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么?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 。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 ,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情 。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又如何表达呢?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万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 。全词节奏急促 ,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总而言之,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附记〕千百年来,前哲时贤多认为陆游和他的原配夫人唐氏是姑表关系,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最早记述《 钗头凤 》词这件事的是南宋陈鹄的《耆旧续闻》,之后,有刘克庄的《后村诗话》,但陈、刘二氏在其著录中均未言及陆、唐是姑表关系。直到宋元之际的周密才在其《齐东野语》中说 :“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为姑侄。”从这以后“姑表说”遂被视为“ 恒
既然是论文那你自己写吧。。。总是到处找现成,都不知道你读书是怎么读的了。。。
论文的标题,你的论点,应该是清晰的,新颖的,不同的。如果它适合,它不值得,成千上万的话,使它的工作,有什么用的重复自己?新的想法,不同的观点,会吸引读者。然后问题来了”真的是这样吗? ”?他想听听你的论点,看看是否有道理。因此,你的任务是“为自己说话”——就好像你必须想出这个条件或那个理由,演绎的过程和逻辑,因果的线索,来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做一篇论文就像做一个几何证明问题,写作的过程,努力应该放在”因为 所以 ”的论点上。通过你的研究和陈述,证据清晰地展示出来,无懈可击的推理,这就是论文的本质和方式。论文应该是一个陈述,一个证明,而不是一个感情的表达或事件的描述。我看到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对经验、经历或情况综合的总结——这些东西不能说是不好的,也不一定是没有价值的,但如果这是一个“论文”研究,我不认为它可以与在学术论坛或学校撰写论文或为论文辩护相提并论,至少不是明确的。至少可以说,理论的高度不够,学术成分不重要,但至少论证的意识必须大大加强,才能接近真实。